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姬昌的次子叫姬發,長子爲什麼會叫伯邑考?

姬昌的次子叫姬發,長子爲什麼會叫伯邑考?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姬昌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我們首先可以確定,周文王、伯邑考和周武王父子三人都是姓姬的,可他們的古稱裏沒有“姬”字,“姬”字都是後人加的。就是在西漢的《史記》裏,這個姓都沒有加上去。

姬昌的次子叫姬發,長子爲什麼會叫伯邑考?

《史記·管蔡世家》記載了周文王十位嫡子: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冄季載。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爲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爲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記載中提到了十一個姓姬的,但沒有一個姬字,這是因爲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兩回事

“姓”從字面上看,從“女”從“生”,代表血統,作用是以別婚姻,古人信奉同姓不婚,可能是爲了避免近親結婚。

不過這種冠姓是單向的,只有女人冠姓,男人不用,因爲婚姻中女人是被挑選的對象,所以要給女人貼上代表血統的“姓”,就算是妾時不知道女子的姓,也要占卜算一下。

那男子稱什麼呢?自然是象徵地位的官職、爵位、封地等,接着衍生出籍貫、住地、職業等等,這些就是“氏”。氏的選取非常廣泛,比如西門,可以是住在西城門附近人的時,至於這個人是姓姬還是姓姜,完全不影響,所以不同姓的人可以同氏,同姓的人也可以不同氏,總的來說,氏的數量遠遠大於姓。

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這是先秦時期的規矩,不過從戰國後期開始,姓跟氏逐漸融合,最終在漢朝變成了姓氏,人們簡稱爲姓,今天我們問人貴姓,其實問的是姓氏,而由於融合前姓與氏的數量完全不成比,融合後的姓氏大多是由氏變來的,而不是姓。

從漢朝以後,人們的名字是姓氏+名或者姓氏+字,當時人以此反推,給秦始皇安上了嬴政的名字,周文王、周武王也逃不了姬昌、姬發的命運,但其實這都是後人按後世的習慣想當然地去追稱古人,在先秦典籍和《史記》這種離先秦較近的著作裏邊,是沒有這種稱呼的。

上面也可以看到,周武王是武王發,管叔是管叔鮮,周公是周公旦,而不是姬發、姬鮮和姬旦,不過一看,他們的名稱結構其實是不一樣的,跟伯邑考也有區別。

武王發裏邊,武是諡號,王是爵位,發是名;周公旦裏邊,周是封地,原本是周太王所居之地,是周朝興起之地,後成爲周公旦的采邑,他的諡號是文,即周文公,公是爵位敬稱,旦是名;管叔鮮裏邊,管是封地,管國是三監之一,叔是排輩,鮮是名。

所謂“伯仲叔季”,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幺是“季”,中間的不論幾個都是“叔”。因此伯邑考的“伯”就很好解釋了,因爲他排行老大。

姬昌的次子叫姬發,長子爲什麼會叫伯邑考? 第2張

按照排行,周武王也可以叫做仲發,不過他後來當了周天子,爲示尊貴,把仲去掉了,周公也是因爲功勞大有了敬稱,不然他的稱呼怕是魯叔旦了(《天問》中有出現“叔旦”之稱)。

按照文王兒子的規矩,伯前面是封地爵位之類的,伯邑考去世的早,沒有封地,所以第一個就是伯,而伯後面就是名了,可“邑考”也有爭議。

一說“邑”是名,“考”是尊稱,比如“師尚父”,“師”是官職,“尚”是名,“父”是尊稱,指的是爲人熟知的姜子牙(這個稱呼也是今人套古人)。而“考”指已故的父親,文王有時也被稱爲“文考”,“伯邑考”可能是周武王對他的尊稱,示意長兄如父。

另一個就是說“邑考”是名,雖然雙字名在先秦時期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伯邑考的弟弟不就有個曹叔振鐸。

還有一個說法是“邑考”都是尊稱,《逸周書•世俘》記載:“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曰:‘古朕聞文考,修商人典,以斬紂身······’”

《逸周書•世俘》是公認的周初文獻,那麼它的寫作年代跟記載的事情非常接近,應該比較準確,這裏把邑考跟文王並列,都是周武王烈祖,按照傳統禮制似乎不正確,兄長怎麼跟父祖混在一起了?不過周初禮制不完善,周文王廢長立幼,周武王才得以成爲太子,他即位時伯邑考已死,按照長兄如父尊稱,也並非不可。

那爲什麼伯邑考沒被人加上姬姓呢?這得問《封神演義》的作者,因爲《封神演義》全書只有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提到了“姬諱伯邑考”,其他稱呼全部不加姬姓,就算是跟姬發一起出現也是叫伯邑考或者邑考。

“姬諱伯邑考”擺明是把伯邑考當名了,因爲姜子牙封神的時候人名都是這種格式,比如“袁諱洪”表示袁洪,這是必須要加姬姓,其他場合就沒必要了,估計作者也在迷茫究竟是叫姬邑還是叫姬邑考呢?那就乾脆叫伯邑考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