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垂沙之戰中國楚懷王受到嚴重打擊,三國聯軍爲什麼不趁機滅掉楚國?

垂沙之戰中國楚懷王受到嚴重打擊,三國聯軍爲什麼不趁機滅掉楚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垂沙之戰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發生在公元前301年的垂沙之戰,是戰國末期的一場多國聯軍對楚國的雙重打擊戰爭,這場戰爭,戰國七雄中參加了五家,其中齊魏韓聯軍先行對齊動手,中途,秦國也加入進攻一方。這場四打一的戰爭結果,以楚國戰敗向齊求和,秦齊重新結盟爲結局,齊國從此走向滅國的開始。

面對這樣的一個力量懸殊的戰場環境,爲什麼齊魏韓三國聯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滅亡楚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當時都發生了些什麼。

垂沙之戰中國楚懷王受到嚴重打擊,三國聯軍爲什麼不趁機滅掉楚國?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垂沙之戰是如何發生的?

合縱和連橫是戰國兩位軍事家蘇秦和張儀的軍事主張,他倆提出相互制約的軍事理論以後,戰國七雄基本上都認可。但基本方略不外乎六國合起來打秦國,或者秦國聯合其中某國而瓦解合縱聯盟。

本來,齊國跟楚國在蘇秦合縱理論影響下,已經達成抗秦聯盟。但楚懷王屈服於秦國的軟硬兼施措施,在搖擺不定的情況下又和秦國結成連橫關係,惹得齊國上下不滿,一直在尋找機會對楚國動手。

而當初依附於秦國又緊挨秦國邊境的魏韓兩國,在秦國不斷打擊和蠶食下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投靠齊國尋求幫助,從而三國結成了同盟。當秦楚不斷鞏固同盟關係,並對齊魏聯盟構成威脅時,齊宣王迅速聯合魏韓聯軍對楚國用兵,但很快受到秦國派來的援兵影響,不得不撤兵退回。

當秦楚以上庸土地交還楚國爲條件,在黃棘會盟時,齊魏聯軍再次對楚國進行打擊,這次,秦國答應讓楚太子橫到秦做人質,然後秦軍抄魏韓後路,來解楚國之圍。

其次,我們瞭解一下垂沙之戰的經過。

當齊軍大將匡章統率聯軍來到楚國方城時,楚懷王當即命令唐昧領兵迎戰,但聯軍行至垂沙地段時,被河流阻攔,兩軍隔河列陣對峙,僵持時間達到半年之久。見攻擊受阻,齊宣王着急,命令匡章迅速渡河。雖然多次派出偵察兵都被楚軍射殺,但聯軍還是找到了突破口。匡章手下一將軍找到當地百姓,探聽到楚軍守衛嚴密的地方就是河水較淺的地方,於是,匡章重新調整部署,採取聲東擊西戰略連夜渡過了河。

聯軍上了岸,楚軍主將唐昧還在呼呼大睡,等他驚醒過來已經身首異處。主將不在,楚軍大亂,聯軍斬首楚軍兩萬多,乘勝攻佔垂丘、宛、葉等大部地區。

垂沙之戰中國楚懷王受到嚴重打擊,三國聯軍爲什麼不趁機滅掉楚國? 第2張

而在聯軍攻楚的同時,楚國太子橫在秦國作人質出現了意外,爲監視太子橫的起居,秦王派了一名大夫日夜陪伴,時間久了,兩人時常也開開玩笑取樂。有一天,大夫照常口無遮攔地取笑太子,說他再也回不了楚國,只能老死他鄉了。太子橫聽了生氣,拔劍刺死了他,並連夜逃回了楚國。

太子殺了秦國的大夫,秦楚聯盟關係破裂,於是,秦國也派兵對楚國展開打擊。一邊有匡章率領的三國聯軍勢如破竹,一邊有秦國虎狼之師南下搶地盤,楚懷王只好割地求和。

第三,仗打到這個份上,匡章本應乘勝追擊,爲什麼不打了呢?這裏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楚懷王認輸了。眼看秦齊魏韓四國大軍就要兵臨城下,楚懷王再傻也知道保護自己的王位,於是,派出使臣和匡章講和,並承諾把太子橫送到齊國當人質。另一方面又和秦國交好,重新確定友好關係。

垂沙之戰中國楚懷王受到嚴重打擊,三國聯軍爲什麼不趁機滅掉楚國? 第3張

第二,魏韓兩國後院起火。對於匡章率領聯軍攻打楚國,秦國早就密切關注事件的進展,即使沒有太子橫刺死秦國大夫逃跑這個突發事件,秦國也早做好了打擊魏韓的方案。因爲,魏韓大軍都去攻打楚國,正是秦國在後面動手的好時機。而魏韓先前奪取的楚國苑、葉兩地已經拿到了手,也算這仗沒有白打。所以,魏韓兩軍早就有了撤退的打算,還沒等匡章下令撤退,魏韓兩軍提前就回國救火去了。

第三,齊國發生變故。正當匡章準備乘勝追擊時,齊國國內傳來消息,齊宣王死了,太子齊泯王繼位,他任用孟嘗君爲國相,命令匡章速率軍回國。

因此,通過上面的解讀,不是三國聯軍不去滅亡楚國,是受到多個因素制約的原因。但楚國從垂沙之戰後,一蹶不振,一步步走向了衰敗。但縱觀垂沙之戰戰役過程,其主要原因還是楚懷王對戰局把握缺乏審慎,在內外關係處理上搖擺不定所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