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漢朝的士兵吃什麼?士兵一年有幾次吃肉的機會?

漢朝的士兵吃什麼?士兵一年有幾次吃肉的機會?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漢朝的士兵吃什麼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中寫過這麼一句話: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估計是很多人對於漢王朝最深刻記憶的一半,而另一半則來自於“雞血”橫流的《漢武大帝》、《漢書》作者班固所處的東漢初年與匈奴交往的“屈辱史”,讓他對“外患”的筆墨遠比司馬遷更重,這種情緒與當代年輕人滲入骨髓的近代屈辱史教育完美契合。

所以,西漢王朝很容易就被套上了“鐵血”的標籤,與《大秦帝國》中的“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堪稱一時瑜亮,進而腦補出了一個上古時代的“軍國主義”想象,由此發散漢武帝固然是好皇帝,“獨尊儒術”的經卻被後世念歪了,以至於儒生誤國,否則,中華的疆域早就到歐洲了,可能新大陸也要說漢語了。

漢朝的士兵吃什麼?士兵一年有幾次吃肉的機會?

問題是,這些想象是事實嗎?

我們先來看看軍國主義這個詞,英文是Militarism,指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將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爲立國之本,將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均服務於擴軍備戰及對外戰爭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這個詞彙,在人類歷史上最匹配的,就是普魯士王國,也就是所謂的“普魯士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而不是國家擁有一支軍隊”,在軍事優先的程度上,就算是二戰前的日本軍國主義也要瞠乎其後。

但是請注意,無論是上述概念還是事實,都導出了一個核心,那就是“先軍”二字,這個我們鄰國利用漢字的精妙總結。

軍事優先,乃至於軍隊優先,至少要保障在營軍人的生活水平,哪怕國民吃不飽,也要讓士兵有力氣打仗,冷兵器時代尤其如此,畢竟沒有力氣,士兵是拉不開強弩,揮不動刀槍的。

那麼,被視爲“軍國主義”的大漢王朝能做到嗎?

我們還是來看看它的邊防士兵的食譜。

原本這麼瑣碎的信息,在《史記》、《漢書》等文獻中是很難見到的,萬幸在近百年來出土了一系列的漢代邊戍的竹簡和木牘,爲研究者提供西漢邊防軍人生活、執勤的第一手資料,讓我們得以窺見一系列的細節。

漢朝的士兵吃什麼?士兵一年有幾次吃肉的機會? 第2張

《史記》上有“五穀”之說,即“黍、粟、麥、菽、稻”,但南北地域廣大,主食各不相同,比如關東地區就以麥飯爲主,《說文·食部》:

陳、楚之間食麥飯日蜚。

所謂“麥飯”,顏師古註釋《急就章》卷二“餅餌麥飯甘豆羹”條稱:

麥飯,磨麥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爲羹,不以醯酢,其味純甘,故曰甘豆羹也。麥飯豆羹皆野人農夫之食耳。

翻譯過來就是經過粗加工的小麥,不經磨麪粉精加工的工序,直接做成一粒粒的麥飯,屬於下層百姓的食物,當然,大人物若是混不好,也得吃這個,見《後漢書·馮異傳》:

光武對竈燎衣,異復進麥飯、菟肩。

此時已經是漢光武帝起兵之後,西漢早已滅亡,石磨早已不是稀罕物,民間仍舊在吃麥飯,以至於遇厄的漢光武也只能吃這個。

不過,關東、關西和江南本就有所不同,河西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和麥兩類,其中“粟”,今天北方俗稱爲“小米”、“穀子”,在漢簡中又分爲幾個種類,如粟、白粟、秣粟、粟米等。

漢朝的士兵吃什麼?士兵一年有幾次吃肉的機會? 第3張

還有屬於“粟”的作物“黍”和“稞”。

“黍”就是今天說的黃米,有粘性可釀酒,在漢簡中有個多個異名,如“糜子”、“黃米”、“稷”等。

“稞”則是比較優質的“粟”,往往有黏性,漢簡中也稱爲“粱”、“白粱”、“粱米”、“秫”。

至於麥子的食用,漢簡中也記載頗多,有“麥”、“米麥”、“大麥”、“小麥”、“穬麥”等不同的叫法,按照何雙全先生在《居延漢簡所見漢代農作物小考》(《農業考古》,1986年第2期)中的考證,這些麥的形象特徵與今天的冬小麥相同。

主食之外是副食,比如“菽”,也就是豆子。

與先秦時“菽”仍是主糧不同,西漢時,“菽”的地位在下降,直接將其作爲主糧食用的情況越來越少,而代之以“豆醬”、“豆豉”、“豆腐”、“大豆黃卷”等形式,而且,河西地區因爲氣候特性,豆類並非產區,雖然有戍卒食用的記錄,應該屬於糧食輸入的情況。

另一項重要副食是蔬菜,徐元邦先生在《居延漢簡中所見之蔬菜》(《古今農業》,1988年第1期)中的考證所見的蔬菜名稱有:

蔥、姜、韭、葵、毋菁、薯和薺、胡豆。

漢朝的士兵吃什麼?士兵一年有幾次吃肉的機會? 第4張

葵,在明代以前並非指向日葵,又名“冬莧菜”或“滑菜”,王幀《農書》記載:

葵爲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本豐而耐旱,味甘而無毒,供食之餘可爲菹臘(鹹乾菜),枯枿之遺可爲榜簇,子若根則能療疾。

毋菁,即“蔓菁”、“蕪菁”,也稱“諸葛菜”,蔓菁按根形分爲長圓兩種,有多種顏色,性似蘿蔔、喜清涼,皮色光潔者爲貴。

薯,不是馬鈴薯、紅薯,它們是外來物種,中國原生的薯,也稱“藷藇”,也就是今天的“山藥”。

薺,在漢簡寫作“介”,或爲“蕓薹”,即今天所說的油菜,薺子還可做醬,也就是油菜籽。

胡豆,居延有出土實物,形狀與豌豆類似,應指今天的豌豆。

這些蔬菜的種植並非士兵們自行處理,而是有專門的區域,名爲“園”,並有明確的人員分工,有守園、助園、擇韭、鋤蔥的,收穫,自然也不是自行取用,並由官吏駐地管轄,可能是服務於官署的“官園”,也就是說,戍卒是撈不着吃的,類似的情況,也在唐代的敦煌文書中存在,官署有專門的“菜戶”供應菜蔬,士兵就未必撈得到了。

漢朝的士兵吃什麼?士兵一年有幾次吃肉的機會? 第5張

忘了一項重要的副食,就是“鹽”,這個東西作爲戰略物資,漢軍是絕對配發的,而且是按人定量,見:

鄣卒李就鹽三升十二月食三單三鬥三升少十一月庚申自取。 254:24

這裏的鹽三升,正好與《漢書·趙充國傳》中計算的每卒鹽三升相吻合,可見是漢代的定製。

按理說接下來該說“肉”了,但是對於這個話題,其實不同的研究者是有分歧的,因爲簡牘的記載很有意思。

在居延漢簡中,可以看到爲數不少的肉食的交易記錄,有人就認爲地處邊塞,農牧雜處的地區,獲取肉食並不困難,但是,另一部分研究者指出,從數據來看,肉食還是很昂貴的,大概10斤肉相當於600斤糧食,也就是1:60的比例。

問題在於,這些購買記錄往往是“公事”,也就是“公家”行爲,而私人購買的記錄要少得多,且主要爲燧長之類的軍吏購買“下水”,也就是動物內臟,如頭、肝、肺、心臟、胃、舌、腎等等,且一個牛頭就值錢五百,一個牛心就值錢九十。

漢朝的士兵吃什麼?士兵一年有幾次吃肉的機會? 第6張

對此,趙寵亮撰寫了專文《漢簡所見邊地戍所的肉食消費》研究辨析,得出的結論是簡牘所見的肉食消費,主要是牛、羊、雞、魚等,馬肉和狗肉也有少量記載,豬肉則無材料證明,且多爲購買所得,而非自行飼養,最重要的結論是,上述購買肉食,主要用途是“戍所的祭祀之用”和“公務接待過往使者、官員的傳食”,而非“吏卒配給”。

春秋社祭和臘祭爲每年固定舉行的公共祭祀,事後要分割祭肉,這三次祭祀纔是漢代邊疆戍卒的主要肉食來源,而私人購買肉食,只有有俸錢的軍吏才能偶爾享受,所以,在敦煌漢簡中才有這樣的詞句:

……相助爲省艱顧致不可不食耳何敢望肉願敕

由於簡牘不清,不能理解全句,但是“何敢望肉”,這個說法,很明顯否定了漢代戍卒有“配給”肉食的可能性,一年三頓“祭肉”,纔是這些大漢邊防軍僅存可見的“葷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