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楊貴妃一隻襪子暗藏商機:和尚倒賣楊貴妃錦襪

楊貴妃一隻襪子暗藏商機:和尚倒賣楊貴妃錦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熟悉唐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天寶十四年,36歲的楊貴妃香銷玉殞,然而,楊貴妃的美麗繼續被消費着。她美麗的形體和大唐的繁華在物質空間消失了,卻延伸到精神和經濟領域,產生了新的商機,這裏暫且稱爲“貴妃商機”。

  貴妃商機一:馬嵬驛老闆因楊貴妃遺物致富

熟悉唐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天寶十四年,36歲的楊貴妃香銷玉殞,然而,楊貴妃的美麗繼續被消費着。就在她身死之處——馬嵬驛,有一家酒店的老闆:一位老太太,弄到了楊貴妃的一隻襪子,用錦製作的,稱爲“錦襪”。

楊貴妃一隻襪子暗藏商機:和尚倒賣楊貴妃錦襪

網絡配圖

老太太意識到楊玉環雖然死了,但楊玉環的粉絲們(姑且稱爲“玉米”)的心沒有死,商機將洶涌而來。於是,老闆就打出廣告:“有大唐第一美女楊玉環錦襪一隻,親密接觸一次出價百錢。”

酒店客流量頓時猛增,住不住得好,吃不吃得香,無關緊要,緊要的是“玉米”們能拿着這隻傳說主人是楊貴妃的襪子把玩,欣賞,感嘆,想象她的美麗性感,格調稍微健康一點的就回味楊貴妃所在的那個時代的繁榮。

  唐朝也有“玉米”

一隻錦襪,能附加這麼海量的信息,區區一百錢跟以上收穫比起來,實在很划算。於是,你也一百錢,我也一百錢…………那位馬嵬驛酒店的老闆獲利甚巨,因此致富——“馬嵬店媼收得錦襪一隻,相傳過客每一借玩,必須百錢,前後獲利極多,媼因至富。”

這則商機故事出自於唐朝人李肇的《唐國史補》,對這個盛況,有詩爲證,劉禹錫吟詩《馬嵬行》:“不見巖畔人,空見凌波襪………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歇。”被千萬雙眼睛欣賞過,就算絲線斷了,沒了,香澤還是在想象的嗅覺裏存在着。“玉米”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襪子之外的信息。楊貴妃襪子的經濟價值就在於它能成爲一個媒介,激活“玉米”們集體的回憶和對美麗的憧憬嚮往。

楊貴妃一隻襪子暗藏商機:和尚倒賣楊貴妃錦襪 第2張

網絡配圖

  貴妃商機二:士大夫拿着楊貴妃遺物到處顯擺

唐朝“玉米”們的嗅覺是十分靈敏的,他們會不惜巨資四處收購大唐第一美女用過的物品。其實在楊貴妃生前就有這種現象了。這樣的例子發生在公元754年,即天寶十三年,大唐帝國很多地區發生旱澇災害,《資治通鑑》第217卷就記載:“自去歲水旱相繼,關中大飢。”水災和旱災像接力賽一樣跟着來,作爲王朝的中心地段——關中,發生了饑荒,到秋季,還是淫雨綿綿,唐玄宗站在興慶宮的高樓上望雨長嘆。

  在世時衣物就已被拍賣

楊貴妃不像某些文人描繪的那樣沒心沒肝,其實有顆善良的心,爲了給她的三郎分憂,她建議將自己的衣物施捨出來義賣救災——“妾願與聖躬共舍衣物。”楊玉環的用心是好的,不過,一旦她的衣物到了民間,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善舉成了商業行爲,“玉米”們一擁而上,無形中擡高了玉環姐姐義賣品的價格。這羣“玉米”中居然還有小和尚,南方來的,法名常秀,本來是來京城學習的,見到拍賣行在拍賣玉環姐姐的衣物,這位小和尚不淡定了,居然將鉢盂袈裟全賣了去換楊玉環的物品,斬獲也不俗,居然拍得玉環姐姐襪子一雙。

捧着個寶似的回了江南,曬給自己的親戚們看——“見舍衣物,遂傾囊鉢,贖得妃襪一雙,持歸江南,以與親族。”後來,常秀師傅隱居在廬山的香爐峯,玉環姐姐已經相隔半個多世紀,她的美麗卻還被一提再提。進入九世紀,有個叫李遠的士大夫來了,他官至中丞,很留心歷史的遺蹟

很快,李遠“嗅”到了關於常秀身邊藏有楊貴妃襪子的信息,他深入香爐峯,向常秀老和尚提出要這雙襪子,老和尚根本不情願,李遠於是出價十萬錢,大概是一百貫錢,老和尚這才勉強拿出半個多世紀前的楊貴妃遺物。

楊貴妃一隻襪子暗藏商機:和尚倒賣楊貴妃錦襪 第3張

網絡配圖

  爲之吟詩作賦

李遠是讀書人,而且還是唐朝官吏,這下卻因爲一雙襪子而得瑟起來,他拿着美人的遺物四處顯擺,在廣大“玉米”們的眼前炫耀。

沒多久,詩人李羣玉從湖湘來,在九江碰上李遠,李遠迫不及待地向老友李羣玉展示了這雙襪子,這哥倆還爲此舉行一次宴會,並在宴會上吟詩感嘆。

李羣玉吟詠楊貴妃襪子的心理或可作爲當時“玉米”們心理的代表,李羣玉詩云:“常束凝酥迷聖主,應隨玉步浴溫湯。如今落在吾兄手,無限幽情付李郎。”

這雙襪子首先激發了他對楊玉環形體美的想象,想象它曾經緊束着楊玉環酥白的身體,隨着楊貴妃起玉步,婀娜多姿地在華清溫泉沐浴,從一雙襪子想象開去,讓人產生一種強烈的現場感,代入感,重要的不是襪子,而是這雙襪子附着過的人,曾經歷過的場面。接着又激發詩人對楊貴妃情思的想象,似乎感覺到她對李隆基的思念凝聚在這絲絲縷縷上,永不消散。這樁故事記載在宋人劉斧的《青瑣高議》前集第六捲上。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