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中國古代的二王三恪制度是怎樣的?各朝代又有哪裏典型例子?

中國古代的二王三恪制度是怎樣的?各朝代又有哪裏典型例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王三恪,又稱二賓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后,或單稱三恪、二王,是中國古代政治禮制,屬賓禮之一,歷代王朝分封前代王室後裔爵位,稱爲二王后、三恪,給予封邑,祭祀宗廟,用以懷柔安撫,顯示本朝所承繼統緒,標明正統地位。所謂“恪”,即表尊敬之意。杜佑《通典》考證“三恪二王后”,以爲封前二代後裔爲二王后,封前三代後裔則稱爲三恪。

虞舜

中國古代的二王三恪制度是怎樣的?各朝代又有哪裏典型例子?

據《尚書》稱,虞舜以堯的兒子丹朱爲賓,稱爲虞賓,不視之爲臣子

夏朝

夏禹封丹朱於唐,封舜子商均於虞。皆不用臣禮,而用賓禮。

商朝

商湯滅夏朝以後,分封夏朝的後代於杞國,又分封虞舜的後代虞遂於陳國。虞、夏兩代的後裔作爲賓客而不視爲商朝的嚴格意義上的臣子。

周朝

周武王於牧野之戰後,分封黃帝后裔於祝、堯之後於薊、舜之後於陳國,用以表示“興滅國,繼絕世”之意。顏師古認爲“周以舜後並夏後、宋爲三恪也。”即以虞舜後裔封陳國,夏朝後裔封杞國,商代後裔宋國爲三恪。

杞國世襲至春秋末年,於楚惠王年間,滅於楚國;宋國則傳承至戰國,於公元前286年被齊國、魏國與楚國所並。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國國君陳湣公,陳國滅亡,陳國國祚歷時500多年。但陳國公子陳完的子孫於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繼續統治國家,史稱田氏代齊。

中國古代的二王三恪制度是怎樣的?各朝代又有哪裏典型例子? 第2張

西漢

元鼎四年,漢武帝封周朝後裔姬嘉爲周子南君,位比列侯,封邑三千戶。漢元帝封姬嘉之孫姬延年爲周承休侯,位次於諸侯王;漢成帝初元五年時進位爲周承休公,漢平帝元始四年改封爲鄭公。

綏和元年,漢成帝封孔子十四世嫡長孫孔吉爲殷紹嘉侯,一月後進位爲殷紹嘉公,漢平帝元始四年改封爲宋公。

新朝

始建國元年,王莽封姚恂爲初睦侯,奉黃帝后;樑護爲修遠伯,奉少昊後;王莽之孫功隆公王千,奉帝嚳後;劉歆爲祁烈伯,奉顓頊後;劉歆之子劉疊爲伊休侯,奉堯後;嬀昌爲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爲褒謀子,奉皋陶後;伊玄爲褒衡子,奉伊尹後。漢後定安公劉嬰,位爲賓。周後衛公姬黨,更封爲章平公,亦爲賓。殷後宋公孔弘,運轉次移,更封爲章昭侯,位爲恪。夏後遼西姒豐,封爲章功侯,亦爲恪。

東漢

建武二年,漢光武帝封孔安爲殷紹嘉公,姬武爲周承休公。建武十三年,改封孔安、姬武爲宋公、衛公,改新郪縣、觀縣爲宋國、衛國。封國各置相一人,掌縣令之職。宋國隸屬於豫州汝南郡,故城在今安徽省太和縣西北、茨河南岸。衛國隸屬於兗州東郡,故城在今河南省清豐縣南。

曹魏

黃初元年,魏文帝封漢獻帝爲山陽公,食邑一萬戶,立都城於濁鹿(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東北),不稱臣,受詔不拜,可以天子儀仗祭祀宗廟,仍行漢朝正朔。山陽國置相一人,掌縣令之職。山陽國隸屬於司隸河內郡,故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東南。山陽國內有濁鹿城、雍城、蔡城。獻帝死後傳孫劉康,劉康傳劉瑾,劉瑾傳劉秋,至永嘉之亂而滅。

鹹熙元年,封蜀漢後主劉禪爲安樂公,傳至永嘉之亂而滅。安樂國置相一人,掌縣令之職。安樂國隸屬於幽州漁陽郡,故城在今北京市順義區西北。

晉朝

泰始元年,晉武帝封魏元帝爲陳留王,封國置相(289年改稱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漢獻帝后裔仍依魏朝襲封山陽公。晉以山陽公、陳留王爲二王后,通衛公爲三恪。宋公已出三恪,降封爲宋侯。

南朝宋

永初元年,宋武帝封晉恭帝爲零陵王,立都城於秣陵。後劉裕夷殺晉朝宗室,改封司馬元瑜爲零陵王,傳國至齊樑禪代之際。封國置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宋以陳留王、零陵王爲二王后。

南朝齊

建元元年,齊高帝封宋順帝爲汝陰王,遷居丹陽。劉準後被劫殺,立劉胤爲劉準後嗣,襲汝陰王之位,傳國至樑陳禪代之際。封國置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齊以零陵王、汝陰王爲二王后。

南朝梁

天監元年,梁武帝封齊和帝爲巴陵王,遷居姑熟。後派鄭伯禽弒殺蕭寶融,另立蕭寶義爲巴陵王,傳國至陳末。封國置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樑以汝陰王、巴陵王爲二王后。

陳朝

永定元年,陳武帝封梁敬帝爲江陰王,後殺蕭方智,改封蕭季卿襲江陰王,傳國至陳末。封國置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陳以巴陵王、江陰王爲二王后。

北齊

天保元年,北齊文宣帝封東魏孝靜帝爲中山王,後弒殺之。

北周

元年(557年),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封西魏恭帝爲宋公,後弒殺之。二年(558年),北周明帝封元羅爲韓國公,以紹魏後。

隋朝

封北周靜帝爲介國公,食邑五千戶,後殺宇文闡,改以宇文洛襲爵位。隋以韓國公、介國公爲二王后。

唐朝和武周

唐武德元年,奉楊侑爲酅國公,行隋正朔,車騎服色,一依舊章,以北周後裔介國公,共爲二王后。

武周天授元年,以周朝、漢朝後裔爲二王后,封舜、禹、湯後裔爲三恪。

武周聖歷二年,改以隋朝、唐朝後裔爲二王后。

神龍元年,唐中宗廢武週二王三恪,復以北周、隋朝後裔爲二王后。

天寶七載五月,唐玄宗以北魏後裔元伯明爲韓國公、北周後爲介國公、隋朝後爲酅國公;天寶九載九月,又改以商朝、周朝、漢朝爲三恪。十二載五月又改回北魏、北周、隋三朝。

五代

後梁開平元年,朱溫封唐哀帝爲濟陰王,一年後將其毒死。開平二年,封唐宗室鴻臚卿李嵸爲萊國公,與隋朝後裔酅國公楊仁矩爲二王后,通北周宇文氏子孫介國公爲三恪。

後唐自命繼唐,從唐二王三恪之繼。

後晉天福二年,封后唐許王李從益爲郇國公,與隋朝後裔酅國公楊延壽爲二王后,通北周後裔介國公宇文頡爲三恪。

後漢以唐、後晉爲二王后,通隋爲三恪。因國祚短暫,頒旨而未實施。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以後晉、後漢爲二王后,通唐爲三恪。

宋朝

建隆元年,宋太祖封柴宗訓爲鄭王,以奉同嗣,正朔服色,一如舊制。嘉佑四年,宋仁宗封柴守禮的侄孫、柴榮的侄子柴詠爲崇義公,政和八年,宋徽宗又封周恭帝后裔爲宣義郎,與崇義公爲國二恪。紹興五年,命柴詠的曾孫柴叔夏襲封崇義公。淳佑九年,以柴彥穎襲封崇義公,又封隋、唐、五代後裔與吳越、荊南、蜀漢等諸國子孫爲官,負責宗廟祭祀。

金朝

天會三年,金太宗封遼天祚帝爲海濱王、宋徽宗爲昏德公宋欽宗重昏侯。後來金熙宗在皇統元年二月改封遼天祚帝爲豫王、宋徽宗爲天水郡王、宋欽宗爲天水郡公,與齊劉豫合稱三恪。

宋以後的封爵

元、明、清封給前朝後裔的爵位,不立爲恪。

元朝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封宋恭帝爲“瀛國公”,使居於大都、上都。後徙烏思藏薩迦寺(今西藏薩迦縣)爲僧,死於甘州(甘肅張掖)。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封元順帝孫買的裏八剌爲崇禮侯。

清朝

雍正二年,封明朝代王之後朱之璉爲一等延恩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