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古代犯人爲什麼寧願死 也不願到這裏去

古代犯人爲什麼寧願死 也不願到這裏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寧古塔最早見於文獻是《清太祖實錄》,寧古塔有新舊兩城,相距25千米。舊城位於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爲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舊古城村。康熙五年(1666)遷建新城於今黑龍江省寧安市城地。

古代犯人爲什麼寧願死 也不願到這裏去

網絡配圖

從順治年間開始,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許許多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爲句點,因此“寧古塔”三個再平靜不過的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

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間與這裏產生終身性的聯結,而到了這裏,財產、功名、榮譽、學識,乃至整個身家性命都會墮入漆黑的深淵,幾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來。金鑾殿離這裏很遠又很近,因此這三個字常常悄悄地潛入高枕錦衾間的惡夢,把那麼多的人嚇出一身身冷汗。

古代犯人爲什麼寧願死 也不願到這裏去 第2張

網絡配圖

有一本叫做《研堂見聞雜記》的書上寫道,當時的寧古塔,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來的不多。當時另有一個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陽堡,也是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地名,但與寧古塔一比,尚陽堡還有房子可住,還能活得下來,簡直好到天上去了。

可以想象在300多年前,那冰冷遙遠的寧古塔是被流放人的土地,也是他們的第二故鄉。當他們對着“流放寧古塔”聖旨謝恩後,便邁着失落、沉重的腳步,帶着夾板,帶着不白的屈辱,經過幾千里路途的艱辛和苦楚,來到這裏。

古代犯人爲什麼寧願死 也不願到這裏去 第3張

網絡配圖

中國人都追求落葉歸根,很多文人才子被流放到這麼寒冷的地方,他們其實寧願死,也不願流放到這裏,死了至少還可以落葉歸根在故鄉,而流放到寧古塔就是每天望着這一片寒冷貧瘠的土地鬱鬱而終。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