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士兵已經飢腸轆轆了 爲什麼霍去病寧願丟掉肉也不給士兵吃呢

士兵已經飢腸轆轆了 爲什麼霍去病寧願丟掉肉也不給士兵吃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霍去病爲什麼不給士兵肉吃,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身爲將領,自然是要對自己手下的士兵好一些,因爲士兵上了戰場,是不是能活着回來都說不準,那是真的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了。而且將士都是保家衛國,他們也是爲國家犧牲自己的性命。但是爲什麼在史書上有記載,說霍去病明明得到了有很多酒肉,但是把它們都扔掉,也不給飢腸轆轆的士兵吃,這是爲什麼呢?

士兵已經飢腸轆轆了 爲什麼霍去病寧願丟掉肉也不給士兵吃呢

提起西漢時期的名將,很多人都會想起李廣、衛青和霍去病,在這些名將之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恐怕就是驃騎將軍霍去病了。霍去病十七歲時便跟隨舅舅衛青前往河西征討匈奴人,在這場戰役中,霍去病屢立奇功,回師後便被漢武帝任命爲驃騎將軍,可謂是少年得志,成爲驃騎將軍的霍去病從此便開始了自己輝煌的軍旅生涯。

在古代歷史上,但凡那些驍勇善戰的名將,大多都有着視部下爲手足的性格,其中比較典型的便是戰國時期的名將吳起和抗金名將岳飛。而同樣身爲名將的霍去病卻並不擁有這種性格,起碼在史書中,史學家記載的霍去病並不是一個愛兵如子的將領。

而在漢朝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曾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其從軍,天子爲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

而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說,在霍去病出徵之前,漢武帝會賞賜給他幾十車的酒肉,以便在行軍打仗時享用。可是當霍去病率軍回師的時候,這些酒肉卻還剩下了一大半,後來只能被霍去病扔掉,可是當時霍去病麾下的士兵都還在忍飢挨餓,霍去病並沒有將這些食物分給捱餓的士兵。霍去病在塞北打仗的時候,由於當地缺少糧食,有很多士兵都餓的站不起來了,而酒足飯飽的霍去病居然還跑去踢球玩耍。

士兵已經飢腸轆轆了 爲什麼霍去病寧願丟掉肉也不給士兵吃呢 第2張

如果司馬遷記載的這件事是真實的,很多看完這段話的讀者都會覺得霍去病是一個不愛惜士兵的將領。熟悉一些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司馬遷雖然對霍去病和衛青等外戚都非常不待見,但是《史記》之所以被推崇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司馬遷真實的記錄了歷史。而且《史記》成書的時候漢武帝仍然健在,如果司馬遷故意在史書中抹黑霍去病,那麼漢武帝是肯定不願意的。

因此司馬遷所記載的這件事可信度還是極高的。曾很多人認爲是因爲霍去病少年時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並不會在乎底層士兵的艱苦,再加上他帶兵打仗時正值年輕氣盛的年齡,在和部下相處時常常會暴露出一些缺點。而這種觀點卻遭到了一些歷史學者的反駁,這些學者認爲通過這件事就能看出霍去病是一個聰明人,有自己的帶兵之道。

而這些學者給出的觀點也比較中肯,他們以霍去病少年時經歷的一件事來解釋了霍去病爲何會這麼做。據說在霍去病少年時,漢武帝曾想要教授他名將孫武和吳起的兵法,但是霍去病卻拒絕了漢武帝的好意,他認爲戰爭只需要戰術和策略就夠了,沒必要刻意去模仿古人的兵法。

士兵已經飢腸轆轆了 爲什麼霍去病寧願丟掉肉也不給士兵吃呢 第3張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霍去病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物。但是霍去病未必就沒看過戰國時期的兵法,或許他也曾瞭解過戰國名將吳起的故事。根據史書的記載,吳起是一個非常愛惜士兵的將領,據說他用嘴幫助傷兵吸出膿血,可是這位傷兵的母親見狀後卻嚎啕大哭。

這位傷兵的母親告訴吳起,說吳起曾幫助過她的丈夫吸膿血,讓她的丈夫十分感激,爲了報答吳起的恩情,她的丈夫便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結果不久後便陣亡了。然後這位母親認爲吳起現在給自己的兒子吸膿血,那麼自己的兒子也會對吳起感激不已,不久後也會因爲奮勇殺敵而陣亡。

或許正是因爲這個故事,才讓霍去病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並且悟出了屬於自己的帶兵之道。而在當時的漢軍之中,是非常賞罰分明的,一個士兵如果立下了戰功,不但有大量的酒肉享用,還能在軍旅生涯中步步高昇。霍去病之所以把酒肉放壞了都不給士兵吃,可能只是想激勵士兵奮勇作戰,告訴他們只有當上了將軍,才能享用着無盡的酒肉。

而霍去病少年得志,可能軍中有很多年長的將士都對他不服氣,因此霍去病必須要保持自己的威嚴,刻意的和士兵們保持距離。而霍去病帶兵打仗多年,手下的士兵幾乎沒有發生過譁變,從這一點也能看出霍去病對待士兵的分寸把握的非常好,也深知士兵們的心理,明白能夠激勵他們奮勇殺敵的並不是一頓酒肉,而是加官進爵後的榮華富貴。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