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清朝的京官,爲什麼不願意坐轎子?

清朝的京官,爲什麼不願意坐轎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承明制,清庭的許多制度承接的明朝,但總有些例外,比如說上朝時的一些禮儀和稱呼,“天子”進一步的高大,臣子們則變成了“奴才”,老百姓的地位似乎進一步的降低,比如說“轎子”這個東西的大範圍應用。

轎子勉強能算作古代交通工具的一種,其歷史非常悠久,但宋朝的時候纔出現“轎子”這個稱呼,且坐轎子有許多的規矩,一般沒什麼官員會坐轎子,因爲轎子是用人來擡的,把人當做畜生一樣來擡自己,不符合那些士大夫的理念,所以當時人大多騎馬,除非是那些年邁的老者會坐轎子。

清朝的京官,爲什麼不願意坐轎子?

到了明朝,朱元璋生怕手下的官員懶惰,故而規定文武大臣都要騎馬,不能坐轎,只有清朝時期轎子遍地開花,底層人民的地位進一步降低,坐轎子也成爲了一件平常的事,不得不說清朝的這種“奴才”觀念也造就了許多的就業機會。

清朝的京官,爲什麼不願意坐轎子? 第2張

清朝規定,在京所有的官員一律不得乘坐八擡大轎,但三品以上的官員可以乘坐四人擡的轎子,三品以下的只能坐兩人擡的轎子,但這種兩人擡的轎子一般都是錫頂的黑色轎,而民間多是顏色樸素的青布小轎,所以論規格,肯定要高的多。

雖然清政府允許官員坐轎子,但事實上,清朝很少有官員願意坐轎子去上班,有些官員寧願走上一小時的路程去上班,也不會選擇去做轎子,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譚嗣同,他就是一個典型不坐轎的官員,他每天都要走一小時的路程去辦理公務的地方,像他這樣的官員還不在少數,而其中的原因也很現實。

清朝的京官,爲什麼不願意坐轎子? 第3張

康熙時期,官員的俸祿就只有普通的俸祿,按照品階的不同發放,一般一品大員每年能拿到的俸祿是一百八十兩白銀外加就是石的米,二品一百五十五兩外加奉米七十七石左右,然而這種官員只佔朝廷的少數,大多數的低級官員,就拿七品來說,每年只有四十五兩的俸錢,九品之流更是隻有區區的三十兩。

清朝的京官,爲什麼不願意坐轎子? 第4張

當然,這些遠比平常百姓一年的收入要多的多,儘管雍正乾隆增加了不少官員的收入,卻仍沒多少人將俸祿花在坐轎子上面。

一般一個轎伕一年的工錢在三四兩白銀左右,但是最低規格的轎子需要最少需要兩個轎伕來擡,但往往真正轎伕的數量遠不止兩位,因爲一頂轎子加上其中做人的重量,通常情況下是兩百斤左右,所以對轎伕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要是走長途的話,再壯的轎伕也受不了,因此還需要有一隊輪班的轎伕,路途越遠,所需轎伕的數量就越多。

清朝的京官,爲什麼不願意坐轎子? 第5張

就拿兩隊人來算,四人的規格,一人最低三兩的話,那一年光花在坐轎子上面的錢就要十二兩,這還不加上牽頭領路馬的錢,所以想要一年到頭舒舒服服的坐轎子,就算是最低的官員也得拿出十五兩的銀子,要是九品,那可是他一半的俸祿,所以沒人願意花這些冤枉錢。

因此不是官員們不願意坐轎子,只是囊中羞澀,試想整個大清國能有幾個和珅?大多數的官員還是以俸祿爲生,更何況走路有什麼不好?不僅能省錢,還能強身健體,放到今天,那妥妥的是綠色出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