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漢武帝劉徹原爲膠東王 金屋藏嬌就出自他

漢武帝劉徹原爲膠東王 金屋藏嬌就出自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膠東。單就這兩個字而言,它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有文采的,卻讓秦始皇嬴政 、漢武帝劉徹等天之驕子爲之絞盡腦汁。我們總說自己身在美麗的膠東半島,但你知道膠東二字是怎麼來的嗎?一提膠東王,人們總是想到漢武帝,認爲他是第一位膠東王,可真相併非如此。

  膠東國的來龍去脈

膠東二字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是在公元前221年,這時還是秦朝,膠東郡設置,郡治即墨(今平度古峴鎮),轄即墨、不其(今城陽一帶)、長廣(今萊西)等縣,因地處膠萊谷地以東而得名。

漢武帝劉徹原爲膠東王 金屋藏嬌就出自他

15年後,西楚霸王項羽滅秦,膠東郡沒有了,而直接升級成了膠東國。但還沒等膠東王接手,膠東國又忽然消失了。關於這件事,孫鵬、李曉雁在《西漢之膠東王國始末》中介紹:“項羽的軍隊佔領齊國後,將原齊國一分爲三,史稱‘三齊’。封田都爲齊王 ,都臨淄(今淄博);田安爲濟北王 ,都博陽(在今泰安);田市爲膠東王,都即墨(今平度古峴鎮)。項羽的這次分封遭到了擁有強大勢力卻不得封王的田榮的反對,因而項羽剛剛返回彭城(今徐州),田榮就扣留田市不準其赴膠東就國,田市因怕違背項羽的命令,不顧田榮的反對,趁機逃亡到膠東就國。對此,田榮十分惱火,親自帶兵追至即墨城 ,將田市殺掉。於是這個膠東王國便曇花一現似地消失了。”

此後,將近200年的時間,“膠東”再沒出現過。直到漢文帝登基,西漢王朝的到來,膠東國纔有機會重生。據《青島百科全書》記載:“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復置膠東國,封漢高祖劉邦之孫悼惠王之子白石侯劉雄渠爲膠東王,仍都即墨。”但好景不長,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劉雄渠因參與“七國之亂”,發動同姓王兵變,兵敗自殺身亡,膠東國又被廢除,其地分爲膠東郡和東萊郡。

在這之後,膠東又經過了多次“國”與“郡”的更換,按照《青島百科全書》中的介紹概括:

公元前153年,膠東郡復爲膠東國,漢景帝之子劉徹爲膠東王 ,因年少未就國;公元前150年,劉徹被立爲皇太子,膠東國又改爲膠東郡;公元前148年,膠東國再次出現,膠東王爲漢景帝之子劉寄,仍都即墨,劉寄也就是膠東康王 ;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膠東國再被廢除;更始元年(23年)複稱膠東國;建武十三年(37年)膠東國被廢,併入北海國,改鬱秩縣(今平度境)爲膠東侯國,屬北海國,封賈復爲膠東侯;章帝建初元年(76年)嗣侯賈敏獲罪,復封賈邯爲膠東侯。東漢末年膠東侯國除爲縣……幾百年間,膠東就在這“國”與“郡”之間沉浮,隨它改變的還有西漢劉雄渠、劉徹、劉寄、劉賢、劉通平、劉音、劉授、劉殷這八位膠東王的命運。


  西漢第一位膠東王劉雄渠

古文中最常提到的“膠東王”,一般指漢武帝劉徹。其實,田榮殺侄 ,膠東國曇花一現,200年後,膠東國伴隨着西漢王朝的開始再次出現,第一任膠東王是劉肥之子劉雄渠。

伊昕舟在《 曾經上古名城 今日“青島後院”》中寫道:“西漢建立後,劉邦認爲‘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尊王子弟’,故封自己的長子劉肥爲齊王 ,定都臨淄,共七十餘城爲漢初第一大國。即墨也隸屬其中。到了文帝時期,劉肥已死,文帝將齊國分割,封劉肥的孫子劉雄渠爲膠東王 ,都即墨。”劉雄渠是依靠父親劉肥的影響力當上膠東王的,但後來參與“七國之亂”葬送了前程。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發起者吳王劉濞,被討伐者漢景帝劉啓,參與者膠東王劉雄渠、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關於這場叛亂,歷史給出的原因是:“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引起諸侯國不滿。他們藉着‘清君側’的名義發起叛亂。”實際上,這裏面還摻雜着個人恩怨,準確地說,是吳王劉濞替子報仇,這一切的源頭都因一盤棋……

越楚在《一盤棋引發的一場“七國之亂”》一文中說:“劉啓做太子時,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進京朝見漢文帝,其間曾陪伴劉啓邊飲酒邊下‘六博’棋玩耍。劉賢生性狂傲,與劉啓爭棋路時並未把當朝太子放在眼裏。劉啓盛怒之下拿起棋盤猛擊劉賢,竟將其打死,玩棋鬧出了人命。自此,劉濞便仇恨劉啓,併產生謀反的念頭。”

這場叛亂的結果是:劉濞死了,劉雄渠同劉昂、劉賢、劉闢光因乞降不允而自殺。

漢武帝劉徹原爲膠東王 金屋藏嬌就出自他 第2張

平定“七國之亂”後,漢景帝收回王國部分權力。膠東國迎來了一位年僅4歲的新主人劉徹(原名劉彘),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這時的膠東國是什麼樣子?我們來聽一聽青島著名文史專家魯海先生的介紹吧:

“從《漢書》記載來看,膠東王國共有七萬二千多戶,三十二萬多人,除國都即墨外,下轄昌武、壯武、鬱秩、挺、觀陽、鄒盧、下密等8個縣。大體上是今天平度 、萊西、即墨的一部分土地。從歷史記載來看,膠東王都的即墨城規模很大,宮中的王宮——金鑾殿也很大,初期爲修城牆動員了大批民工。膠東王國下設‘ 相’統領衆官,設‘內史’管理民衆,設‘中尉’管理軍事,還有‘卿’、‘大夫’等職官。”

儘管如此,年紀尚小的劉徹並沒有真正到膠東國。三年後,劉徹被立爲太子。關於他如何被立爲太子這段,故事太豐富,簡單而言就是幾個後宮女人之間的爭鬥。但他也是聰明絕頂。咸陽師院歷史學院教授雷依羣寫過一篇文章名叫《千古遺恨慄姬淚 百代猶說膠東王》,裏面記載了幾個小故事,可以說明這一點:

據史書記載,劉彘三歲時,有一天漢景帝問他:“你高興做皇帝嗎?”劉彘回答說:“這個事由天不由我,我願意每天呆在宮裏,在陛下面前玩耍,也不敢貪圖安逸享樂,失去了做兒子的本分。”這孩子厲害吧!

劉彘的記憶力更是讓漢景帝驚異。在他六七歲時,漢景帝問他平常都看了些什麼書,他竟然滔滔不絕地把伏羲以來“羣聖所錄”的許多典籍一字不漏背誦下來,讓所有在場的大臣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爲他記憶力驚人,用當時人的說法叫“聖徹過人”,漢景帝就給他改名叫劉徹。

漢武帝劉徹原爲膠東王 金屋藏嬌就出自他 第3張

也是在他六七歲時,有一次館陶公主劉嫖(也就是長公主,漢景帝的姐姐)抱着他開玩笑地問:“你想要媳婦不?”劉徹回答:“想要!”館陶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兒阿嬌問:“阿嬌好不好?”劉徹回答:“好!若得阿嬌爲婦,當以金屋貯之。”這就是“金屋藏嬌”的故事。

智商高、情商更高,這樣才讓漢景帝放心把太子寶座交給他,直到登基成爲漢武帝。從立爲膠東王到太子,儘管只有3年,卻讓漢武帝劉徹跟青島有了深厚的歷史淵源。據《城陽史話》記載,漢武帝從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開始出巡,這期間曾先後九次來到山東,四巡琅琊,其中第八次巡山東時來到不其縣巡視,足以說明西漢王朝對不其縣的重視。青島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劉徹的足跡,比如他來琅琊主要是祭祀“四時主”(神名 ,主掌春夏秋冬四季),使這裏成爲天子祈福消災的著名靈地;比如爲了迎接他,在城陽女姑山下修建了碼頭,這裏就成了漢武帝及其隨從們船隻的停靠點;比如他宿留海上,與方士求仙等。怪不得人們更喜歡這樣介紹這位膠東王:從青島這個地方走出過一個皇帝——漢武帝劉徹。

 萬千寵愛膠東康王劉寄

就在劉徹被立爲太子後,膠東王的位置也沒有給別人,而是劉寄(劉徹生母王美人的親妹妹的兒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膠東康王。康王來到了膠東國,雖然沒有行政能力,但康王卻也興建城池讓自己享樂。據說,康王爲建即墨故城(又稱康王城 ,位於今平度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徵用了許多民工,也曾死過不少人。相傳雲南有一對夫婦,剛結婚不久,男人就被徵來修康王城,三年沒有音信,妻子惦記丈夫,便和小姑一起奔康王城尋夫。兩人在這裏發生口角,小姑子懷疑嫂子做了不光明的事情,嫂子爲了表達自己的忠貞,竟然用剪子掏出心臟……

漢武帝劉徹原爲膠東王 金屋藏嬌就出自他 第4張

漢武帝和康王的關係很好,好到劉徹竟然可以容忍他參與叛亂。事情是這樣的,孫鵬、李曉雁在《西漢之膠東王國始末》中說:“淮南王劉安謀反,劉寄曾微聞其事,不但不向中央報告,還暗中作兵車簇矢,以備響應。後來淮南王事敗自殺,按常規劉寄應受到株連,罪不容赦,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劉寄因驚恐‘發疾而死’。劉寄死後,漢武帝對其十分寬容,不僅沒有繼續追查其參予謀反的嫌疑,還讓他的長子劉賢繼承了膠東王位,並把劉寄生前寵愛的少子劉慶封爲六安王 。”

康王劉寄去世後被埋葬到了平度六曲山上,稱爲康王墳。而平度當地流傳,其實康王本想死後葬在山下,可他兒子劉賢總和跟他對着幹,康王臨終前故意說反話,說要葬在山上,誰知劉賢這次真聽了話,便把康王埋在了山上。在平度還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打開康王墳,膠東不受貧”,可見康王墓裏埋藏着多少寶貝。另外,在康王城附近的城西村有個城裏灣,傳說灣裏有個金鐘,是當年朝廷贈送康王的。康王沒有福氣使用這件寶物,卸船時,掉進沒底深的城裏灣。但拉金鐘需要一個金鉤,還必須得有十個親兄弟齊心協力,方能將它拉上來。有個老漢爲了撈這金鐘,專門給女兒找了個女婿,和9個兒子湊齊十個“兒子”,可金鐘沒拉着,連金鉤也掉進去了。

劉寄死後,膠東王的位置也沒有給別人。自劉寄受封膠東王,共傳六代,計157年。即劉寄、劉賢、劉通平、劉音、劉授、劉殷。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膠東王劉殷降爲公,第二年被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