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一般指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又譯作隱士廬博物館,地點位於聖彼得堡的涅瓦河邊,建造時間是在1754—1762年,設計者拉斯特雷利。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建築

這座佔據了整整一個街區的三層建築規模宏大,裝飾豪華。從不同的角度看,冬宮給人留下不同的印象。這是因爲它正面的各種結構在整體對稱的同時又具自的韻律,而且,它外表的雕像裝飾豐富多樣。別具匠心的門廊設計、豪華的科林斯柱式、複雜的飛檐曲線、造型各異的雕塑與花瓶、絢麗多樣的色彩使冬宮具有俄羅斯巴洛克建築所特有的豪華風格。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2張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全景

組成

西歐藝術部

博物館設立最早和最大的一個分部。其中又分成六個展區——13—18世紀彩色畫、19-20世紀彩色畫、線條畫、版畫、實用藝術、金屬製品和寶石。西歐藝術部共有76名工作人員,其中有6名博士和24名副博士。西歐藝術部儲藏着近60萬件展品。西歐藝術品的日常展覽要佔據埃爾米塔日博物館120個展廳。

古希臘藝術部

爲最古老的分部之一,它分爲兩個展區:古希臘與古羅馬、古黑海北岸地區。這個分部共有22名工作人員,其中5人爲副博士。古希臘藝術部的展覽廳有20個。約有14萬件展品。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中有關古希臘的文物超過10.6萬件,它們反映了古希臘、古意大利和古羅馬、古希臘在黑海北岸殖民地的文化與藝術。其中最古老的文物屬於公元前3000年,最晚的屬於公元4世紀。

1931年,在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古希臘藝術部的基礎上設立了東歐和西伯利亞考古部。這個部有30名工作人員,其中有4名博士、11名副博士。該部儲藏庫中有近50萬件藏品。設有33個展廳。

俄羅斯文化史部

博物館中最年輕的一個分部。它始設於1941年4月,最終建成於偉大衛國戰爭之後。俄羅斯文化史部有34名工作人員,其中2人爲博士,13人爲副博士。文化史部有50餘個展廳,30多萬件展品。這些豐富的展品反映了俄羅斯千餘年的歷史。聖像和手工藝品再現了古羅斯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彼得大帝時期的文物則把一個巨大變革的時代呈現在我們眼前。18世紀的著名藝術家——畫家、雕塑家、實用藝術品大師們的作品讓我們領略了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時代的光輝和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的輝煌。

緬希科夫宮收藏着18世紀頭30年俄羅斯文化的珍寶,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宮殿內飾,在這裏,真正的18世紀的裝飾得到了保存。這裏有59名工作人員,其中2人爲副博士。亞歷山大·達尼洛維奇·緬希科大是聖彼得堡首位市長,作爲它的官邸,緬希科夫宮1710年始建於瓦西里島。這是聖彼得堡保存下來的最早的建築之一,集住宅與行政功能於一身。

緬希科夫宮的外表很獨特,從1710-1727年,歷經長期的逐步建設,才最終落成。參與建設與裝修的是西歐建築師和設計師:喬瓦尼·馬里奧·豐塔納、約翰·戈特弗裏德·謝德爾、特列吉尼、拉斯特雷利、格奧爾格·約翰·馬塔爾諾維、勒布隆。俄羅斯工匠——泥水匠、粉刷工、木匠、傢俱工、切削工、砌面工、畫匠——把這些設計師的理念變成了現實。

設立於1920年的東方民族文化藝術部有四個展區:古代東方、拜占庭與中東、中亞與高加索、遠東。這個分部有42名工作人員,其中6人爲博士,21人爲副博士。共設有78個展廳。展品近18萬件。

古錢幣部

這是博物館最古老的分部之一。它最早的一批收藏品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於1764年購買的錢幣與獎章。這個分部有24名工作人員,其中有2名博士,5名副博士。這裏有超過111.5萬件展品,分爲兩個展區:古希臘及東方錢幣、歐洲及美洲古錢幣。這些展品在古錢幣陳列館和博物館的其他展廳均有展出。按照收藏品的數量計算,古錢幣部的藏晶佔博物館全部收藏品的三分之一。埃爾米塔日的古錢幣部是俄羅斯久負盛名的最大的古代錢幣收藏機構之一。主要的藏品是硬幣:古希臘的(近12萬枚)、東方的(超過22萬枚)、俄羅斯的(近30萬枚)和西方的(近36萬枚)。此外古錢幣部還收藏有紀念章(近7.5萬枚)、各類勳章、獎章(近5萬枚)和各式各樣的印章。

軍械庫

獨立的一個部門。十九世紀的頭十年裏,尼古拉白夫洛維奇公爵(後來的尼古拉一世)爲這個部門奠定了開端。這個部門有5名工作人員,其中1人爲副博士。軍械庫收藏有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近1.6萬件軍械樣品。主要的展品陳列於騎士展廳。這裏有1.5萬餘件俄羅斯、西歐和東方武器樣品,展示了從中世紀早期至20世紀初武器製造藝術發展的一幅全景圖。從展品的數量與廣泛性來說,這是俄羅斯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出色的武器展覽館之一。建築文物歷史與修復部成立於1975年,1992年獲得科學研究部的地位。這個分部有三個展區:建築修復、科學研究與建築考古。這裏有24名工作人員,其中1人爲博士,4人爲副博士。

科學圖書館

自建館之日起就是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圖書館收藏着彼得三世的妻子、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藏書。現在埃爾米塔日圖書館收藏着70萬冊藝術、歷史與歷史學、建築學與文化類圖書,涵蓋歐洲與東方各種語言。藏有珍稀圖書與手稿近1萬冊。

科學技術鑑定部

成立於1936年,當時是世界上最早的X光照射室。從上世紀70年代起成爲一個獨立的實驗室,1997年成爲獨立的部門。該部是俄羅斯最大的文化藝術品鑑定中心之一,它的工作是開展材料與技術研究,利用現代自然科學技術手段對博物館的收藏品實施技術鑑定與確認。

鐘錶與樂器修復部

成立於1995年,它的工作是對埃爾米塔日博物館所有的鐘表與樂器進行研究、修復與維護。

埃爾米塔日劇院

俄羅斯和聖彼得堡最古老的劇院之一,根據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命令建於1782—1785年。它坐落在彼得大帝冬宮的舊址上,由設計師誇倫吉按嚴格的古典風格設計建成。不同尋常的觀衆大廳爲仿古希臘風格。在其舞臺對面,半圓形的階梯坐位向後延伸,如同古希臘的露天劇場。牆壁和圓柱上鑲嵌著彩色的人造大理石。壁龕裏安放着太陽神阿波羅和九個繆斯的雕像,它們上面是雕刻有著名音樂家和詩人肖像的淺浮雕。

1785年11月16日,埃爾米塔日劇院的第一個演出季正式揭幕。首演劇目是喜劇《磨坊主、巫師、騙子與媒人》(索科洛夫斯基譜曲、阿布列西莫夫作詞)。劇院每週演出二到三次。

歷史

冬宮的修建工程直到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死後才完成。從1762年開始,直至1917年12月羅曼諾夫王朝被革命推翻,冬宮一直是俄羅斯沙皇的正式宮殿。冬宮及其居住者與俄羅斯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密切相關。俄羅斯沙皇及其家庭成員就是在這裏度過自己顯赫而神祕的一生。現存宮殿內部擺放着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的收藏品,這些內殿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富有歷史價值。

176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冬宮收藏從柏林商人戈茨科夫斯基手中獲得的225幅繪畫作品,以及來自歐洲和北亞地區的藝術珍品,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建立。

1917年12月30日,蘇聯政府教育人民委員盧那察爾斯基宣佈冬宮和埃爾米塔日爲國立博物館。

1919年,首批展覽——彼得格勒保存下來的繪畫作品展和古埃及祈禱祭祀用品展覽在這裏舉行。

1920年11月,撤運至莫斯科的藝術珍品回遷工作結束。

1921年1月2日,繪畫展廳向公衆開放,第二年其他展廳也相繼開放。博物館的人口爲阿特拉斯門廊。人們組織了首批參觀。在革命後的第一個五年,進館參觀免費。

1940—1943年聖彼得堡被德軍圍困,冬宮受到很大破壞,但館藏的藝術珍品得到了列寧格勒(當時聖彼得堡被稱爲列寧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時的保護。1945年二戰結束,蘇維埃政府開始重修冬宮。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政府通過了對整個劇院建築進行全面大修的決定。在修復和重建過程中,新設置了同聲傳譯系統(5種語言),增加了電影放映設施,安裝了舞臺和大廳電腦照明控制系統。1991年1月7日,修葺一新的埃爾米塔日劇院再次向觀衆打開了大門。冬宮——埃爾米塔日博物館最大的建築,遵照彼得大帝的女兒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之意,由1754年至1762年建成的沙皇宮邸。設計師爲巴洛克式建築的代表人物拉斯特雷利。

1991年12月18日,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發佈命令,把國立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列入俄羅斯聯邦特別珍貴民族遺產目錄。

根據俄聯邦政府1992年7月9日的決定,國立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爲聯邦財產,不得實施私有化。

根據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1996年6月12日的命令,國立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受俄羅斯聯邦總統保護。

1998年1月1日,經統計,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當日的展品有1893292件。如果參觀每件展品的時間僅爲30秒,參觀完所有展品也需要7年時間。

1999年,爲建立裝飾藝術博物館,原外交部和財政部(總參謀部)的建築轉交給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2004年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的預算約爲10億盧布。其中7.74億盧布來自國家撥款,其餘資金爲埃爾米塔日博物館自己的收入。

2005年在喀山也開設了展覽中心。2004年,博物館的專家出版了包括展品目錄、專著、學術論文集在內的近100部科研著作。在俄羅斯和獨聯體不同地區,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組織了15支考古隊開展考察活動。

圖集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3張

  舊石器時代:馬爾塔維納斯(約前20,000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4張

  古埃及:陶工首領碑(前18世紀)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5張

  古代近東:烏拉爾圖神像(前7–5世紀)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6張

  古希臘:紅彩陶器(前5世紀)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7張

  古代草原:巴澤雷克騎馬人(前3世紀)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8張

  希臘化:岡薩加浮雕(前3世紀)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9張

  古羅馬:維魯斯半身像(160–170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0張

  印度:佛像(2–3世紀)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1張

  哥特式:安茹傳說故事集(1330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2張

  文藝復興早期:列奧納多·達·芬奇《哺乳聖母》(約1490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3張

  文藝復興盛期:提齊安諾·維伽略《懺悔的抹大拉瑪利亞》(1565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4張

  風格主義:格雷考《聖彼得與聖保祿》(1592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5張

  意大利巴洛克:卡拉瓦喬《詩琴演奏師》(1596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6張

  西班牙巴洛克:委拉斯開茲《午餐》(1617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7張

  荷蘭巴洛克:倫勃朗《達那厄》(1636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8張

  古典主義:尼古拉·普桑《坦克雷德與埃米尼婭》(1649)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19張

  英國:托馬斯·庚斯博羅《藍衣女子》(約1770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20張

  洛可可: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偷來之吻》(約1780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21張

  新古典主義:安東尼奧·卡諾瓦《因邱比特的吻而復活的普塞克》(約1800–1803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22張

  浪漫主義:弗朗西斯科·戈雅《安東尼婭·薩拉特像》(1810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23張

  波斯: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像(1813–1814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24張

  印象派:克洛德·莫奈《花園中的女子》(1867年)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簡介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在哪 第25張

  Vital Jean de Gronckel《兩個孩子的像》(18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