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戰國趙括真能“紙上談兵”嗎?“紙上談兵”說的到底是誰?

戰國趙括真能“紙上談兵”嗎?“紙上談兵”說的到底是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趙括真能“紙上談兵”嗎?“紙上談兵”說的到底是誰?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和背後的典故流傳非常深遠,每次談起都會把矛頭直指戰國時期的趙括,但是問題來了,中國歷史上,直到漢朝纔出現紙,這和趙括生活的年代差了一兩百年呢,難道趙括穿越了?

其實,這裏面有兩個歷史錯誤,第一,我們容易把蔡倫改進的造紙術當成紙張的發明;第二,紙上談兵最開始並不是專指趙括的。

戰國趙括真能“紙上談兵”嗎?“紙上談兵”說的到底是誰?

我們現代意義上所說法的“紙”,是指用植物纖維加工後製成的便於書寫的薄片,東漢時期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大致上就是採取這種方式製成的紙,基本上是現代紙張的前身。

而在蔡倫之前,實際上已經有紙了,甘肅天水放馬灘曾經就出土過西漢時期的紙,上面繪着地圖,這種紙就是用紙漿製成的。

所以我們說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而不是發明了造紙術。

在古埃及有一種莎(suō)草紙,但本質上來說,這種所謂的紙,跟中國早期使用的竹簡是一個意思,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僅僅是一種書寫的載體而已。

當然了,無論是東漢、西漢還是古埃及,離趙括生活的戰國都差的太遠,紙和趙括是扯不上關係的。

戰國趙括真能“紙上談兵”嗎?“紙上談兵”說的到底是誰? 第2張

趙括

長平之戰後,趙括同學的名聲一落千丈,確實有很多因他而創造出來的成語,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就這樣說道:

“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膠柱鼓瑟,是形容一個人拘泥城規,不懂變通的成語,帶有貶義,和刻舟求劍之類的成語差不多一個意思,熟悉長平之戰那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不懂變通、拘泥城規,正是對趙括最好的形容。

戰國趙括真能“紙上談兵”嗎?“紙上談兵”說的到底是誰? 第3張

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這個詞,是後人提煉出來的成語,用來比喻空談理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跟趙括按部就班遵照兵書指揮打仗有一些聯繫,但絕不是特指趙括的。

紙上談兵爲什麼會和趙括扯上關係呢,是後來某些不負責任的書商,在講到長平之戰時,十分篤定地把這個成語按在趙括身上,且不論這個詞合適不合適,但這種做法顯然是錯誤的,會誤導很多人。

如果小朋友讀到“紙上談兵的趙括”,然後問父母“紙不是東漢發明的嗎?”,多數父母估計會一臉懵。然後上網感嘆現在的作業真是太tm難做了。

戰國趙括真能“紙上談兵”嗎?“紙上談兵”說的到底是誰? 第4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