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舉人到底有什麼特權 范進得知中舉爲何會高興發瘋

古代舉人到底有什麼特權 范進得知中舉爲何會高興發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范進中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范進中舉》出自於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作者用諷刺荒誕的修辭手法,刻畫出了文學史上最經典的人物形象。屢試不中遭人輕視的范進,在高中舉人之後揚眉吐氣,最後喜極而瘋。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范進不過中了一個小小的舉人,爲何會高興到發瘋?如果把他中舉後的官職放在今天,你可能比他還瘋。

古代舉人到底有什麼特權 范進得知中舉爲何會高興發瘋

科舉制度是古代朝廷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也是封建歷史上所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科舉制度的出現,可以說是爲古代的那些寒門學子開啓了一扇通往仕途的大門,使“寒門掌機要”徹底成爲現實。而范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毫無疑問是一個寒門士子,雖然前半生屢試不中,可最後還是通過科舉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朝廷選拔人才大多還延續的是九品中正制那一套,只有那些顯赫世家的子弟才能在朝廷裏謀得高位,寒門士子想要在仕途上有所成就是非常艱難的,最多隻能在朝廷中擔任一些不那麼重要的刀筆小吏。“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是對當時的真實寫照,一個人的出身就決定了他能夠在仕途上所取得的高度,這種以出身定高低的人才選拔方式顯然是有很大弊端的,所以後來纔有了科舉制度的出現。

古代舉人到底有什麼特權 范進得知中舉爲何會高興發瘋 第2張

科舉制度大約起源於隋朝,在唐宋時期發展成熟,至明清時期達到頂峯。歷史上的那些有作爲的皇帝,基本上對科舉制度都十分重視。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就非常重視科舉,認爲這是爲朝廷選拔人才的好方法。在一次科舉考試結束後,李世民在午門城樓上看着新進的進士魚貫走入大殿,忍不住高興地對隨侍在身邊的大臣們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

歷代的開國皇帝統一天下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開科舉網羅人才,使得天下人才都爲己所用。那麼,科舉考試既然如此重要,自然也難免會作弊的情況產生,而皇帝對待科舉舞弊案也都無一例外採取了嚴懲的態度。比如發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的科舉舞弊案,雖然後來已經被證明沒有舞弊的情況,可是上至主考官下至閱卷的翰林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最可憐的當屬那屆科舉的狀元陳安,不但被革除功名,最後還被車裂而死,可謂是冤枉至極。

古代舉人到底有什麼特權 范進得知中舉爲何會高興發瘋 第3張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開春榜,陳安高中狀元。然而這一屆的春榜非常奇怪,來自北方的士子竟全軍覆沒無一人上榜。而且更加巧合的是,這一屆的春榜三位主考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因此怨聲載道,紛紛上書朝廷,控告三位主考“私其鄉”,閱卷不公偏袒南方士子。朱元璋對此十分震怒,下令由翰林侍讀張信、侍講戴彝以及新科狀元陳安等12人組成調查團複查試卷。

張信、陳安等人經過閱卷後發現,本屆春榜高中的南方士子確實實至名歸,而北方士子相對來說水平偏低。也就是說,這一屆的春榜並沒有貓膩。可是北方士子得知這個結果後鬧得更兇,竟然上書朝廷誣告張信、陳安等人,故意把北方士子水平不高的劣卷呈遞給皇帝審閱。最後的結果就是,朱元璋爲了平息衆怒,下旨將張信、陳安等人處死,並且此後增開南北二榜選拔人才。

古代舉人到底有什麼特權 范進得知中舉爲何會高興發瘋 第4張

實際上,在科舉制度盛行的一千兩百餘年時間裏,北方士子取得的成績確實不如南方士子。以元明清三朝爲例,北方士子中只出現了26位狀元,而南方士子中則出現了168位狀元。造成這種情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北方經常容易發生戰亂,使得北方士子們的學業受到影響;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南方在經濟上比較富庶,南方士子也能夠聘請到更好的名師指點,成績自然也就遠遠高於北方士子了。

在科舉制度中,舉人是一道分水嶺,一般只有考中舉人之後,纔有可能被朝廷授予官職。范進考中舉人後,鄉鄰們前去巴結他,就是因爲范進成爲舉人後有了做官的資格。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考中舉人意味着什麼,可以說是不言而喻,更何況是備受欺凌的范進,他如果不喜極而瘋才奇怪呢。

古代舉人到底有什麼特權 范進得知中舉爲何會高興發瘋 第5張

雖然從童試的秀才到鄉試的舉人不過是一步之遙,但是卻有無數人一生都被阻擋在鄉試之前。范進能夠考中舉人,說明他還是有一定的才華的,這也是他日後能夠得到朝廷重用的主要原因。在《儒林外史》中,范進在三年丁憂期滿後又高中進士,成爲朝廷御史,再後來更是被朝廷任命爲山東學道,主管一省學政,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山東教育廳長。看到這裏應該明白范進爲何要發瘋了吧?從一個備受欺凌的寒門秀才到後來的一省學道,換作你恐怕也會高興得發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