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小說中是怎麼描述十八路諸侯的 歷史上的考究如何

小說中是怎麼描述十八路諸侯的 歷史上的考究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袁紹得操矯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操作檄文以達諸郡。檄文曰:“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羣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交遊豪俊,結納英雄,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

小說中是怎麼描述十八路諸侯的 歷史上的考究如何

第二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

第三鎮,闊論高談,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

第四鎮,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

第五鎮,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內郡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六鎮,賑窮救急,志大心高,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

第七鎮,恩惠及人,聰敏有學,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

第八鎮,忠直元亮,秀氣文華,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

第九鎮,有謀多智,善武能文,濟北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鎮,聖人宗派,好客禮賢,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

第十一鎮,武藝超羣,威儀出衆,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

第十二鎮,仁人君子,德厚溫良,徐州刺史陶謙字恭祖。

第十三鎮,名鎮羌、胡,聲聞夷夏,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

第十四鎮,聲如巨鍾,丰姿英偉,北平太守公孫瓚字伯珪。

第十五鎮,隨機應變,臨事勇爲,上黨太守張楊字稚生。

第十六鎮,英雄冠世,剛勇絕倫,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文臺。

第十七鎮,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當公孫瓚率兵前往洛陽時,劉備帶張飛、關羽跟隨到洛陽。但不久,因十八路諸侯各自要保存實力,各自散去。

描述

《三國演義》第5回寫到:曹操逃離洛陽,到達陳留以後,立即發矯詔給各地,號召各路英雄共同討伐篡奪朝廷大權、胡作非爲的董卓。很快便有十八路諸侯分別起兵,會集到洛陽附近,“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里。”真是聲勢浩大,威風凜凜。儘管這次討伐虎頭蛇尾,最後竟草草收場;但它卻是《三國演義》中的一次重大戰役,是書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其中的“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精彩情節,給讀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小說中是怎麼描述十八路諸侯的 歷史上的考究如何 第2張

歷史考究

首先,歷史上號召諸侯共討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橋瑁(《演義》中作“喬瑁”)。《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英雄記》說得明明白白:“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董)卓罪惡,雲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

《三國演義》將此事寫成曹操所爲,是爲了突出其非同凡響的英雄氣概及其在討伐董卓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也可見羅貫中並未故意“醜化”曹操。

其次,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除了曹操於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的有十個州郡長官: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另據《後漢書·袁紹傳》,參與討董的有十一家(未算曹操),比《武帝紀》所記多出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此外,《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明確記載了長沙太守孫堅參與討董之役的經歷(《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和《後漢書·袁紹傳》之所以未提孫堅,可能是因爲孫堅當時對袁術有某種依附關係,《後漢書·獻帝紀》就有“袁術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戰於陽人”,“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於襄陽”的記載)。綜合以上資料可知,歷史上聯合討伐董卓的諸侯,總共有十三家。《三國演義》在這十三家之外,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按:當作“北海相”)孔融、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按:當作“涼州刺史”)馬騰、北平太守(按:當作“右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其實,歷史上的孔融此時雖任北海相,但因忙於對付黃巾軍,並未參與討董之役(見《後漢書·孔融傳》);歷史上的陶謙此時雖任徐州刺史,但當“董卓之亂,州郡起兵,天子都長安”時,陶謙卻“遣使間行致貢獻”,並因此得到犒賞:“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見《三國志·魏書·陶謙傳》),自然也與討董無關;歷史上的馬騰早在漢靈帝末年便與邊章、韓遂等起事於涼州,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招安,任徵西將軍,根本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蜀書·馬超傳》);歷史上的公孫瓚此時以奮武將軍身份領兵屯駐右北平郡,對付烏桓、鮮卑武裝,也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魏書·公孫瓚傳》);歷史上的張楊,此時僅率一支數千人的兵力,流動不定,尚未成爲一鎮諸侯,後來才被董卓任命爲河內太守(見《三國志·魏書·張楊傳》),當然更不算討董聯軍中的一家。

小說中是怎麼描述十八路諸侯的 歷史上的考究如何 第3張

再次,歷史上的劉備與討董之役的關係,僅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英雄記》中有這樣一句:“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而《先主傳》正文及《關羽傳》、《張飛傳》均無一字提及此事,可見劉備等人當時地位卑微,僅僅是追隨他人蔘與討董,在整個戰役中並未建立什麼值得稱道的功績。不過,在宋元以來的通俗文藝中,早已出現“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說法,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虎牢關三戰呂布》,均寫到“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而把劉關張寫成戰功最爲卓著、最引人注目的英雄。羅貫中吸納了這一思路,並結合史實,剔除了以往通俗文藝作品中過分隨意甚至荒誕的成分,進行新的藝術加工,描寫了一場有聲有色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戰役,在討董聯軍中着重突出曹、劉、孫三家,不僅使曹操的雄才大略、慧眼識人,孫堅的豪邁敢戰、勇於任事迥然高出衆人;而且以曹操、孫堅爲陪襯,通過“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虛構情節,使劉關張三人從此成爲天下聞名的英雄。這樣,就爲後來三分鼎立局面的形成作了有力的鋪墊,而劉蜀集團的英雄們則始終處於讀者視野的中心。因此,這一情節單元成功地體現了羅貫中的總體藝術構思,成爲全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袁紹主盟”之主角另有其人

最主要的,是會盟的情況與史實不符。據《後漢書》和《三國志》記載:各州郡起兵後,駐紮在不同的地方:袁紹、王匡屯兵河內,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屯兵鄴縣,袁術屯兵南陽,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屯兵酸棗,並沒有像《演義》所說的那樣,都在洛陽外圍會合。這年春天,劉岱、孔伷、張邈、橋瑁、張超等五人在酸棗會盟,廣陵功曹臧洪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將要盟誓時,刺史、太守們互相辭讓,誰也不敢先登壇主盟,都推薦臧洪,臧洪便整衣升壇,歃血宣讀盟詞。他辭氣慷慨,涕泣橫下,聞其言者,無不激動。

臧洪所宣讀的誓詞,與《演義》所記的誓詞基本相同,字句只有微小的差異,可見《演義》取材於史書,而又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主持盟會的人偷換成袁紹了。本來《後漢書·袁紹傳》說:在酸棗會盟時,袁紹並不在那裏,衆人“遙推”袁紹爲盟主;而《演義》卻寫道:“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盟詞略)讀畢,歃血。衆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其實這都是臧洪的事,是和袁紹毫不相干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