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丁寶楨是晚清名臣,他都爲大清做了哪些功績?

丁寶楨是晚清名臣,他都爲大清做了哪些功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丁寶楨是晚清名臣,爲官生涯中,勇於擔當、清廉剛正,一生致力於報國愛民。任四川總督十年間,改革鹽政、整飭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興辦洋務抵禦外侮,政績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

丁寶楨是貴州平遠人,1853年考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不過,由於母親去世,丁寶楨不得不辭去官職,回到老家爲母親守制。就在爲母親守制期間,家鄉有人起兵造反。丁寶楨立即散盡家產,組建了一支800人的隊伍,保衛家鄉。

後來,苗民教匪發生叛亂,貴州巡撫蔣霨遠奏報朝廷,請求調動丁寶楨部參與平叛。朝廷同意了,還授予丁寶楨翰林院編修一職,讓他師出有名。經過多次招募,丁寶楨擁有了一支多達4000人的軍隊。

後來,丁寶楨守制期滿,朝廷將他調任嶽州知府。這支軍隊怎麼辦呢?總不可能拖到嶽州去吧?丁寶楨只好忍痛決定就地遣散。可是,由於之前一直拖欠餉銀,處理不好分分鐘鬧出兵變。丁寶楨掏出500兩銀子,推心置腹地對士兵們說:“與諸君共事久,今庫饋詘,徒手歸,奈何?”聽了丁寶楨的話,大夥兒感動得哭了:“公毀家紓難,我等敢他求乎?”士兵們紛紛離開。一場遣散風波就此化解。

丁寶楨是晚清官場上少有的硬骨頭。1863年,丁寶楨升任山東按察使。走馬上任前,按照規定,一定要前去參見駐紮在山東、河南的僧格林沁親王。僧格林沁親王是蒙古貴族出身,歷任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等職,頗得道光、咸豐兩帝寵信,爲人十分倨傲,在朝廷裏屬於橫着走的角色。

僧格林沁親王看不起漢人官員,他在接見巡撫以下級別的官員時,從來不給他們留座位,讓他們站着說話。丁寶楨不願公然受到這種羞辱,但又不能不去見僧格林沁親王。他便提前給僧格林沁親王送了一份帖子,事先申明:留座位,就來見;否則就不來。

僧格林沁親王見了,很佩服丁寶楨的剛強,不但給他留了座位,還以禮相待。這還沒完,山東巡撫閻敬銘知道此事後,驚訝異常。在丁寶楨上任時,親自到郊外迎接。以後不論大小事務,都要諮詢丁寶楨後才實行。

丁寶楨是晚清名臣,他都爲大清做了哪些功績?

丁寶楨殺了炙手可熱的安德海,並沒有遭到慈禧太后的“秋後算賬”。1876年,丁寶楨還升官了,署理四川總督,兼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授一品頂戴。56歲的丁寶楨,終於位極人臣,走到了人生的巔峯。

不過,當時的四川,吏治腐敗、財政虧空、盜賊四起,簡直就是一個爛攤子。爲了勉勵丁寶楨,慈禧太后親筆寫了四個大字“國之寶楨”,送給他。事實證明,丁寶楨對得起朝廷對他的厚望。從1876年到1886年,丁寶楨紮根於四川,潛心治理,辦了不少實事,得到了四川民衆的擁戴。

丁寶楨在四川推行洋務運動,創辦了四川近代第一座機器製造工廠——四川機器局,填補了四川兵器製造的空白,開啓了四川的近代工業。他治理都江堰工程,疏通了淤塞百年的河道,建成永久性的防洪堤,讓都江堰這座千年水利工程重新煥發生機,繼續發揮作用。四川老百姓爲感謝他,在都江堰便爲他塑了一尊雕像。

他改革四川鹽政百年弊政,打通西南數省數百公里鹽運航道,給雲南、貴州、四川以及湖北、湖南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堪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1886年,丁寶楨病逝於四川總督任上,享年66歲。

丁寶楨爲官清廉,朝廷所發俸祿大多數救濟了貧困百姓,以至於債臺高築,無錢辦理喪事。最後,是下屬一起湊錢,爲丁寶楨辦了喪事,扶柩回鄉。《清史稿》評論丁寶楨:“寶楨政尚威猛。至今言吏治者,常與沈葆楨並稱,尤勵清操。”

丁寶楨非常注重個人修養,並且言傳身教,將自己的修身處世、爲官做人之道傳之後人。丁氏家風主要體現在丁寶楨與子侄們的大量書信往來中,後人將其整理成《丁文誠公家信》,形成了一套系統規範的家規家訓,內容包括勵志、修身、治家、愛民、報國等。

在書信中,丁寶楨教育在外做官的兒子丁體常如何爲官做人,成爲其家風家訓的鮮明特色。其中很多方面今天仍能給我們以啓示,值得人們學習和借鑑。

其一,修身正心,這是爲官的基本前提。

《禮記·大學》雲:“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個人的身心修養,是齊家、治國的基礎。丁寶楨深知個人修爲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他在給兒子丁體常的信中說:“至作官一事,原是講求做事,其補署一切,應聽之天命,萬不可有心其間。一涉有心,即易入於鑽營,將順卑鄙一路,切毋以此爲念!”丁寶楨告誡兒子,爲官之道,心念很重要,爲官的初心就是爲民做事,不應該涉及其他目的,若有心鑽營,則只會走入卑鄙的邪路。

他不斷叮囑身居高位的兒子“居官之要”就在於“和以待人,忠厚居心”“反己內省,益存好心”。丁寶楨自己也常常“深自刻責,時時省過”。顯然,不斷加強身心修養是丁寶楨能存好心做善事的根本保障。丁寶楨的言行指引後人,爲官者要端正初心,要一以貫之秉持爲民做事的思想。

其二,愛民養民,這是爲官的第一要務。

丁寶楨爲官,一切以老百姓利益爲思考的出發點和行動的歸宿。他告誡在山西做官的兒子:“至作官,只是以愛民養民爲第一要事,即所謂報國者亦不外此。蓋民爲國本,培養民氣即是培養國脈”“不使一事不可對民,一念不可對民”“凡有害民者,必盡力除之。

有利於民者,必實心謀之”。丁寶楨認爲“民爲國本”,愛民養民,就是爲官者報效國家的第一要務。他經常叮囑兒子:“須刻刻以愛民爲心。遇有詞訟各事,民事即己事,切不可忽略延玩”“發錢須求滴滴到百姓身上,使民霑實惠,錢不虛糜,方爲盡職。”

丁寶楨的爲官之道就在於以民爲本,誠心誠意爲民做事。政措實施與否、效果好壞與否,權衡的依據皆是百姓利益。他治理黃河水患、籌措西南邊防、改革四川鹽政、建書院修水利、整頓轄區吏治等,一切的出發點和歸宿都在百姓利益上。丁寶楨認爲,官員是否盡到職責的判斷標準在於老百姓是否得到實惠。

他還特別給年輕的從政者以忠告:“年輕人作官,須求吃苦耐煩,時時以百姓爲心,斯得之矣。”有損百姓利益的心念一點不能存,有損百姓利益的事情一件不要做。誠心實意,勤勤懇懇爲民辦事纔是爲官的正道。愛民養民不但是晚清重臣丁寶楨的做官要務,也是古今從政者所應牢記的爲官本質。

丁寶楨是晚清名臣,他都爲大清做了哪些功績? 第2張

其三,廉潔奉公,這是爲官的基本操守。

個人品德高尚,爲官動機純正,這些只是爲官的基本前提。但一個官員僅有這些基本前提,不等於能做一個好官,因爲做官要落實在365天的具體行動之中。因此,如何在官場中始終如一地保持良好操守尤爲重要。

丁寶楨在給兒子體常的家書中寫道:“其職則尤重表率。爾既作知府,持心須公正,操守須廉潔,作事要勤速,問案更細心。”丁寶楨認爲,官員要爲身邊人做好表率,廉潔奉公是做官的基本操守,要時時銘記於心。

作爲官員,不但自己要嚴以用權,同時更要嚴格約束家人和親屬。丁寶楨反覆叮囑爲官的兒子,“爾當於‘利’之一字,斬斷根株,立意做一清白官,而後人則受無窮之福”,堅決反對官員做“傷天害理虐民之事”,堅決反對收受賄賂。丁寶楨告誡在山西作官的兒子,即使家中再缺錢糧,也決不可挪用官家一絲銀錢。

“不可妄取民間一錢”“作官講操守,必須窮而益堅,分毫不爲外物所搖奪,斯爲真操守”。廉潔奉公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這是丁寶楨始終堅持的爲官操守。丁寶楨如是說,也是如此做,而且丁家爲官的子孫後代也無不以此爲訓,丁氏一門爲官者兩袖清風,爲世人所景仰。

口頭上說爲百姓做好事容易,但真正落實到實際行動就不那麼容易;爲百姓做一件好事容易,但一生堅持爲百姓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堅持爲百姓做實事、做好事,廉潔奉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是丁寶楨一生爲官的價值追求,也是今天的人們特別是爲政者值得學習借鑑的一筆重要的精神財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