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寧古塔究竟什麼地方爲何罪犯都流放這個地方

寧古塔究竟什麼地方爲何罪犯都流放這個地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許多清朝歷史劇中,常會聽到不同時期、不同皇帝動怒時的一句經典臺詞:“將某某發往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寧古塔不是一個“塔”,而是滿族的發源地,清皇族的老家。爲何把罪犯發放自己老家?  

寧古塔究竟什麼地方爲何罪犯都流放這個地方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寧古塔是一個城名,是一個清朝時期的關外流放罪犯場所。後設寧古塔將軍,爲吉林將軍的前身。寧古塔屬邊遠地區,舊時,這裏環境惡劣,氣候異常,寸草不生,五穀不長,很適合罪犯改造。既不是塔,而爲何又稱爲“塔”呢?相傳,清皇族的遠祖兄弟6個,曾居住於此。滿語謂爲“寧古”,個爲塔,古稱“寧古塔”。

把罪犯流放到寧古塔,有兩層含義:一是懲惡與揚善,讓犯了罪的人背井離鄉受盡磨難,到關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風沙洗滌;二是爲清皇族的老家“增磚添瓦”。清朝時,全國偏遠落後的地區有的是,可清王朝爲什麼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首選寧古塔呢?意圖很明顯,那就是寧古塔是滿族的發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來到這裏不僅要開荒種地,修橋築路,改變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還要忍飢挨餓,爲當地官員、滿人當牛做馬,淪爲家奴,以顯示祖上的榮耀。

自清順治十年(1653)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至今已360餘年。因時值明清易代之際,大批受到朝廷刑罰的官員將領被髮配到寧古塔,特別是順治至乾隆年間,成千上萬的人被流放到東北,讓寧古塔成爲當年有名的流放地之一。

歷史上的罪犯流放最早起源於五代後晉天福年間,到了清代有了較大發展,逐步健全了罪犯流配製度,設置了多處罪犯流放點。順治初年,已制定了大清律,對罪犯的流放作了詳細規定,主要是流放人員的起因、種類,流放人員的刑期,流放人員的生活等。乾隆初年公佈的《大清律例》規定:“強盜免死減者,行劫數家止首一家者,夥盜供出首盜即時拿獲者,偷盜墳墓二次者……具僉發寧古塔等處。”發往寧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爲期,然後考察他的現實表現,如能悔過自新,改惡從善,又情願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處無期徒刑,將永遠不得入關,除非皇上特批。  

寧古塔究竟什麼地方爲何罪犯都流放這個地方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中國通史》、《清史稿》等史書記載,發遣到寧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外,還有朝廷大臣。順治十二年(1655年)吏科副給事官彭長庚,一等子爵許爾安因上疏稱頌睿親王多爾袞,並要求爲多爾袞平反昭雪,並恢復爵號。皇上將此事交給大臣們密議,密議結果,判處二人死刑。但皇上念其二人曾有功於朝廷,便下召免死,流放到寧古塔。

《雞林舊聞錄》記載:清兵入關之初,流徙罪犯,多編管于吉江兩省。及康熙時雲南既平,凡附屬吳三桂之滇人,悉配戍於上陽堡,在今開原縣邊門外,滿語稱其地爲臺尼堪,尼堪漢人之謂。

原文釋讀:清初入關,流放罪犯,大都流放到了吉林、黑龍江兩省。康熙二十年(1681)春,清師平定昆明吳三桂部叛亂,凡屬吳三桂滇軍之人,全部流放到了尚陽堡。尚陽堡位於今開原縣東部邊門外(今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楊木林子鎮佟屯村西南10裏、清河水庫上游淹沒區),滿語稱那個地方爲“臺尼堪”,“尼堪”是對漢人的稱呼。

爲何寧古塔是清初最主要的流放地之一?

在清朝初期,流放的地點主要是包括今天的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省在內的東北地區。東北是清王朝的“龍興之地“,更重要的是,那裏一直在清政權掌控中。把不放心的政治人物流放到一個放心的地方去,這也許是中國歷代當權者共同遵循的一個規則。而且其他的地域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南方沒有完全控制,那更何談西北了,所以主要的流放地就是到東北。而且鑑於當時的中俄關系,爲防範沙俄的侵擾,讓犯人們戍守邊疆也是出於國防需要。

清代東北地區的流放地很多,最初,犯人被遣戍瀋陽、尚陽堡,後來到吉林烏拉、寧古塔,最後又到黑龍江璦琿、齊齊哈爾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流放地是寧古塔,也就是今天黑龍江省的海林和寧安市。僅在清初的順治年間,因科場案、浙東通海案以及文字獄等就有數千人被流放到東北地區的寧古塔。

來自中原以及江南的流人們來到這裏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裏蕭條、荒蕪的狀況。

流人們摒棄東北原始的耕作方式,把內地的先進的耕種技術帶到了這裏,使糧食產量得以極大的提高,糧食品種也由原來的四、五種增加至十餘種。尤其在土地開發上最爲顯著,據不完全統計,至雍正初,寧古塔將軍所轄可耕種的土地也達到了原來的十倍。明末最後一位兵部尚書張縉彥流放寧古塔後,將中原蔬菜、花卉種子及農業耕種方法也帶到這裏,被當地人尊爲“域外羣尊五穀神”。

寧古塔地區原來店鋪很少,幾乎沒有貿易活動,流人楊越建議寧古塔將軍建立皮毛人蔘互市貿易場所。僅一年時間,寧古塔就開設了30多家貿易貨棧,人蔘、蘑菇、毛皮等都得到了交換、出賣,並很快吸引了盛京、吉林烏拉等地的客商。吳兆騫的兒子吳晨臣二十多年後在《寧古塔紀略》中有這樣的描述,“貨物客商絡繹不絕,居然有華夏風景”。可以說,寧古塔的商業貿易是從流人開始的。

醫藥衛生方面,流放寧古塔的呂氏家族應該說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雍正年間震驚全國的文字獄案,是因呂留良的反清思想而起。雍正十年,呂留良在死後49年慘遭開棺戮屍,其孫輩發往寧古塔。全族12戶111口人背井離鄉,踏上走向塞外邊關的遠行之路,雍正十一年冬到達寧古塔。寧古塔土著滿人崇信薩滿教,有病多采用一些土辦法,而呂留良的孫子呂懿兼擅長醫術,於是他開始在本地行醫,用精湛的醫術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也改變了當地落後的醫療環境。據史料記載,他曾被任命爲寧古塔戍所的醫官,後來清廷下令不許流放人員任官,才被免職。

據記載,吳兆騫離開北京時用牛車帶了上萬卷書,他和流人楊越一起利用這些千里迢迢帶來《四書五經》、《史記》、《漢書》等書籍,開設“讀書草堂”,對當地人進行文化教育。 

寧古塔究竟什麼地方爲何罪犯都流放這個地方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流放寧古塔的名人都有誰?

順治十五年(1658年)因江南科場案而流放三年寧古塔的方拱乾寫了近千首詩,幾乎每日都要寫一首詩,不僅有他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在謫居地的許多小事也被收入詩中,編成《何陋居集》,這是寧古塔最早的詩歌集。

流人吳兆騫在寧古塔謫居二十多年,發揮其“江左風味”的筆法,他的許多詩作都有戍邊衛國之內容,是謳歌戍邊將士們的塞外絕唱,其中《秋笳集》讚頌的是大將軍安步海東抗擊羅剎,還有謳歌山川之美的《長白山賦》等等,可以稱之爲不朽之作。他的書信集《歸來草堂尺牘》,更讓我們深刻了解了流放文人在寧古塔是如何生活的:他們平日裏度日如年,對家鄉無盡思念,對父母大人祈盼平安,與友人詩歌唱和,都一幅又一幅地展現於後人面前。

自古以來寧古塔的山川大地留下的名字,多爲當地土著人以民族語言所記述的。而明代末的兵部尚書、河南新鄉人張縉彥遊歷了寧古塔新舊兩域周圍的山川、村落、河流等,爲之重新命名,增加了這些山川的文化底蘊,這些默默存在於亙古荒原上的河流大山有了自己的名字,被收入到他的《寧古塔山水記》之中。他又對寧古塔的風土人情和富饒物產做了十分詳細的記錄,讓關內人瞭解了這塞外的山水、塞外的村莊和民俗、塞外非常豐富的物產。今天我們要了解寧古塔之山水,必讀《寧古塔山水記》,文章雖不多,但內涵博大,包含寬廣,而且文詞優美,筆法簡練,不僅是寧古塔乃至黑龍江最早的山水遊記和散文集,而且是一部優秀的地域文集,爲寧古塔地域研究提供了內容翔實的佐證。許多在正史中找不到的資料多可以在此記中得到,可以說它是歷史的補充。

張縉彥的另一部散文集《域外集》更是值得一讀,這裏的“記、論、書、傅、疏、說”主題文章有二十二篇,所記的多與流人有關,也是論述塞外的山水、風俗和物產之作,對研究寧古塔流人生活及塞外之風俗,其史料價值更高。

清代寧古塔的歷史記載中流人的活動佔有很大部分,這些記述爲後來人留下了一筆十分豐厚的寶貴財富,讓我們可以通過它們去了解三百多年前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曲折。

“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這是詩人吳梅村對流人境況的寫照,今天再研究流人,追尋他們的足跡也算是對先人們的一種慰藉。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