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劉秀要當皇帝的讖語是真的嗎?爲什麼只有他的讖語是真的

劉秀要當皇帝的讖語是真的嗎?爲什麼只有他的讖語是真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末年,讖緯盛行,王莽篡漢就是DIY了幾道讖語“告安漢公(王莽當時的爵位)莽爲皇帝”,然後即位。光武帝劉秀的人生轉折點,也是由各大讖語“操持”的。

據不正規史書記載,史學家劉向的兒子劉歆在做學問時看見一本名叫《赤伏符》的預言書,裏面講到有個叫劉秀的人將來會當天子,於是劉歆趕緊以“歆”犯了皇帝劉欣的名諱爲由,改名爲劉秀。聽起來是老實巴交地尊奉皇帝,實際上卻是自己想當天子,劉歆這招幹得倒是漂亮。不過,盜版終究是盜版,劉歆沒過多久就因質量不行而被銷燬了。

劉秀要當皇帝的讖語是真的嗎?爲什麼只有他的讖語是真的

那麼,正版的劉秀在哪裏?劉歆看到讖緯的那年,他剛出生。

成年後,劉秀跟着大哥劉縯到宛城遊歷,見到了也喜歡研究讖緯的蔡少公,一幫男人坐在一起談天論地,蔡少公神祕地說:“據我研究,將來有個叫劉秀的要當皇帝。”大家一聽,都覺得是已經改名叫劉秀的劉歆,畢竟人家當時是王莽新朝的國師啊。劉秀聽後幽了一默,“你們怎麼不覺得是我這個劉秀?”話剛說完,所有人爆發出無情的嘲笑。

不過,這個讖語卻在劉秀心裏紮了根。後來,王莽政權倒行逆施,天下亂成一鍋粥,劉秀還是做莊稼漢。憑着高超的種植技術,他在天下遭受蝗災時仍種了一地好稻子,並拿到宛城去賣。

宛城有個喜歡搞讖緯的人,他算出“劉氏當興,李氏爲輔”,並告訴了兒子李通。李通比他老爹還篤信——劉氏是漢家宗室,李氏不就是我們嗎?於是乾脆辭職回家等待劉氏和天機。聽說劉秀來了宛城,李通趕緊把他拉到家裏密談,用老爹的讖語深情解說,奉勸劉秀起兵。

劉秀是個謹慎的人,本來不敢答應,但考慮到大哥一直有復興漢室的雄心,遲早也要舉兵起事,又想起當初的讖語,當即決定以後不賣穀子了,跑去買了弓箭和馬匹,宣佈起事。

劉秀兄弟起兵後勢力單薄,只好跟當時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軍綠林軍組隊。綠林軍推舉了一位叫劉玄的漢室後代即位,改年號爲更始,劉秀兄弟成了別人的打工仔。更始政權有了漢室旗號,一時間聚集了不少民衆,王莽終於派出百萬大軍準備消滅“叛逆”。劉秀兄弟一個在昆陽、一個在宛城,繼續爲更始帝賣命,好不容易昆陽大捷、宛城大破、擊敗王莽主力,接連而來的竟是劉縯被更始帝和綠林軍害死,劉秀則被重度監視,半點看不到“當爲天子”的趨勢。

劉秀要當皇帝的讖語是真的嗎?爲什麼只有他的讖語是真的 第2張

後來,經幾個親信謀劃,劉秀得以脫離更始帝的控制,去河北招撫。雖然也是顛簸坎坷,卻終於從山重水複走到了柳暗花明——有了信都郡、漁陽郡,又消滅了假冒漢室的王郎政權,擊敗了銅馬軍……劉秀終於有了底氣,和更始帝宣佈決裂。手下趁機勸劉秀稱帝,但謹慎的劉秀依然遲疑不已。

關鍵時刻,老同學強華來了,還帶來當初那本著名的預言書《赤伏符》。強華翻開書,指着一行字——“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炎際火爲主”。啥意思?能夠發兵抓捕天下無道的人,就是真龍天子了。既然讖緯都這麼說,謹慎的劉秀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終於下定決心,設了祭壇,登皇帝位。

人生中每件事都由讖緯推動,劉秀對這玩意兒愈發信任。不過,這一套可不是隻有劉秀會使。王莽末期,天下揭竿而起,四川一帶有個公孫述,勢力到了一定的地步,於是總有人勸他自立爲帝。公孫述開始還不敢,後來做了一個夢,終於把這份野心付諸行動。

夢裏,有人對公孫述說:“公孫家要出皇帝,能當12年天子。”公孫述把這事告訴了老婆,無不可惜地表示12年短了點。公孫夫人比較想得開,說:“俗話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能當12年皇帝,賺夠了啊。”

於是,公孫述也開始造勢,在手上刻了“公孫帝”三個字。此外,公孫述還在經史子集裏查到一大堆可以造勢的內容,針對“劉氏當興”這種讖語,舉出了孔子作《春秋》,暗示漢朝國運只能有12代。而從漢初到漢平帝剛好是12代,所以劉氏不可能再受天命了。又針對公孫氏是天命所歸,公孫述翻遍圖書館,找到了《錄運法》中的“廢昌帝,立公孫”、《括地象》中的“帝軒轅授命,公孫氏握”等來加強大家的印象。

公孫述以此爲據大發廣告,宣揚自己纔是接任漢業的正統,一時間迷惑了不少人前來投靠。

劉秀要當皇帝的讖語是真的嗎?爲什麼只有他的讖語是真的 第3張

劉秀坐不住了,怎麼他也會這招,而且耍得比自己還溜?當即寫信給公孫述,針對他散播的“公孫帝”謠言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劉秀也信讖緯,所以他不反駁讖緯本身,而是直接將公孫另安了個人,“‘公孫皇帝’老兄,你真逗啊!我告訴你吧,這個‘公孫帝’確有其人,但他是我們漢家的宣帝啊,宣帝是戾太子劉據的孫子,真真正正的公孫哦。你還扯什麼手上有字有祥瑞,王莽的這種小伎倆,你學去幹什麼?”

面對劉秀的攻擊,公孫述無言以對,乾脆不搭理。這場因讖緯引發的辯論由此結束。不過,“公孫帝”這個說法還是住進了劉秀心裏。

劉秀手下的馮異爲人謙卑低調、做事靠譜踏實,但他偏偏字公孫,搞得劉秀有點小緊張。於是,當有人報告馮異在關中收買人心、被稱爲咸陽王時,劉秀直接寫舉報信以示警告,嚇得馮異連忙請辭。好在劉秀是個厚道人,記得在絕境中馮異對自己的點滴恩情,所以沒下狠手。

直到馮異病死、公孫述戰死,劉秀這顆懸着的心才終於放下,堅信自己就是天命所歸的皇帝。

從起步到幹倒對手,一路都有讖緯伴隨,劉秀愈加迷信。當了皇帝后,遇到不能決定的事,劉秀就翻讖文,對朝廷官員的任命也時常根據讖言的指示來操作。甚至由此反推,反對讖緯就是反對“劉秀當爲天子”這種天意,反對自己的正統性。

劉秀要當皇帝的讖語是真的嗎?爲什麼只有他的讖語是真的 第4張

這樣幹當然有正經讀書人不同意,給事中桓譚對讖緯之說很不以爲然,幾次上奏表示讖緯之說是胡扯,把劉秀氣得不輕。

一次,劉秀故意對桓譚說要用讖緯決定一件事。桓譚有點生氣,沉默了半天,蹦出一句,“我不讀這玩意兒。”劉秀追問緣由,桓譚只好又將自己的理論搬出來,告訴劉秀,讖緯之說雖然偶爾有碰對的時候,但大多數都是胡扯。劉秀深覺桓譚觸犯了自己堅信的神靈,當時就想把他叉出去斬了,嚇得桓譚連忙叩頭謝罪,血流了一地。雖然死罪可免,但桓譚仍被一腳踹出朝廷,貶到地方去了。赴任的路上,桓譚越想越不服氣,於是鬱悶死了。

當然,劉秀也並非完全盲目地迷信,很多時候,他只是選擇性迷信。如果讖緯對自己的統治有利,則毫無原則地相信;如果讖緯與現實有所出入,則持保留態度,等下次符合了,再來迷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