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李廣雖勇斬獲卻不多,爲何霍去病能讓匈奴聞風喪膽?此方法最管用

李廣雖勇斬獲卻不多,爲何霍去病能讓匈奴聞風喪膽?此方法最管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在文人的帶動下,“飛將軍”李廣成了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倒黴人。身爲一個武將,他生在適合的年代,漢武帝立志驅逐匈奴,重用武官。可惜即便李廣參加過許多戰爭,名聲遠揚,直到最後也沒有完成自己封侯的心願。後人關注的是結果,當時的人關注的卻是過程。李廣確實武功高強,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讓匈奴人聞風喪膽。但是他領導的戰爭,勝利的次數卻寥寥無幾,這樣沒有戰功,皇上不治罪已是萬幸,哪裏會給他封賞。只能說李廣是一個有能力的戰士,卻不是一個有實力的領導者,戰爭的勝利靠的不僅是上陣殺敵,還有運籌帷幄,排兵佈陣。李廣只佔了一條,所以他在領兵打仗方面,確實不如後來者霍去病。

李廣雖勇斬獲卻不多,爲何霍去病能讓匈奴聞風喪膽?此方法最管用

自漢高祖時期,匈奴就開始在邊境虎視眈眈的看着,隨時都會對漢朝的邊境城鎮燒殺搶奪。面對匈奴的侵犯,漢朝的幾代君主都沒有與其決一死戰的勇氣。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這個雄心勃勃的年輕帝王,不允許自己的江山受到任何威脅。開始一步步的策劃,如何驅逐外患,坐穩自己的江山。霍去病十七歲就開始帶兵打仗,並且在對陣匈奴騎兵的時候,第一次就取得了勝利。難道他靠的僅僅是運氣,並不是,是實力。作爲一個年輕的將領,霍去病並沒有很多戰場上的經驗,但是他善於深入思考,尋求機會,一擊中地。

李廣雖勇斬獲卻不多,爲何霍去病能讓匈奴聞風喪膽?此方法最管用 第2張

經過文景之治,漢朝的國力空前強大,與匈奴相比自然是漢朝的實力更爲雄厚。但是漢軍在面對匈奴騎兵的時候,一直沒有取得過顯著的勝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匈奴騎兵流動性強。他們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逐草而居,居住地點十分不穩定。草原廣袤千里,要找到他們的大本營何其容易。漢朝的邊塞城鎮就在那裏不動,他們草原缺了什麼,騎馬來搶就走。等到漢軍得到消息去追趕的時候,只怕人已經不見了蹤影。草原不像城鎮一樣,有道路可尋,茫茫草原去尋找一隊騎兵,困難有多大可想而知。當霍去病來到邊塞的時候,想到了先發制人的方法。

李廣雖勇斬獲卻不多,爲何霍去病能讓匈奴聞風喪膽?此方法最管用 第3張

李廣雖勇斬獲卻不多,爲何霍去病能讓匈奴聞風喪膽?此方法最管用,霍去病是個難得的軍事天才,面對匈奴的騷擾,他並沒有向前輩那樣盲目的去草原尋找,而是找了大批的嚮導。這些嚮導是他在戰爭中,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這些人有當地的百姓,有與匈奴做過生意的商人,還有匈奴降將,霍去病善待這些人,對他們寄予厚望。這些嚮導果然發揮奇功,領着霍去病的軍隊找到了匈奴的聚集地,趁其不備,俘虜了大批的匈奴王室人員。戰爭勝利的消息傳到都城的時候,漢武帝終於揚眉吐氣了。對這些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各位嚮導,漢武帝也是大加封賞,有不少人甚至因此而封侯。

李廣雖勇斬獲卻不多,爲何霍去病能讓匈奴聞風喪膽?此方法最管用 第4張

這也許就是帝王的權衡之術了,誰在最少的損失下得到最大的成就,誰就能得到加官封爵的賞賜。看起來這些嚮導,只是帶路,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貢獻,而像李廣這樣的將領在戰場奮力拼殺,竟還得不到封侯的賞賜,不怪後世人對此事不平。只是站在漢武帝的立場上或許能理解,一個國家在戰場上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而是戰爭的勝利。誰在勝利中發揮的作用大,誰就有資格接受賞賜。霍去病的領導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他善於觀察,識人善用。發現了嚮導的重要作用,沒有精準的情報和地理位置的定位,即使再精銳的部隊,充足的糧草,在茫茫草原當中,也是無法施展自身的實力。這些人加官進爵,戰場拼殺的人少有寸功,看起來不公平,卻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