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項羽一生勝了七十多場,他輸的那次原因到底是什麼?

項羽一生勝了七十多場,他輸的那次原因到底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項羽的故事。

項羽從垓下之圍逃出後,身邊僅剩十八騎,一代霸王落到此種地步,不得不說令人唏噓。項羽曾說,自己大小經歷過七十餘場戰鬥,未嘗一敗。可見若論打仗,霸王還真沒服過誰。

項羽與劉邦先後打過三次大戰,每次都是項羽贏,可第四次劉邦就將項羽打趴在地,起不來了,這又是爲何?關鍵原因便是項羽有一致命缺陷——處事不夠圓滑,司馬遷評價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太史公的意思是,項羽打算以“強力”奪取天下。

我們一點點說,先說楚漢的四次大戰。第一次,齊國田橫、田榮反楚,項羽率兵親征,劉邦趁機偷了項羽老家彭城。劉邦可不是一個人來的,他將沿途的五路諸侯都拉上自己的戰車,組成一個反楚聯盟。

劉邦等人佔據彭城後,沒想到項羽會甩開大軍,獨自殺回來,項羽回到彭城創造一場3萬人擊敗56萬人的神話。第一次楚漢交鋒,劉邦大敗,丟了士兵、丟了尊嚴、丟了老婆孩子,不過對劉邦來說,只要自己的命還在,這些都不重要。

項羽一生勝了七十多場,他輸的那次原因到底是什麼?

諸侯看劉邦大敗,扭頭投降了項羽,趕緊把鍋推給劉邦:都是劉邦那個黑心的傢伙強迫我們,我們沒想背叛大王啊。劉邦算是看透這幫子諸侯了,打仗的本事沒有,見風使舵倒是快,想擊敗項羽,還得找更厲害的人,這個人就是英布。

劉邦從彭城逃到滎陽,準備在滎陽與項羽慢慢對峙,這是楚漢第二次交鋒。在項羽的進攻下,劉邦沒佔得絲毫便宜,反而糧草沒了。正面打不過,劉邦開始玩起陰謀。他用陳平的計謀,離間楚國君臣,使得范增離開了項羽。劉邦的“圓滑”之一,這條路走不通,立馬換另一條路。

離間計只是拖延了項羽的腳步,局勢對劉邦依然不利,他只能帶着幾個親信,化妝之後趁亂逃出滎陽。

項羽一生勝了七十多場,他輸的那次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2張

漢四年,劉邦打算再次出關中,東出消滅項羽。袁生勸說劉邦:“您上次從函谷關出兵,沒佔到便宜,何不從南邊的武關試試呢?”劉邦的“圓滑”之二,能聽進別人的勸。

劉邦本想以自己爲餌,牽扯住項羽,等韓信、彭越、京布取得各自的戰場勝利後,圍殺項羽。項羽再一次獨自領兵出戰,他令一部分人留守成皋,自己去攻打彭越、英布等人。正是在這一時期,韓信拿下齊地,隨後要挾劉邦,想當假齊王(假是代理的意思)。劉邦故作大方的說:當什麼假的,要當就當真齊王。劉邦的“圓滑”之三,不會爲了眼前利益放棄長遠利益。

對劉邦來說,項羽纔是心腹大患,其他人、其他事都不重要。他拉攏其他諸侯,也是先保證對方現有利益,既而承若滅掉項羽後,再分其他的好處。

成皋之戰,劉邦贏了楚國,卻輸給了項羽,項羽仍是不敗的霸王。不過這時候,項羽已經露出疲態,畢竟一個人四處救火,哪怕項羽不累,他麾下士兵也會累,項羽只有一個。我們常說雙拳頭難敵四手,項羽可是要面對劉邦、韓信、彭越、京布四個人。項羽只能贏得一時,而時間越久,劉邦聯軍贏的機會越大。

項羽只相信自己,把楚國當作自己一人的楚國,好像只有自己一個人才能拯救楚國。同樣他把天下也看成項家的天下。劉邦與項羽的想法一樣,可他不會一開始便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天下沒有平定,若過分暴露自己的意圖,只會成爲諸侯王的靶子。

項羽一生勝了七十多場,他輸的那次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3張

項羽滅楚後分封天下,哪怕楚國的地盤是諸侯中最大的,也不夠劉邦諸侯聯軍分的,換句話說,滅楚帶來的收益,不足以滿足諸侯,可諸侯爲何還願意跟着劉邦一同出兵?不就是項羽的做法太霸道,諸侯們知道,自己終究會遭到項羽“清算”,還不如趁着現在,搏上一搏。

劉邦的做法就“圓滑”多了,打不下項羽,隨意允諾:拿下關東之後,地盤我不要,全封給立下大功的人。劉邦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滅掉項羽後,依然是燕王、趙王、淮南王、樑王、楚王。不過這些王,等到劉邦羽翼豐滿,找藉口一個個收拾掉了。

正是劉邦“圓滑”做法,在楚漢第四次交鋒,即垓下之圍中,將不敗的霸王打落凡塵。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性格的幫助,同樣,失敗也離不開性格的阻礙。項羽的過分自信,是他戰無不勝的原因。項羽以無敵自信姿態,感染全軍士兵,造就了無敵的楚軍,若一個“圓滑”的人,事事想的是如何不自保,怎麼會表現出無敵霸氣?

現代社會環境,更爲複雜多變,我們需要“圓滑”些,來取得更大的成功。不過,我們不能“圓滑”過度,變成一個畏手畏腳的人。劉邦雖然圓滑,可該“剛”的時候,一點也沒慫。

項羽與劉邦戰前談話,項羽趁機射了劉邦一箭,射中劉邦胸口。若劉邦稍微露一點怯,漢軍可能會被楚軍趁機擊敗,他忍痛嘲笑項羽:你箭法不行啊,才射中我腳趾頭。正是劉邦隨機應變的本事,數次挽救他的性命。

項羽只是戰場上的霸王,現實中的贏家,只有能團結更多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這需要劉邦的“圓滑”手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