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朝歷史上的“百官罷工”,背後原因是什麼?

明朝歷史上的“百官罷工”,背後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成化四年(1468年)七月初四,正值酷暑,天氣非常炎熱,可是紫禁城內卻傳來衆人的哭聲,聲震闕廷。原來明朝的近百位官員沒有上班,而是選擇“罷工”,他們來到紫禁城文華殿的門前,跪地放聲痛哭。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爲了一個身份特殊女人爭取她應有的名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位女人就是明英宗的皇后錢氏!錢皇后是明朝歷史上一位非常賢惠的皇位,土木堡之變後,她日夜爲英宗祈禱,導致一條腿受傷,由於日夜哭泣,哭瞎了一隻眼。雖然錢皇后沒有子嗣,但明英宗依然對她很好,並沒有像他的父皇明宣宗那樣,因爲皇后無子就將其廢黜。成化四年六月,已經是皇太后的錢氏病死,終年43歲。

錢皇后雖然無子,但畢竟是明英宗的結髮妻子,而且沒有被廢,應該以皇太后的禮節安葬,並且要與明英宗合葬。可是有一個人卻不同意,她就是明英宗的貴妃、明憲宗的生母周太后。所以錢皇后剛死,明憲宗就派太監夏時、懷恩去內閣商議喪葬事宜。當時的內閣大臣並不是皇帝的應聲蟲,他們要捍衛錢皇后的名分!

內閣首輔彭時當即表示,“合葬裕陵,主祔廟,定禮也”,言外之意,這是祖宗的制度,沒什麼可以討論的地方。明憲宗並不甘心,第二天親自召見內閣輔臣,彭時的回答與昨天一樣。明憲宗爲難地說道:“朕豈不知,慮他日妨母后耳。”彭時回答道:“皇上孝事兩宮,聖德彰聞。禮之所合,孝之所歸也。”

明朝歷史上的“百官罷工”,背後原因是什麼?

其他輔臣也紛紛支持彭時,搞得氣氛一度很尷尬。過了一會,明憲宗才說:“不從命尚得爲孝耶!”意思是說,我不聽母親(指生母周太后)的話,算是孝敬麼!其實,不讓錢皇后合葬,全是周太后的意思,她想自己百年之後與英宗合葬。其實,明英宗臨死前就已經下過聖旨,“皇后錢氏名位素定,當盡孝養以終天年”,“皇后他日壽終,宜合葬”。

最後彭時提議,將錢皇后“合葬裕陵左,而虛右以待周太后”,彭時的意見得到了朝中百官的支持,他們也認爲“今梓宮當合葬裕陵,主當祔廟,此不易之禮”。對於這個方案,周太后仍不滿意,在她的壓力之下,明憲宗直接下發旨,要求爲錢皇后重新選擇安葬之地,這下激怒了朝中百官!

七月初四這天,147位朝中官員沒有上班,直接來到紫禁城內的文華門外,跪地痛哭,從已時(上午9-11點)一直哭到申時(下午3點-5點)。期間,明憲宗曾派太監傳旨,讓衆人散去,百官叩頭,“不得旨不敢退”。到最後,周太后、明憲宗沒有再堅持,同意按照彭時的方案,至此百官才山呼萬歲而退。

這場禮議之爭雖然百官取得了勝利,但周太后並不甘心,她暗中搗鬼,命令負責監督施工的太監將錢皇后與明英宗墓室中間的隧道堵死,而將自己與英宗墓室的隧道修的十分寬敞。弘治十七年(1504年),周太后病死,明孝宗在查看陵寢圖紙時,發現了這個問題,但礙於風水問題,沒有重新打開隧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