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歷史上“大禹治水”的“水”指哪條河流?

歷史上“大禹治水”的“水”指哪條河流?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人的出生地跟他生活的地方不同時,對於這個人是哪裏人要怎麼定論呢?比如現在的美籍華人等,也就是說你在哪裏出生,戶口落在哪裏,一般你就是哪裏人。  

歷史上“大禹治水”的“水”指哪條河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我國是在秦朝開始實行郡縣制的,行省制度則是在元代才確立起來的。在此之前,又要怎麼知道一個人是哪裏人呢,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大禹。

要確定一個人是否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可以通過有關文獻的記載,在我國,每個朝代都是有史官的,但是史官的記載也不能全信,因爲人是有主觀情感的,同時也會因爲某些原因而將一個人的存在抹殺,所以還要通過考古。史料跟考古資料的結合得出的結論一般可信度比較高。

有關大禹的記載史料很多,《孟子》、《史記》、《吳越春秋》、《水經注》、《蜀本記》等中都有提到大禹是羌族人,出生地在的古代汶山廣柔縣石紐鄉。但是通過近近代學者的考察,卻認爲大禹的出生在汶川縣綿池鎮刳兒坪,民國時期編撰的《大禹志》中也支持這一觀點。另外根據近年來的考古研究,又有人提出了新的意見,他們認爲禹的故鄉爲現四川省綿陽市附近。

總之關於大禹是哪裏人,存在着很大的爭議,而在衆說法中,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大禹原名叫姒文命,是古塗山氏國人,也就是現在的今安徽懷遠人。其出生地是在鄭州登封嵩山的附近。如果你想要一個肯定的說法,那麼只有等待着考古的進一步發掘了。

大禹治水是哪條河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流域水患嚴重,每逢秋收時節,一場黃河氾濫便會導致顆粒無收,大量種植田被荒棄爲廢田,整治黃河水災問題成爲了統治者的當務之急。 

歷史上“大禹治水”的“水”指哪條河流?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堯舜時期,黃河流域水文情況極不穩定,時常氾濫,嚴重影響沿岸百姓耕種生活。爲解決洪水氾濫問題,堯召集部落首領進行商討,衆人皆舉薦鯀負責平息洪水災害,鯀採取障水法,在河岸兩邊建立堤壩,水漲多高,堤壩就建多高,如此消極工程未能解決水患,反而加重災情,治水九年期間,鯀治水不利,被當時繼位的舜降罪流放。

舜在位期間,同樣重視黃河水災一事,任命禹繼任治水之事,爲了不重蹈覆轍,禹採用疏導方法來治理黃河氾濫問題,雖然工程極爲浩大,但成效顯著,耗時十三年,大禹最終功成身退,載譽而歸。

自此從中國古代歷朝史書上記載的水災,雖時有發生,但都得到了較好的整治,漢唐之後,黃河流域的植被大幅減少,導致古都重鎮皆成爲不毛之地,衆多的人文遺產消失殆盡,黃河流域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在歷史上數度更改河道,瀕臨枯竭,沙土沉積導致河牀擡升,地上河問題更是亟待解決。

進入現代以來,環境問題已上升至重要問題,人類與自然的抗爭也逐漸向和諧共處過渡,希望孕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能崇煥生機。

大禹治水的方法

三皇五帝時期,大禹奉皇帝舜的命令,繼承父業,負責治理黃河水患。大禹總結吸收了父親鯀治水期間的經驗教訓,從堵截治水的方法中總結出了一套新的治水方法,疏導治水。  

歷史上“大禹治水”的“水”指哪條河流?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禹認爲想要緩解黃河災情嗎,最佳的方式就是將其水量均勻分佈,引導其順利東流如海,也就是疏導的方法。並根據山川地理情況,將中原分爲九個州,分別是冀州、青州、徐州、袞州、揚州、豫州、雍州、荊州,並由此將這片山山水水作爲一個整體,欲治水先治山,將這九州的土地疏通平整,創造了大量肥沃的土地。經他治理過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通過治山,使得疏通水路,不造成堵塞氾濫的情況。

接下來就是理通水脈的工程了,與水周旋需要的是智慧,水之理,遇柔則柔,遇剛則剛,剛柔並濟,實難掌握其運理。大禹運用他的智慧,解決了黃河河段上的各類問題,最具代表的就是黃河上游的龍門山河段。龍門山處於梁山北面,大禹從甘肅積石山引出的水路恰巧被龍門山給擋住了,勘察地形,大禹當即決定鑿開龍門山。但是偌大的龍門山該從何處下手呢?大禹計劃了一個省時省力的方案,只開鑿了一個80步寬的口子,便將水成功引入。因爲龍門地勢頗高,很多逆水而上的魚到了這裏就遊不過去了,但仍能看見很多魚在拼命地向上而躍,便成就了“魚躍龍門”的景象。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