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 “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 “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99年11月20日 (己卯年十月十三)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成功

在16年前的今天,1999年11月20日 (農曆十月十三),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成功。

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完成預定的空間科學試驗之後,21日凌晨3時41分,飛船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着陸。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標誌着我國載人航天技術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爲飛船題名:“神舟”。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電熱烈祝賀。

這次發射的試驗飛船和新型火箭,是我國獨立自主研製的。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的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和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爲主研製。這次飛行試驗,飛船上沒有載人。在地面準備階段,發射中心採用了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三垂”模式,即在技術廠房完成對飛船、火箭聯合體進行垂直總裝、測試,然後將其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飛船、火箭的最後測試和發射,都是通過遠距離控制的。據介紹,這些技術創新,是我國航天測試發射技術的一個新突破。此間航天界專家評價,這次發射對突破載人航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國航天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 “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

我國在已有的航天測控網的基礎上,新建了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這一測控網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組織了飛船發射試驗的跟蹤、測量和控制。

測控網傳回的數據顯示,起飛約10分鐘後飛船與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試驗飛船在軌運行期間,地面測控系統和“遠望”號測量船對其進行了跟蹤與測控,成功地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

組織這次發射試驗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載人航天飛行試驗中的火箭與飛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飛行結果看,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是我國發展載人航天事業邁出的重要一步,對全面突破和掌握載人航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談到我國發展載人航天事業的意義,這位負責人說,我們憑藉自己的力量攻克大量技術難關,這些技術涉及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領域,對這些領域內的技術進步將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他說,載人航天是建國以來航天界最大的系統工程,是全國大協作的結晶。中國科學院、信息產業部等部門的有關單位參加了工程的研製、試驗,對於豐富航天大系統工程的組織管理經驗,更新研製、生產、測試等工作手段,解決航天技術人才斷層問題等都將產生積極影響。從目前的情況看,在人才培養上,通過以老帶新,已有大量年輕人進入重要崗位。

 1194年11月20日 (甲寅年閏十月初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率軍攻佔巴勒莫

在821年前的今天,1194年11月20日 (農曆閏十月初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率軍攻佔巴勒莫。

亨利六世 Heinrich VI (1165年11月—1197年9月28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國王(1190年—1197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91年加冕)。他自1194年起也是西西里國王。

他的父親是“紅鬍子”腓特烈一世,母爲勃艮第的比阿特麗克絲。亨利六世出生於荷蘭的納梅亨(Nymwegen)。亨利六世大約是皇帝夫婦的第五個孩子,由於兄長的夭折成爲王儲,在1190年當選爲德意志國王。在1169年,4歲的亨利在其父的意志下被加冕爲德意志國王。1184年在美茵茨(Mainz)和其弟士瓦本公爵腓特烈六世在隆重的儀式後被封爲騎士;但慶典期間地震和大風毀壞了帳篷,成爲王朝衰落的預兆。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 “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 第2張

亨利的外表憂鬱,蒼白,嚴肅。他個子不高,身體瘦弱,和父親的高大英俊完全不同。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是個偉大的情人,同時又爲愛情寫下了詩篇,是當時宮廷抒情詩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大約留下了三首詩,其中“Rîtest du nu hinnen”,以一女子的口吻述說對情人離別的憂愁和傷感,成爲德語文學上的佳作。在他的情詩裏亨利是個感情深沉細膩的騎士情人,而做爲統治者他卻顯現的卻是面對敵人冷酷無情的態度。日後的教皇英諾森三世形容他“亨利六世如北風怒吼,肆虐在玫瑰園般的西西里”。

評論:還是作詩人更合適。

  1904年11月20日 (甲辰年十月十四)光復會成立

在111年前的今天,1904年11月20日 (農曆十月十四),光復會成立。

1904年(光緒三十年)11月,近代革命團體光復會正式成立於上海。由蔡元培、章炳麟、陶成章等發起,蔡元培任會長,宗旨是“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以暗殺和武裝暴動爲革命的主要手段。共計會員272人(一說560餘人),其中婦女5人,多數爲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及會黨成員和商人,也有少數地主士紳和工匠。會員的徽章爲中刻一“復”字篆文,旁刻正楷的金牌。陶成章曾奔走聯繫浙江溫州、台州、處州等地的會黨,計劃以浙江、福建革命力量作兩湖後盾。起義失敗後,陶成章避至日本。1905年與興中會、華興會聯合成立中國同盟會,但仍有部分會員獨立活動。如徐錫麟、秋瑾、熊成基都單獨發動過起義。1910年(宣統二年)陶成章又在日本東京成立光復總會,1912年解體。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 “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 第3張

 1917年11月20日 (丁巳年十月初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康佈雷戰役爆發

在98年前的今天,1917年11月20日 (農曆十月初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康佈雷戰役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至1917年11月時,意大利軍隊在卡波雷託戰役中處境艱難,爲支援意軍並再次檢驗坦克作爲進攻兵器的作用,英國遠征軍司令黑格將軍決心在法國北部地形平坦、適於坦克作戰的康佈雷西南地區實施進攻,意圖一舉突破德國軍隊興登堡防線。參戰的英軍爲第3集團軍的8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和3個坦克旅,配備坦克470多輛、飛機約1000架、火炮1000餘門。在康佈雷地區的守軍爲德國軍隊第2集團軍的4個師,配備近500門火炮。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 “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 第4張

1917年11月20日,英軍在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掩護下,以400餘輛坦克伴隨步兵衝擊,並快速突破德軍防線,攻佔德軍若干支撐點,向前推進8.2公里,殲敵8000餘人,但因騎兵未能及時投入戰鬥,致使德軍得以封閉突破口。此後,英軍重點進攻布爾隆森林,以鞏固既得陣地。22日至23日,德軍迅即調集兵力,以火炮並出動飛機用磷彈對付英軍坦克。29日,英軍停止進攻。30日開始,德軍在得到11個新銳師的增援後,從左、右兩翼對英軍反覆突施反衝擊,英軍在德軍的強大攻勢下,於12月5日被迫後撤,德軍得以收復大部分失地。英軍在後撤的同時,以尚有戰鬥力的70輛坦克擊退德軍的反擊,打破了德軍圍殲英軍的企圖。7日,戰役結束。此役,英軍損失4.3萬人,德軍損失4.1萬人,開創了大規模使用坦克作戰的先例。

  1933年11月20日 (癸酉年十月初三)十九路軍發動反蔣福建事變

在82年前的今天,1933年11月20日 (農曆十月初三),十九路軍發動反蔣福建事變。

1933年11月,十九路軍將領蔣光鼎、蔡廷鍇等聯合國民黨內李濟深、陳友仁和第三黨領袖黃琪翔等反蔣勢力,發動福建事變。

20日,中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在福州召開,發表《人民權利宣言》。21日,李濟深等通電脫離國民黨,隨後聯合第三黨和神州國光社成員發起成立生產人民黨,以陳銘樞爲總書記。22日,“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宣告成立,向全國發表宣言說,人民革命政府的使命是:(1)求中華民族之解放,形成真正獨立自由之國家;(2)消滅反革命之南京政府,建立生產人民之政權;(3)實現國內各民族之平等權利;(4)保障一切生產人民之絕對自由平等權;(5)排除帝國主義在中國之勢力,打倒軍閥,剷除封建制度,發展國民經濟;解放勞工勞苦羣衆。宣言表示:本革命政府爲保障世界及中國之和平起見,不得不堅決反對蔣中正亡國殘民之政策。因此竭誠希望全國人民各政治集團與各軍隊一致奮起,擁護革命政府,堅決與蔣中正政府作殊死戰,以實現中華民族當前迫切之要求。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 “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 第5張

同日,福建人民政府發佈人民政綱,大要爲:廢除不平等條約;制裁沒收有違害中華民族利益之外資企業;整理新舊外債,凡禍國之政治借款,絕對否認;實行外貿統制;厲行關稅自主;開放政權;各民族一律平等,確認民族自決;確定人民身體、居住、言論、集會、結社、罷工、示威、出版絕對自由;實行普選:廢止一切苛捐雜稅;耕者有其田、計口授田;嚴禁高利貸;取締奸商;改良農工生活;厲行教育普及;實行徵兵制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後,受到各地人民和海外華僑的擁護,同時也遭到蔣介石政府的輿論攻擊和軍事鎮壓。

直至1934年1月21日,泉州、漳州相繼失守,福建事變終告失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