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的酒有度數嗎?爲什麼古人動不動就喝好幾壇

古代的酒有度數嗎?爲什麼古人動不動就喝好幾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都喝什麼酒?爲什麼感覺他們喝酒千杯不醉,比如《水滸傳》中的武松,在殺人後,街坊鄰居爲他送行,武松也不知道喝了多少碗酒,是古代人的酒量大嗎?

其實,要是把古代人挪到現在,灌他兩杯高濃度白酒,領他去KTV,他也得下水。

古代主要喝的酒是米酒和黃酒,關於兩者之間的差別我也沒太搞明白,查資料顯示,大概二者的工藝差不多,只不過米酒用大米、黍米、粟米等穀物爲主要原料做的,而黃酒的原料不止於這些,還包括其他的。

另一方面,米酒是新酒,也就是剛釀造出來的,而黃酒是陳酒,米酒在保存一段時間後就變成了黃酒。

整體來說,黃酒可能包括了米酒,度數也比米酒高一點。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情況又不一樣,所以,說法也很多,我如上所述,還需要懂酒的朋友指點一二。

不管是黃酒還是米酒,都是穀物發酵酒,製作過程簡單,通常是米飯蒸熟後,晾涼,然後拌上酒麴,進行發酵,發酵之後再用篩子把酒糟過濾掉,剩下的酒放到罈子裏面封存,到一定時候就能拿出來喝了。

這種酒,有的老百姓都能釀,釀酒技術跟現代無法比,有的時候酒裏面還有一些米渣,喝的酒也並非完全透明的,有些渾濁,因此,也有稱古酒爲“濁酒”,北宋范仲淹就曾寫出“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這樣的名句。

因爲釀造技術低,大多數酒的度數並不高,普遍在十度以下,最高不會超過十五度,技術差一點的則可能只有三五度。

三五度的酒其實跟水已經沒啥區別了,喝這樣的酒自然是千杯不醉了,能喝多少水,就能喝多少酒了。

但是中國古代的酒,並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經過時間的推進,提純技術越來越先進,酒的度數也會逐漸提升。

當然,黃酒這種酒,即使技術再成熟,它的釀造工藝在那裏,度數應該還是低水平的。

古代的酒有度數嗎?爲什麼古人動不動就喝好幾壇

蒸餾釀酒技術的出現,徹底提高了中國白酒度數。

關於蒸餾酒是中國自主發明,還是來自其他國家,目前還不太好考證,甚至在什麼時間出現的,都是個問題。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認爲是元代時期出現的:“燒酒(就是蒸餾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相對於發酵酒來說,蒸餾酒釀造技術進步主要體現在蒸餾器上,通過蒸餾提純,含有雜質更少,甚至可以直接提純出酒精。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但是如果因此認爲蒸餾酒最早起源於元代,也有問題,經過大量學者考證,宋代時就已經存在蒸餾器。

在唐詩中,甚至也有蒸餾酒的詩句,唐詩《荔枝樓對酒》中寫道:“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而另一則詩中則寫道:“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可見唐代已有蒸餾酒。

甚至在近代出土的東漢文物中,也發現了青銅器蒸餾器,雖然缺乏更多的史料支撐,但是表明中國古代很可能已經出現了蒸餾酒。

古代的酒有度數嗎?爲什麼古人動不動就喝好幾壇 第2張

縱橫認爲,可能蒸餾酒在中國出現後,很長一段時間並未得到中原人的喜歡,而北方的遊牧民族由於寒冷的氣候條件,所以喜歡高純度的蒸餾酒,從宋代開始,北方的遊牧民族逐漸強大,經過遼、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政權的發展,蒸餾酒在元朝時期得到快速的認可。

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蒸餾酒並未完全取代黃酒,尤其是中原地區以南,黃酒還是有着很大的市場。

簡單總結起來,元朝之前的人喝的都是黃酒,度數偏低,自然跟喝水一樣,而元朝之後,白酒形成分水嶺,喝蒸餾酒的人,不可能做到千杯不醉,但是喝黃酒的人照舊。

小小雜文,簡單介紹了黃酒、米酒的區別,以及蒸餾酒的歷史,如果你不嫌棄喝多了去KTV的縱橫哥,歡迎評論互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