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被“三兩銀子”困死的清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前些天,有個朋友突然向筆者打聽有啥比較好的投資項目,筆者對這行真不太瞭解,但卻對此事倍感驚訝。要知道,這位朋友此前的生活十分簡樸,出門買水,能買礦泉水就絕不買飲料,而同樣是礦泉水,有1塊錢的就絕不買1塊5的。很難想象,平時連2塊錢一注彩票都不捨得買的“老實人”居然要搞投資,問其原因,答曰:車貸還完了,房貸也還得差不多了,眼下沒啥花大錢的事兒,手裏慢慢有點錢了,爲啥不想法子撈點外快呢?

這種事在當今社會並不算啥稀罕事兒,甚至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了,然而在古代,這卻是皇帝們最怕的。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提起清朝,若拋開後半段的屈辱,恐怕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康雍乾盛世”了。它被視爲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然而鮮爲人知的是,在被包裝出的繁華表象之下,大半個康雍乾盛世實際上被浸泡在觸目驚心的貧窮之中。一如乾隆五十八年(1797年)夏,英王派出的第一個使團來到中國。在英國人眼中,中國仍是那個“遍地黃金”的神話傳說一般的伊甸園,然而,從南到北整整3日的行程裏,使節們卻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所見一切,遠不能同雷德里夫或是瓦平相比。”

要知道,後二者不過是泰晤士河畔名不見經傳的小城,然而在使節眼中,即便是鄉村也好過人間地獄——使團中後人後來在日記中寫道:無數房屋和行人從河道兩旁掠過,他們卻沒有看到任何一個豐衣足食的百姓,沒有一幢看上去像模像樣的屋子。更可怕的是,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麻木,帶着空洞的目光如行屍一般走來走去。街上熙熙攘攘,使節們感受到的並不是繁華,而是一種難以言狀的詭異與恐懼。

英國使節還在手記中寫下這樣一個小插曲:當他們的船順着運河行經某處城鎮中心時,有路人被圍在河邊看熱鬧的人羣擠下了水。落水者拼命掙扎,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所有人居然像啥也沒發生一般。眼看落水者奄奄一息,使團提出要靠岸救人時,船伕居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們當時船速是一小時七英里,這居然就成了他們不肯停船的理由。”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第2張

顯而易見的是,此行極大地改變了清朝在西方國家眼中的形象:“就滿清而言,其高壓手段完全馴服了這個民族,並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這個民族的性格。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爲完全由朝廷的意識形態所左右,幾乎完全處在朝廷的控制之下。”那麼,這個GDP佔當時世界經濟總量近1/3的國家,如何淪落到這份兒上了呢?從《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民卷》中,我們便可發現端倪。

此書中有如下記載:工業革命前夕,英國一個普通農戶家庭,一日三頓都以牛奶、麪包、奶酪和薰豬肉爲主,尤其是奶酪、薰豬肉等“檔次較高”的事物,數量上還有嚴格限制。有些家庭爲防止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們還特意將一塊豬肉分成好多份,隔天再吃剩下的。而到工業革命後期,這些食物都管夠不說,普通農民也能隔三差五地喝頓啤酒,甚至享受下午茶。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第3張

相比之下,中國農民一直以粗糧、青菜爲主,偶爾能吃一頓蛋提升一下伙食水平,除節日或是其他特殊時間,肉類很少出現在餐桌上。這種情況並沒有隨着時間的發展而改善,相反,他們甚至吃得更差了。《農民卷》還列出了這樣一組數據:當時,中國一個普通中等農民家庭一年收入在32兩白銀左右,但花銷卻多出了3兩,爲35兩;同一時期,英國一個普通中等農民家庭的淨收入在35~44兩白銀之間,差距十分鮮明。

不比不知道,對比之下差距如此之大,甚至有些觸目驚心。那麼,領先世界千百年的封建中國,爲啥在世界大變革的前夕,悄然落後西方國家這麼一大截呢?前文提到的那“3兩白銀”的收支差額便是罪魁禍首。

正如文章開頭的題外話所提到的那樣,人在解決了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後,便會不由自主地琢磨着怎麼讓日子過出花兒來。從人類誕生到今天,每每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因素是需求,若用一個比較俗的詞來代替,那便是“慾望”。而在社會生產力不斷膨脹的同時,社會體制也要不斷髮展、完善甚至是淘汰,從而同前者匹配。歷史告訴我們,封建制度是落後的產物,被淘汰是難以阻擋的歷史大趨勢。西方國家懂得搞君主立憲,而清朝的皇帝們則絞盡腦汁地挽救皇權,這“3兩白銀”就是其產物。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第4張

首先,一個家庭一年掙32兩卻要花35兩,這個數字本身就很微妙。在乾隆年間,一兩白銀能買約100斤糧食,在城市的一般地段,1兩銀子可以買幾平方房子。如此來看,3兩白銀也並不算一筆了不得的錢,按照如今的思路來考慮,一家人做做兼職打打零工,不很容易就扭虧爲盈了嗎?然而,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衆所周知,封建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把人限制在很小的範圍裏,從形式上來說,朱元璋就曾把大明江山畫作棋盤,設立里長,百姓被限制在方圓一里的土地上。哪天突然要從A村到B村辦點事兒,就必須經過嚴格審批,提前申報哪天幾時出門,合適歸來;若逾期不回或出了其他岔子,當事者連同里長、鄰居甚至都有可能要掉腦袋——封建社會的“封建”二字就殘酷在這兒。

除了對人的活動範圍有限制,百姓更是一早就被劃分了“成分”,士農工商各做各的,誰也別想亂躥道。農民的兒子是農民,商人的兒子也要做商人。即便是明清以來出現了不少耕讀家庭,但一聽說農民的兒子也想考取功名,不少人恐怕都忍不住要取笑。作出這種規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把古代中國的整個社會給搞成靜態的。大家不妨這樣想:一潭死水擺在那兒,一點威脅也沒有;然而當水流動起來時,它就有能量了;速度足夠快,它可能變成摧毀一切的洪水。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第5張

封建制度下的中國社會,基數最大的便是農民。在各個階層相對孤立的情況下,農民是封建統治者們最堤防的羣體。而拴住農民的手段就是給他們製造出這樣一個美好的願景:我勤勤懇懇耕田,說不定哪一天就補上那3兩銀子的赤字,從此奔小康了呢!然而,正如咱們剛剛所說,這3兩銀子的差距可能是永遠也抹不平的:糧食大豐收時,官府價稅多收;哪裏欠收,官府就適時降稅;而鬧饑荒揭不開鍋時,皇帝再高調地撥款派人緩解災情,農民自然會感慨“皇恩浩蕩”。反正無論是怎麼折騰,這“3兩銀子”就一直襬在那兒,鐵打不動。除非碰到荒淫無道的混賬主子或是極爲特殊的歷史時期,這幾乎是每個及格線以上的皇帝都駕輕就熟的馭民之術。

康熙、乾隆這爺孫倆正處於歷史變革風暴的最中心,面對洶涌而來的洪水,兩人選擇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但目的卻是相同的。先說康熙,筆者並不否認康熙帝的開明與某些方面的偉大,他對西方科技、數學及文化均有一定了解,他也完全有能力將那會兒的中國引導到一條光明大道上。然而康熙畢竟代表着皇權,更是一名少數民族政權皇帝,在一番取捨下,他毫不猶豫地將西方舶來的先進玩意兒束以高閣,防止漢人觸碰。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第6張

乾隆則更變本加厲,在延續爺爺政策的同時,乾隆進一步鎖死了社會流動起來的可能:他給農民更多的耕地去操勞,給皇親和官宦更大的財富,卻禁止他們對皇權打哪怕是一丁點心思。若以“皇帝”這個狹隘的標準來評判,康熙、乾隆無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從一個國家的領袖、一方文明的代表來看,他們顯然是有侷限的。同時,從這個角度來看,恐怕“閉關鎖國”並不是對所謂的“天朝上國”的自信,而是害怕外來力量撼動滿清的統治根基。

我們不妨將同一時期東西方發生的一切形象化一番:當一股洪水洶涌奔來,眼看就要衝到下游的一片村落時,西方人毅然放棄了村子,等洪水衝來形成河道後,他們在河畔重新修建了嶄新而繁華的城鎮。而清朝這個村子規模比較大,人丁不少,他們在中游挖了個大水庫,築起銅牆鐵壁;當洪水衝到下游時也變成了涓涓細流。滿清的村子免於搬遷,但村子始終是村子;而滿清統治者們修的這個“水庫”,便是開闢更多的耕田,養活更多的人,以“賬面的盛世”來掩蓋日益尖銳的社會問題。

“3兩銀子”鎖住了中國的發展?清朝帝王的馭民之術是什麼? 第7張

“飽暖思淫慾”,爲防止某些壞想法出現,清朝皇帝先下手爲強,把“飽暖”控制在一個範圍內。農民始終在3兩白銀的紅線上下奔波操勞,商人、官員恐怕也有各自的桎梏來約束。客觀地說,站在王朝統治者的角度考慮,誰不希望自己子孫後代萬世千秋?做出這樣的舉措,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只是這區區3兩白銀鎖住了近代中國同世界同步的機會,在歷史大變革的背景下,在西方列強瘋狂奔向終點線的同時,清王朝卻在後邊悠閒踱步。封建統治者的過分約束換來的是整個社會的麻木與低沉,皇帝們自以爲將皇權擺在了溫牀之上,他們卻忽視了極爲致命的一點:並非皇權養活百姓,而是百姓在滋養皇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