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影視劇《讓子彈飛》中的這個情節竟然是李鴻章首創!

影視劇《讓子彈飛》中的這個情節竟然是李鴻章首創!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左李要造洋槍洋炮,要用槍炮來打侵略者或者鎮壓農民起義,這對清王朝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們遇到的來自朝廷內部的阻力也是極大。爲什麼會有這個阻力?我們知道清朝是滿族入關統治了漢族,滿族人比漢族人要少很多,所以清政府一直警惕漢族,不讓漢族人有地方大臣,有總督巡撫,軍權都在滿族人手中。但是太平天國的運動證明了清朝的國家軍隊不堪一擊,鎮壓不下去,只好讓曾國藩自己的湘軍去鎮壓,曾國藩也在這個過程中取得了軍權。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都取得了相當大的軍權。我覺得太平天國一個重要的後果,客觀的後果就是使清朝政府入關兩百年來,漢族人第一次有了相當的權力了。

影視劇《讓子彈飛》中的這個情節竟然是李鴻章首創!

曾左李要造槍炮,遇到朝廷內部的阻力有多大,我舉個例子。打仗要傳遞信息,當時還靠馬來送情報,在1868年的時候,外國已經有電報,李鴻章向朝廷申請說,要發電報。朝廷堅決反對,這是狄夷的東西,跟當年說林則徐一樣,狄夷可以用,我們不能用,所以就是不讓修電報。李鴻章提了好多次,每一次都被反駁回去了。朝廷列了一個理由,是什麼呢?中國講祖宗崇拜,我們世世代代祖墳都埋在地下,而電線當時是埋在地下的,埋在地下會有電流通過,電流通過就驚動祖墳,就會使祖宗不安,祖宗不安就是不忠不孝。所以朝廷拒絕用電報。

李鴻章後來當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後,到1879年,他自己沒有經過朝廷同意,悄悄在天津的北洋總督衙門和天津炮臺架了一些電線,通過這個電話指揮,覺得太神奇了,多少個炮臺可以同時這邊說話那邊能聽得見,這對打仗來說作用大了。他覺得很好,讓其他官員來試,那些官員一試覺得確實好,最後朝廷也覺得這個好,所以1880年同意可以發電報了。從李鴻章1868年開始不斷地提要求,到1880年才同意,加個電報又不是搞政治體制改革,並且帶來的好處是最顯而易見的,一個正常的政府都知道,我跟別人打仗,不斷有農民起義,不斷有別人侵略我,我要指揮,傳達命令,瞭解前方的信息,我覺得不需要一個高端民主的政府都能看出來好處來,但清政府居然經要過12年的時間的思考,最後才決定建電報。

清政府有心理障礙,覺得狄夷的東西我們不能用,爲了克服這個心理障礙都用了12年,你可以想其它事阻力會有多大。更大的困難來源於修鐵路。李鴻章也是從1872年第一次正式提出來,跟恭親王說要修鐵路,他覺得修了鐵路對運兵很有好處。恭親王也覺得應該修,但是阻力太大了,不敢提出來,後來李鴻章提了,一提那也就是一片反對之聲,譴責他,說他是漢奸,說修鐵路逢山要炸山、逢河要架橋,這會驚動地神、山神、河神,這些神靈是保佑大清朝的江山社稷的,把這些神靈都得罪了怎麼辦?李鴻章每次的奏摺都說修鐵路會帶來利益,哪兒修鐵路,哪兒就發達。這也讓衛道士們抓住了把柄,他們說這正好證明了鐵路修到哪裏,哪裏人心就變壞,因爲聖賢書上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鐵路經過的地方,純樸的民風會變壞。還有人說,修了鐵路之後,陌生男女在悶罐子幾天幾夜,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但李鴻章因爲他有修電報的經驗了。他就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建了北洋水師,北洋水師需要煤,朝廷同意他挖煤。李鴻章後來也沒打報告,他挖了煤之後修了一段9.8公里長的鐵路。他覺得,用這段鐵路來拉煤,讓大家適應一下,感受到它的好處。但李鴻章知道,欲速則不達,他在上報給朝廷的時候得用一些中國人最熟悉的詞來報告一個新事物,他打奏摺的時候就說修了新馬路,因爲確實沒有規定這種東西必須叫做鐵路,朝廷也沒有介意。

李鴻章很聰明,他知道不能一步到位,所以他沒有用蒸汽機拉煤,而是用幾匹騾拉一個車箱,車廂裏有煤,在鐵軌上拉了9.8公里,完了再卸下來。他想有個適應過程,但是負責修唐山煤礦和小鐵路的英國工程師一看覺得太荒誕了,你修了鐵軌,用騾拉着車皮。他覺得這是中國政府沒有錢,買不起蒸汽機車,正好唐山煤礦有個鍋爐,當時沒有用,他沒有報告給李鴻章,他自己就把它改裝成一個蒸汽機車,把它弄到鐵軌上了,鐵軌上拉了長長的車皮,還裝滿了煤,這是1880年的事。但蒸汽機會響,把大多數人嚇得魂飛魄散,覺得這是妖魔鬼怪,馬上就報告給了朝廷。

影視劇《讓子彈飛》中的這個情節竟然是李鴻章首創! 第2張

這下朝廷知道了,原來你李鴻章是修了一個鐵路用來運煤,就讓李鴻章把鐵路拆了。李鴻章也很狡猾,他做事總是打馬虎眼,他知道政府最忌諱的就是蒸汽機車,他就把蒸汽機車撤掉,又恢復到用騾拉車皮。到1883年,到中法戰爭比較緊張的時候,李鴻章說,北洋水師需要煤,還得用蒸汽機車拉,朝廷同意了,所以又恢復到把蒸汽機車調到鐵軌上,又恢復這9.8公里用蒸汽機車拉。

電影《讓子彈飛》用的就是這個情節,電影裏的情節不是不是編出來的,這可以看出中國當時的洋務運動是多麼艱難。修鐵路是對朝廷有很大好處的事情,他都不幹,他覺得鐵路是西方的,不是中國的。李鴻章做事有個特點,等機會,他知道沒有一個人全力地支持他,所以他一直在等機會,等到什麼時候?大家知道,1884年中法海戰中,整個福建水師被打沉,暴露出了清政府很嚴重的問題。因爲中國沒有現代化的軍艦,都是沿江沿海一些地方官,買一些帆船,讓幾個熟悉水性的士兵在帆船上,主要是防江盜海盜河盜,當時水師就是這樣一個水平。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