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戰國說客雙雄是張儀:奔走於各國的戰國辯論家

戰國說客雙雄是張儀:奔走於各國的戰國辯論家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儀的事蹟在漢代以前的史書中有豐富的記錄,而最系統的則是司馬遷的《史記》。儘管《史記》裏也有一些小的誤載,但畢竟司馬遷的時代距戰國不遠,而司馬遷又是一位博學而嚴謹的史學家,所以,關於張儀的生平經歷,我們還是得以《史記》爲基本文獻,同時結合後來的出土文物及歷史學家們的考證成果,纔能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史記·張儀列傳》開篇便說:“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這個記載略有不確。據後來的歷史學家考證,蘇秦的主要政治、外交活動時間要比張儀晚二三十年,年歲也比張儀小很多,應該屬於張儀的晚輩,他們不可能同時向鬼谷子學習。在戰國中期活躍的縱橫家中,張儀是連橫之策的首創者,與他同時且主張合縱的政治家是公孫衍而不是蘇秦。公孫衍原爲秦國大良造,張儀入秦後,兩人不合,公孫衍離秦入魏,作了魏國的國相,遂致力於聯絡東方各國以對付秦國。

《史記》中說張儀是魏國人則是正確的,據學者們考證,張儀的故里就在現在的河南省濮陽市區胡村鄉張儀村。《史記·張儀列傳》還記了一段張儀早年在楚國的經歷。張儀到楚國遊說,曾同楚相一起遊宴,碰巧楚相的玉璧丟了,就懷疑是張儀偷的,對他笞辱一番,張儀從此對楚國沒有好感,強秦弱楚成爲他終生的奮鬥目標,但也有歷史學家認爲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原因是戰國時期類似的故事被記載得太多,且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大約屬於傳說性質。

戰國說客雙雄是張儀:奔走於各國的戰國辯論家

魏國:破壞了合縱之約

張儀一生的主要功業是幫助秦國推行連橫之術,破壞東方各國發起的旨在進攻秦國的合縱之策。具體說來,作爲縱橫家的張儀主要以舌辯爲武器以遊說諸國,一生中的兩大戰場分別是魏國和楚國,他的外交功業也主要是建立在與這兩國打交道的過程中。

張儀於秦惠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入秦,此時秦國的主攻對象是三晉和東方各國,張儀一來就對秦惠王許諾說他可以破壞東方國家的聯盟,“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以成伯(霸)王之名”,惠王聽了很高興,就留下了他並逐漸對他委以重任。公元前328年惠王派張儀和公子華出兵攻佔魏國的蒲陽(今山西永濟縣蒲州),勝利之後,張儀卻建議惠王將蒲陽歸還給魏國,並將公子繇入質於魏以換取魏國更多的領土。

得到允許後,張儀又親自陪公子繇入魏,對魏襄王說既然秦國對魏國如此友好與尊重,魏國當然更不可以無禮於秦國,趁機說服魏襄王將上郡(今山西榆林東南)十五縣和少樑(今陝西韓城縣南)劃歸於秦,以爲答謝。秦惠王得了土地,認爲張儀大有功勞,遂擢升他爲秦相。

公元前323年,張儀與齊、楚、魏等國的大臣會於齧桑(魏地,今江蘇沛縣西南)。這次會議,魏、齊、楚的目的是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共同防禦秦國,而張儀的目的則是破壞這種聯繫。爲了進一步破壞魏國與齊國的盟友關係,公元前322年,張儀辭去秦國的相位,到魏國去勸說魏王結好秦、韓以攻齊、楚,與魏相惠施在魏王面前展開辯論。儘管張儀事先賄賂了魏王周圍的一些人幫他鼓吹,但最終還是惠施以理取勝。

張儀眼見遊說不成,就暗地裏請秦王出兵攻佔魏國的幾處土地。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襄王繼立,張儀再次遊說襄王善秦,襄王不聽,張儀只得敗興歸秦。

戰國說客雙雄是張儀:奔走於各國的戰國辯論家 第2張

這樣張儀在魏國滯留了4年,秦國在軍事上佔了少許便宜,外交上卻沒有取得多少成功。公元前317年張儀復相秦,秦王派庶長疾攻韓、趙,大戰於修魚(今河南原陽縣西南),斬首8萬,張儀於是挾強秦餘威出使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西北),逼魏就範。魏襄王不得已接受了張儀的計謀,結好於秦,合縱之約受到破壞。

楚國:外交競技場上取得完勝

公元前316年,司馬錯與張儀率秦師伐蜀,蜀亡,置蜀郡。秦滅蜀意味着秦西南秦嶺以外的廣大地區盡入秦國版圖,而這時魏、趙、韓等國的勢力也已轉弱,秦國的矛頭就轉向了南方的楚國,張儀的活動舞臺也隨之轉移。公元前313年,張儀出使楚國,以行賄利誘的方法誘使楚王與齊國斷交,他向楚王許諾秦國願獻商於之地(今河南浙川縣西南)六百里給楚國,並說秦王希望再與楚國結爲姻親。楚懷王喜出望外,慨然應允。

儘管遭到了以屈原爲首的楚國有識之士的反對,可惜楚懷王不聽他們的意見,竟然厚賂張儀,與齊斷交,派一名使者隨張儀入秦索地。張儀回到咸陽,佯稱下車失足受傷,三月不朝。等齊國因與楚國絕交而結好於秦國時,張儀纔出面接見楚使。表示願以個人食邑六裏獻與楚王,並責怪楚王誤聽六裏爲六百里是太看輕了秦國的土地。楚懷王知道上當後大怒,公元前312年,發兵攻秦以報復,但卻戰敗了,秦取丹陽、漢中二地,置漢中郡。

公元前311年,秦再攻楚,取召陵(今河南偃師縣東)。秦王遣使赴楚,表示願歸漢中之半與楚修好。懷王提出只要張儀,不要土地。張儀立即向秦惠王請命前往。惠王怕楚王報復他,不太放心他去。張儀說,秦強楚弱,楚國敢把我怎麼樣?而且上官大夫靳尚受我重賄,已買通楚王寵妃鄭袖,而鄭袖的話,楚王無不聽從,所以他自信能不辱使命。張儀到楚國,立即成爲階下囚。靳尚這時果然出面對楚王說,張儀被拘必將激怒秦王,秦王一怒,楚國將沒法對付。靳尚又去對鄭袖說,秦王將嫁美女於楚。如果秦女來了,鄭袖在楚宮的地位就岌岌可危。

戰國說客雙雄是張儀:奔走於各國的戰國辯論家 第3張

如果鄭袖能設法讓楚王釋放張儀,並且厚待他,讓他去阻止秦王嫁女之舉,鄭袖就可以固寵。楚王最終經不起鄭袖的迷惑,竟又接見張儀,待之以禮。張儀於是大肆吹噓秦國的強大,詆譭合縱者是自取危亡之術,那些鼓吹合縱的策士們都是“無以異於驅羣羊而攻猛虎”,楚“不與猛虎而與羣羊”,極爲危險。他提出秦楚兩國要世代相親,兩國太子可以交質,並願送來美女“爲大王箕帚之妾”。楚懷王爲之心動,不顧屈原等人的力諫,與張儀達成了協議。張儀在楚國這個外交競技場上,可以說是取得了完勝。

此後,張儀又去韓國,說服韓襄王散合縱之約以親秦。韓國勢弱,不敢違拗,只得聽命於秦。說韓成功後,秦惠王對張儀甚爲賞識,封賜五邑,號武信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