首頁 > 古代野史 > 宮廷野史 > 思想家韓非真的曾做過向秦王誣陷同僚的事嗎?

思想家韓非真的曾做過向秦王誣陷同僚的事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社會動盪不安,戰爭頻繁,割據勢力多且強大。正是因爲在這種背景下,社會的思想非常的活躍,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出現了大量的人才。這些人才主要是通過遊說各國君主,實施他們的政策,使得國家變得更加強大,同時他們自己也會受到君主的重視,成爲國家重臣。

結合《戰國策》之秦策,下面主要敘述戰國時期與這些人才,即遊說之士,以秦國爲例。

智能之士遊說之辭使人信服,其辭之論據充足。

應候範睢在秦國當宰相的時候,一位辨士蔡澤宣稱要取代應候的位置,蔡澤認爲“夫四時之序,成功者去”,其論據是列舉商君、白起、吳起和大夫文種的事例。

思想家韓非真的曾做過向秦王誣陷同僚的事嗎?

第一,商君在秦國實行變法,“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選自《戰國策》),可是商君的結果卻是被車進行四分五裂;

第二,秦國將領白起率領部隊與擁有百萬大軍的楚國作戰,打敗楚軍,攻打趙國,活埋了趙括,消滅趙軍四十多萬,“使秦業帝”。但白起最後“功已成矣,賜死於杜郵”;

第三,楚國吳起整頓國家政治內部,統一國家的風俗,而且“南攻楊越,北並陳、蔡,破橫散從”,吳起同樣也是大功告成之後被殺;

第四,大夫文種在越國實施促進經濟政策,“耕草創邑,闢地殖穀”,並且打敗吳國,最後還是被越王殺掉。

蔡澤以此來勸告應候,應候此時是秦國的大功臣,勸說他是時候離開,要不然他可能走上類似商君、白起、吳起和大夫文種的道路。應候聽了蔡澤遊說之辭之後,曰:“善’,乃延入坐爲上客。”由此可見,遊說之辭的論據充足,使人不得不信服。

思想家韓非真的曾做過向秦王誣陷同僚的事嗎? 第2張

秦國善用人才,不計前嫌,是秦國最終取得七雄爭霸的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國是一個重視人才的國家,秦王對人才非常尊敬。辨士範睢到秦國,“王庭迎”,而且“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秦王爲了請教範睢,他願意親自到庭前迎接他,甚至做到“跪”,即擡起臀部,挺直大腿,是對人才的尊敬和重視。

除此之外,秦王重視人才還表現在不在乎人才的過去,不計前嫌。荊、吳、燕和代四國想聯合攻打秦國,辨士姚賈告訴秦王,他願意“出使四國,必絕其謀而安其兵”,最後他做到了。之後,秦王知道姚賈是魏國守門人的兒子,魏國的大盜和趙國驅逐的臣子,身份低微,但姚賈憑藉自己的才華說服了秦王,秦王仍然願意任用他,“乃復使姚賈而誅韓非”。秦國正是因爲善於任用人才,纔會獲得正確而有效的國家計策,如範睢的“不如遠交而近攻”策略,使得秦國一步一步地兼併附近的諸侯,擴大其領土,吞併天下,爲完成一統大業奠定了基礎。

思想家韓非真的曾做過向秦王誣陷同僚的事嗎? 第3張

當一個臣子的功勞越多,勢力越大,必然會遭到其他臣子的排擠和誹謗。

同樣,當一個國變得強大,其他諸侯國必定會嫉妒,甚至聯合起來對該國進行孤立、排擠和攻擊。

辨士姚賈因打消了荊、吳、燕和代四國想聯合攻打秦國的想法,受到秦王的重視,成爲秦國的重臣,可是姚賈的地位升高威脅到韓非,韓非誣陷他出使四國的時候,“珍珠重寶盡於內,是賈以王之權、國之寶,外自交於諸侯”,但經過姚賈解釋,秦王沒有相信韓非的話,“乃復使姚賈而誅韓非”。

另外,秦國的崛起並且強大,遭到其他諸侯國的排擠和攻擊。秦國在遭到五國圍攻的時候,地處秦國後方的義渠,受到魏國公孫衍的教導的義渠君在秦王想賄賂義渠君時,果斷地向秦國發動進攻。因爲魏國公孫衍曾經告訴他,“中國爲有事於秦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爲了攻打秦國,各國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與秦國進行對抗。

說明如果一國的地位突出於諸侯國之上,必然會遭到諸國的嫉妒憎恨,甚至圍攻,如公元前288年,齊和秦國稱帝,但是爲了以免成爲諸侯國的眼中釘,齊國和秦國依次取消稱帝。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