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藺相如有哪些經歷?其中都誕生了什麼典故?

藺相如有哪些經歷?其中都誕生了什麼典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將相和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澠池之會後,趙國大將廉頗不滿藺相如位居自己之上,想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只好處處迴避廉頗。廉頗得知藺相如相忍爲國,大受感動,於是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將相和解,同心輔佐趙惠文王,對抗強大的秦國。後來形容文武大臣不結私怨,一心爲國。

中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將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合編爲課文《將相和》

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在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取得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派人遣書趙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等諸位大臣商議,但最後得不出結論,因爲奉璧予秦國,則害怕得不到城池,不奉璧予秦國,則害怕被其攻打。

就在這個懸疑未定之時,宦官頭目繆賢上前向趙王獻計,表示其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秦國。趙王則問:“何以得知?” 繆賢則表示以往他曾經犯罪,欲逃亡燕國,但藺相如阻止他,並問向他曉以利害,最後他亦因爲沒有出走燕國,反而得到趙王饒恕的機會。因此他認爲藺相如有智有謀,可委重任。

趙王於是召見藺相如,並詢問藺相如應否以和氏璧換取十五座城池。藺相如向趙王分析,秦強趙弱,不可不換。但趙王問如果給予秦王和氏璧,而秦王不給予他城池,可以怎辦。而藺相如則回答說不論怎樣,趙國都要冒風險,寧可秦國理虧,也不可讓趙國理虧。並且表示他願意攜璧入秦,而且如果秦王反悔,必保證完璧歸趙,趙王於是派他出使秦國。

秦王於章臺接見藺相如,藺相如奉璧予秦王。秦王喜形於色,將和氏璧傳給美人及左右觀看,這時左右皆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無意將城池給予趙國,於是向秦王說和氏璧有瑕疵,想向秦王指出,並向秦王取回璧玉。藺相如在取回和氏璧後即站在大柱旁,向秦王說:“趙王在衆臣異議中仍力排衆議,接納臣之提議,因爲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何況秦國爲一大國!趙王爲了保存秦趙之友好,在齋戒五日後使臣奉璧入秦。可惜秦王不但沒有給予趙國城池的打算,而且還將和氏璧傳給美人,實在是對臣的戲弄。”

說畢後,藺相如即作出撞柱的姿態,而秦王因爲怕破壞了和氏璧,於是假意給予趙國十五個城池,但實際爲全不可得到的地方。藺相如看穿了秦王的奸計,於是藉故要秦王齋戒五日才奉上和氏璧,以拖延時間。就在這數天,藺相如派侍從攜璧返回趙國,自己留下應付秦王。

藺相如有哪些經歷?其中都誕生了什麼典故?

秦王在齋戒五日後,於大殿上設置九賓之禮,並傳召藺相如,藺相如應召上殿,並向秦王說:“秦國自秦繆公以來二十餘位君主,並未有信守誠諾者。因此臣誠恐秦王欺騙趙國,已命人持璧歸趙。秦強而趙弱,如果大王先割十五城予趙國,再派遣一位使者至趙國,趙國立即交出和氏璧。臣知道欺騙大王之論罪當誅,所以臣請赴湯鑊之刑,並不會有任何異議。”秦王與其羣臣只得苦笑,這時左右之人正想將藺相如帶去行刑。但秦王卻制止,認爲殺了藺相如也不會有大作用,不如放了他,保存秦趙之間的友誼。因此藺相如成功完璧歸趙。

藺相如歸國後,趙王認爲他不辱使命,保存了趙國的體面,於是封其爲上大夫。最終,秦國不給予趙國城池,趙國亦不給予秦國和氏璧。

後人王世貞(明朝)認爲,完璧歸趙是情勢使然。當時秦國或許有搶奪和氏璧之意,但並非想以和氏璧爲理由攻打趙國。否則以藺相如欺秦王,趙國理屈在先,秦王大可以殺了藺相如,再派大將白起率十萬大軍逼近趙國首都邯鄲,以和氏璧爲由向趙國興師問罪。秦國若打一次勝仗就足以讓趙國族滅藺相如,打兩次勝仗,和氏璧終究會到秦國手上。

澠池之會

澠池之會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秦王因完璧歸趙一事惱羞成怒,派大將白起發兵攻趙,奪取簡(今山西離石縣西)和祁(今山西祁縣),次年再奪取石城(今河南樸縣西南)。又次年,再攻趙,殺死趙國軍民二萬人。

藺相如有哪些經歷?其中都誕生了什麼典故? 第2張

在前279年,秦昭襄王取勝後,爲了集中力量攻打楚國(鄢郢之戰),派出使者告知趙惠文王,表示欲與趙王停戰,重修舊好,並相約於西河外澠池(今河南澠池縣)會面。趙王畏懼秦國,不願赴會。廉頗、藺相如則獻計說:“王上如果不赴會,則是示弱於秦。”於是趙王決定赴會,並命藺相如率精兵五千相隨,又派了平原君趙勝率領數萬趙軍在澠池附近。廉頗送他們至邊境,並向趙王說:“王上此行,直至整個會議完畢,最多不過三十日便可歸國。如果三十日後仍不歸國,則請立太子爲王,以斷絕秦國藉此要脅的希望。”趙王在思考一番後,決定答應,免得趙國被秦國要脅。

趙王到達後,會議便開始,依據古代習俗,兩國國君相會,定必大飲一番,所以秦王和趙王皆飲了數杯。秦王說道:“寡人聽聞趙王愛好音律,不如請趙王上前演奏瑟樂。”趙王不好意思推擋,只好勉強鼓瑟。秦國御史記下此事:“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相會飲酒,秦王命令趙王鼓瑟。”藺相如上前說道:“趙王亦聽聞秦王善於演奏秦國樂器,臣請秦王演奏盆樂,以互相娛樂。”秦王大怒,決不答應。於是藺相如向前進,並跪請秦王。秦王堅決不肯擊盆,藺相如說道:“五步之內,相如可以刎頸以血濺大王!”

這時左右的侍衛欲以刀斬殺藺相如,藺相如怒目視之,大聲叱喝,侍衛無不畏懼,只得退開。秦王無奈,惟有擊盆一次。藺相如即召趙國御史記下此事,說道:“某年月日,秦王爲趙王擊盆。”秦國的羣臣即說道:“請趙國以十五座城池爲秦王祝壽。”藺相如即時回敬:“請秦國以首都咸陽爲趙王祝壽。”最後直至會議終結,秦王都不能羞辱趙王,趙國亦於邊境部署重兵以對付秦國,結果秦國不敢輕舉妄動。

趙惠文王二十年的澠池會盟是秦昭王爲了方便集中力量攻打楚國,於是想同趙國講和。澠池之會後,相如以功授官爲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以致於有後來的負荊請罪。澠池之會後,秦、趙間暫時停止了戰爭。趙軍立即出兵齊國,攻下高唐等地。

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藺相如因澠池之會被拜爲上卿,廉頗忿忿不平,說道:“我身爲趙國將軍,有着攻城,野戰獲勝之大功,而藺相如則只是以伶牙俐齒出衆,居然位居於我之上。而且藺相如出身卑賤,要我位居其下,對我而言實在是極大羞辱。”於是廉頗便對外宣稱,如果他看到藺相如,必定對其大加羞辱。

藺相如在得知此事後,不肯與廉頗會面。在早朝時,經常稱病不去。有一次,藺相如出門時,在遠處望見廉頗,即時改變行車方向,以躲避他。但這個舉動使得其門客亦感到羞恥,質疑藺相如膽小怕事。藺相如無奈,只有向他們說道:“大家認爲廉將軍可否與秦王相比?”衆人回答:“不可”。藺相如再說道:“即使以秦王之淫威,我也敢在大殿上對其叱喝,並羞辱秦國羣臣。我雖然不是什麼勇者,但怎麼可能怕廉將軍?其實我只是顧念趙國之社稷,因爲強秦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是因爲有我們兩個人在。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如果我公然跟廉將軍鬧翻,秦國必定趁機出兵攻趙,趙國就危險了。我之所以如此躲避廉將軍,實在是因爲國家大事遠較個人恩怨爲重。”廉頗在得知此事後,即時袒露背部,並揹負荊棘至藺相如門前謝罪。廉頗說道:“我實在是鄙賤的人,竟然不知丞相如此寬宏大量,因而來此謝罪。”而藺相如亦接受了其道歉,這便是著名的“負荊請罪”。

刎頸之交

最後藺相如這位丞相與廉頗這位將軍互相賞識,並結爲好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