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高本漢:歌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

高本漢:歌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瑞典,1889—1978),歌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高本漢是瑞典最有影響的漢學家,瑞典漢學作爲一門專門學科的建立,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歷代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歐洲比較語言學的方法,探討古今漢語語音和漢字的演變,創見頗多。

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瑞典,1889—1978),哥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高本漢是瑞典最有影響的漢學家,瑞典漢學作爲一門專門學科的建立,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一生著述達百部之多,研究範圍包括漢語音韻學、方言學、詞典學、文獻學、考古學、文學、藝術和宗教。他在中國曆代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歐洲比較語言學的方法,探討古今漢語語音和漢字的演變,創見頗多。

家族歷史

1889年10月5日,高本漢出生於瑞典斯莫蘭地區的延雪平(Jönköping),他的父親是一位中學教師,高本漢弟兄三人,他排行第二。大哥安東(Lars Anton Natanael)爲斯德哥爾摩《新聞日報》的主編,以後在哥本哈根任斯拉夫語言學教授。弟弟希亞爾馬(Gustaff Hjalmar Teodor)爲隆德大學羅馬法教授,後任瑞典最高法院法官。

高本漢:歌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

學習興趣

高本漢從小就對方言感興趣,學習過當地的幾種方言。在中學學習期間,他用方言寫了一些小說,並且對家鄉的方言進行調查,他對中國的興趣也是從中學開始的。

入學深造

1907年,高本漢進入烏普薩拉大學,主修俄語。他的恩師是斯拉夫語語言學家、方言學家倫德爾教授(J. A. Lundell),曾研製過一套拼寫方言的語符,對歷史語音學有過貢獻,其人格和學術思想,後來對高本漢的影響很大。

1908年,高本漢發表了第一篇文章《用方言記錄的特韋塔和穆村民間故事》。1909年,他又發表了《瑞南與瑞中方言的分界線》一文,並附方言圖一幅。1909年完成學士課程後,高本漢便到聖彼得堡,跟伊萬諾夫教授(A. I. Ivanov)學習了兩個月的基礎漢語,後來他得到了一筆獎學金,於1910年3月起程來華。高本漢在中國逗留了兩年,在獎學金已經用完的情況下,他靠在山西大學堂(今山西大學)教授法語和英語謀生。

中國遊學

在中國期間,高本漢先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迅速掌握漢語口語和常用漢字,達到可以獨立外出的程度,隨後,他就列出詳細的調查問題表,開始進行方言資料的收集與考證。1911年的中國正處於封建帝制崩潰、社會混亂的時期,他打扮成讀書人的樣子,帶着僕人訪問了北京、太原周圍的許多地方,不僅收集到豐富的方言資料,還寫了關於中國社會革命和人民生活狀況的一系列報道,寄回瑞典,刊登在《新聞日報》上。

高本漢:歌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 第2張

高本漢努力收集材料,他竟能在中國進行二十四種方言的記錄考察,這二十四種方言是:北京話、山西八種、甘肅三種、陝西三種、河南三種、南京方言(以上十九種屬北方官話系統),還有代表吳方言的上海話、代表閩方言的福州話、代表粵方言的廣州話以及漢語借字的日語、越南語讀音。另外,他還根據已發表的材料,收集了其他九種方言的發音。

深入研究

1912年1月,高本漢返回歐洲之後,在倫敦學習了幾個月;他研究了斯坦因從敦煌弄到的文物資料,隨後到巴黎研讀了兩年(1912年9月—1914年4月) ,跟隨著名的漢學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從事比較語言學研究。其間,他結識了伯希和教授(Paul Pelliot)和馬伯樂教授(Henri Maspero),並經常與他們探討、爭論一些問題。爭論促進了他對古漢語音韻系統的思考。高本漢還到萊比錫拜訪過孔好古(August Conrady,1864—1926),到柏林拜訪過繆勒(F·W·K·Mǜller,1863—1930)。

研究成就

1915年5月20日,二十五歲的高本漢獲文學碩士學位。次日,也就是5月21日,他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就任烏普薩拉大學漢學講師。他的博士學位論文爲《中國音韻學研究》(Etudes sur la phonologiechinoise)中的一部分,即1—338頁,發表在倫德爾主編的《東方研究文集》(Archives d’?tudes Orientales)第15捲上。因他的學位論文出色,銘文與美文學研究院1916年授予他斯坦尼斯拉斯·朱麗安獎金。

高本漢:歌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 第3張

擔任教授

1916年到1918年,高本漢在利丁厄(Lidinq?)的傳教士學校中教授現代漢語。1918年,他被任命爲哥德堡大學東亞語言學和文化教授,這是爲他特別設立的職位,通過私人捐款資助的。他保持這個職位直到1939年。1922年3月到12月,高本漢第二次到中國旅行,其間還訪問了日本,這是他最後一次在中國逗留。1931年到1936年,高本漢任哥德堡大學校長。1939年,高本漢任遠東文物博物館館長兼東亞考古學教授,他任館長兼教授直到1959年,達二十年之久。1945年當洛克菲勒基金會邀請他向斯堪的納維亞漢學家講課的時候,他宣佈願意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漢學,這項工作一直進行到1965年。此外,他還擔任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院長、瑞典皇家學院和丹麥皇家學院院士等職。

高本漢:歌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 第4張

生平概括

高本漢一生主要從事學術研究和培養漢學家的工作。學術研究主要涉及漢語言學和考古學領域。他寫了許多介紹漢語和中國文化的著作,這些書成了瑞典和其他北歐國家大學漢語專業的教材。他的學生中許多人後來成爲傑出的漢學研究者,在挪威、荷蘭、丹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各大學任教。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