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西羅馬帝國有着怎樣的經濟發展?軍事外交又是怎麼樣的

西羅馬帝國有着怎樣的經濟發展?軍事外交又是怎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結構

羅馬以及意大利半島開始出現通貨膨脹,導致經濟發展遲緩,工業以及資金紛紛移出,在二世紀初期在意大利之外省份出身的皇帝,他們執政期間導致意大利行省經濟的敗壞,例如:圖拉真、哈德良,持續擴大的經濟問題最終導致帝國的崩潰。

層面

在西部低度的都市化加上人口擴張,增加帝國晚期部分行省的經濟負擔,南部的意大利與北部的高盧,甚至西班牙部分地區都難以維持駐軍,然而富饒的東部就沒有貧庫的問題,最好的例證就是君士坦丁大帝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憑藉著東方統治整個羅馬帝國,因此替拜佔廷提供了職業軍人也替他們招募到傭兵,於此同時西羅馬帝國就無法負荷此等財力,在防禦方面拜佔廷就可以負擔,而西羅馬帝國不能,因此凸顯出差異也導致結局不同。

西羅馬帝國有着怎樣的經濟發展?軍事外交又是怎麼樣的

政治、經濟以及軍事促使拜佔廷資源集中也維持該國的安定,他們在軍事要衝以及貿易路線設置防禦據點,然而無能爲力的西羅馬帝國版圖終究支離破碎,402年帝都最後遷至拉文納,主因在於拜佔廷的艦隊容易馳援,但該地位處沼澤之中,經濟力仍被羅馬政府以及元老院的貴族掌控,特別是意大利以及非洲地區,皇帝加里恩努斯在三世紀危機把被軍隊控制的元老院奪走後,元老院就喪失最大的利益所在~軍隊,5世紀初葉元老院內的地主階級在很大的層度上被限制服兵役,但仍夠藉着大的財力維持在帝國西部的實力,在4世紀帝國西部的高盧以及萊茵河沿岸部屬重兵防禦蠻族,當時特里爾聚集超過帝都的資源以防禦法蘭克人,394年狄奧多西一世與葉夫根尼(Eugenius)之間爆發內戰,剛建立不久的西部帝國調離不列顛以及萊茵地區的兵力來防禦意大利,從此以後局勢逼變,西部再也無法防止蠻族越界侵入。

西羅馬帝國的資源相當貧瘠,也缺少人力籌備武裝力量,只好招募蠻族的部隊來負責防務,然而政府卻無力給付薪資,以至蠻族一步步入侵領土,政府被迫增加稅金來應付軍費開支。

隨着中央勢力衰弱終使帝國邊疆行省喪失,最後只能控制沿地中海的地區,羅馬皇帝試圖維持領海權,不料汪達爾人卻征服北非地區,帝國深陷蠻族包圍只能掌握鮮少的資源,喪失非洲的行省後意大利半島形同孤島,經濟無力穩定而崩潰。

西羅馬帝國有着怎樣的經濟發展?軍事外交又是怎麼樣的 第2張

羅馬一開始只和周邊的一些小國進行貿易,範圍小。直到前138年至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並通過絲綢之路間接同羅馬展開貿易;東漢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僅到達波斯灣一帶便無功而返;166年,羅馬帝國派遣使臣到達漢都洛陽,並送上犀角等禮物,東西方纔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西漢用絲織品、茶葉、瓷器來換取安息、希臘、羅馬和馬其頓的寶石、香料、藥材和玻璃器具。除了經常進行訪問外,雙方還彼此輸送自己的物產和技術,推動了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使東西方人民受益匪淺。漢代時雲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順流而下,出孟加拉灣航行到印度。與印度洋航道連接起來。《魏略·西戎傳》記載,大秦國水道通益州永昌郡,當由緬甸海岸登陸而達永昌。《厄立特里業海航行記》關於印度東海岸以東地方的描述也可以印證這條路線。英國曆史學家哈威在《緬甸史》中說,公元前2世紀以來,中國以緬甸爲商業通道,“循伊洛瓦底江爲一道、循薩爾溫江爲一道,尚有一道循彌諾江(chindwinr,今親敦江)經曼尼普爾(Mannipur)乘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國絲綢等名產,換取緬甸的寶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歐洲的黃金等珍品”。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