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乾隆:“煙鎖池塘柳”,考生答了一句什麼成狀元

乾隆:“煙鎖池塘柳”,考生答了一句什麼成狀元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乾隆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我國歷代統計大約出過八百個狀元,大部分都是寒窗苦讀的實力能人,在他們身上自然發生過許多形形色色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間就流傳着一則有關狀元郎的故事,素問乾隆帝喜愛詩詞歌賦,個人筆墨也廣被民間墨客稱讚。因此每逢科舉考試,乾隆帝都尤爲關注,每次殿見新科狀元都與其暢談一番。

乾隆:“煙鎖池塘柳”,考生答了一句什麼成狀元

一年按例舉辦科舉大試,杭州西湖之地有2位書生同時考得前茅位置,成績相等,這百年一遇的巧合令主考官難以出誰是第一?這時乾隆帝遊玩江南一帶,聽聞此事就心生好奇,於是命主考官獻上兩位書生的試卷供其觀看。乾隆細心審察兩人的詩詞,經過一番斟酌也難下定論,爲此就決定出一對聯來考考他們,命令傳下去後,主考官不敢怠慢逐一傳達給兩位高科考生。

翌日,西湖岸旁人頭擁擠,很多百姓都放下手裏活前開觀看熱鬧,這時皇帝悠然邁步登場,他念出了一句:“煙鎖池塘柳”,讓兩位考生對下聯。旁人一愣均點頭歎服乾隆的才氣,這看似簡單隨口說出的五字詩卻幾乎難倒了現場所有人。

煙鎖池塘柳,對應着淡薄輕煙縈繞西湖水面的獨特美景,而湖岸邊的楊柳彷彿也被煙霧鎖住一般,從風水上看此句有包括了五行之說,煙爲火,鎖爲金,池爲水,塘作土,柳爲木,看來五行俱全又充滿詩意,更重要的是應了西湖的此情此景。

這一句詩剛從皇帝口中說出,兩位書生立馬窺知其內涵,爲此第一個書生沉思片刻,自知不能對出下聯便自動請退了。這時第二位書生愁眉苦臉絞盡腦汁地思考一番,來回邁出幾十步依然對不出下聯,於是也羞愧請辭了。

事後,乾隆把第一個先告退的書生定爲本屆的新科狀元,

衆官疑問之,乾隆答:“此乃絕句,無下聯”。誰要是第一時間發現這是一句無解的絕句,必定最快甘願服輸所請辭告退,而第二個書生思量許久才明白這是無下聯的絕句,足見他的學識比不了第一個書生,官員聽完乾隆這番解釋,豁然通達連樂得連忙點頭稱是。

乾隆:“煙鎖池塘柳”,考生答了一句什麼成狀元 第2張

後人覺得乾隆這句:“煙鎖池塘柳”並非絕句,只能說是難度超大而已,可能在當時確實沒人能對得出來,但中華大地人才濟濟,隨着歷史河流向前推進,相信總有被對出完整下聯的一天。

下面我們看看關於此句的各種版本下聯

千禧年來臨之際,1999年間,我國四川成都報紙舉辦一個詩詞專欄,編輯們就以:“煙鎖池塘柳”爲題向國人徵求下聯,結果一下子從四面八方寄來數百封書信。所給出的下聯各有不同頗有百花爭豔的氣勢,如風揚馬列旗、風吹稻穀香、月定河中鏡等等,可惜均沒能融入五行精妙,因此該此活動並無勝出者。

通過了解,歷代曾有不少文人雅士對過此聯,如明朝的文人陳子升就一連對出三句,分別爲:

燈垂錦檻波、烽銷極塞鴻、鍾沉臺榭燈。

不久陳子升對此三聯還是不滿,於是又想出了第四句:“煙鎖池塘柳,桃燃錦江堤”,當時人們就覺得這句就是最合適的下聯,沒有之一了。

但是論起五行含蘊方面,桃燃錦江堤明顯有些不足,那麼最後,我們發現明朝的徐坷也針對此句做出了下聯,他在《清稗類鈔》裏寫出了:“煙鎖池塘柳,炮鎮海城樓”,話雖如此,個人覺得真要較真金木水火土上面的話,至今還沒有一句完美的下聯現世。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