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相比 科舉流程到底有多嚴格

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相比 科舉流程到底有多嚴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科舉流程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相比較現在的高考,古代科舉制的流程到底有多嚴格?

高考,可以改變考生的命運嗎?我想是的,從古至今多少莘莘學子通過寒窗苦讀“一化北冥魚”。正是因爲考試的含金量突出,高考流程相當的嚴密,其中很多細節都源自於古代的科舉制,那麼古代科舉制流程到底有多嚴格呢?

先說一下現如今的高考,想必大家都在新聞上了解過高考過程的內容。首先考生只能在自己戶籍所在地考試,防止跨區考試會有不公平的現象發生。其次就是出題流程,教育部考試中心會根據專業的題庫進行出題,而出題人會在一個“祕密地點”,當中不允許有任何通訊工具和電子設備,期間會有武警巡邏和信號干擾。最後就是考試環節,相信經歷過考試的人都瞭解准考證背後的考試規則有多麼的詳細,這裏就不多加介紹了。

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相比 科舉流程到底有多嚴格

即便如此,依然會有人“富貴險中求”,不得不說一下趕上熱搜的甘肅考生攜帶手機作弊事件,經查實後,該生數學成績無效,同時該生將無法再參加後續高考考試。高考作弊是被列入刑法條例的,情節嚴重會處3年以上7年以下徒刑,可見我國大力維護考試的公平原則。

古代雖然生產技術水平較爲落後,但是對待科舉考試,嚴格程度相比現代的高考只高不低。科舉考試流程這一重頭戲,始終代表着官方的態度,畢竟是能改變考生身份命運的考試。科舉制起於隋唐末於晚清,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有了一套完整的考試流程,雖然各個朝代的科舉制度有所差異,但大體上來說都是相似的。科舉考試流程的嚴格性,體現在從命題到放榜這一連串的細節之中。

首先,科舉考試需要給考試內容命題。以明朝爲例,在進士之前的考試命題一般出自於固定的“四書五經”,常由吏部、禮部或朝廷重要官員主持。而進士的命題也是古怪刁鑽,五花八門,像極了高考試卷的“能力題”。在命題結束以後就到了印刷試卷環節,古代的試卷印刷當然不會有現代機器印刷那樣便利,它是先在刻板上篆刻,在篆刻的過程中極爲嚴格,首先需要有紮實的篆刻功底,不能刻錯一個字,否則整個刻板都要更換,其次需要細緻印刷,印刷的字體顏色要均勻,不能過於深或淺,估計沒有個幾十年的印刷經驗是不行的。

其次,批閱試卷也相當有講究。在科舉考試中,批閱試卷十分嚴格,在批閱試卷之前,需要糊名封裝、專人謄錄和對讀,糊名封裝。這是北宋淳化年間爲“革考官窩私之弊”採用監丞陳靖的建議,就是將收好的試卷中出現考生信息的地方折起來然後用紙糊住,再由專門的謄錄人員將每個考生的試卷謄錄到另一張白紙上,並且要求謄錄人員不允許攜帶墨筆,謄錄的紙張和墨水的顏色要均勻,一統使用硃砂紅筆謄錄試卷,故稱“硃卷”。最後在謄寫完畢之後,還要“對讀”,就是今天咱們說的校對,將考生的原卷和“硃卷”一起交給對讀人員,看謄錄是否有誤,校對無誤後對讀官要在試卷上蓋上蓋章,才能進入閱卷環節,這樣就保證了考試的公平度。

保存完好的試卷,可以看到官方的封印條

最後就要提起古代科舉的考場監視和放榜的秩序問題了。提起監考,瞬間讓人想到那種上邊有攝像頭旁邊還有老師的監視,考試題不會做又做不了弊的滋味是不是很難受?古代科舉考試監控雖然沒有現代的高科技加持,但是有巡邏的監考官實時的看着你,而且考試時人與人之間都有隔斷,根本就見不到別的考生,只能看到巡邏的考官,然後你會更加緊張,想要帶小抄作弊就更別想了,在你進入考場之前就已經被搜身了,你身體和行李都被檢查了一遍,你覺得你的小抄能放哪呢。

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相比 科舉流程到底有多嚴格 第2張

科舉考試用到的隔斷間,面積比較狹小

大家都瞭解“金榜題名”這個詞,金榜就是由皇帝下令頒佈的科舉考試中成績佼佼者的名單,也是本着考試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放的這張榜。拿唐代初期放榜來說,唐初放榜的地點在長安承天門,雖說是“金榜題名”,但其實進士榜的底色是紅色,詩云:“曉色初分月色紅”,大概就能看出這一點。放榜之時,非常的熱鬧,文武百官,士子百姓,都會來觀看,場面何其壯觀。放榜時,禮部還要給及第進士們每人發一個“榜帖”,這是及第的正式通知書,“榜帖”的紙張爲黃色,所以又叫“金花帖子”。我想到我們今天的錄取通知書也是參照古人的吧,只惋惜古人的“通知書”過於單一,看現在網上鋪天蓋地曬的各式各樣的通知書,不瞭解古代考生會不會羨慕。

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相比 科舉流程到底有多嚴格 第3張

古代放榜時的場景是非常熱鬧的

前面提到了科舉作弊,那麼古代有沒有考生作弊呢?很顯然也是有的。古代科舉一般出現的作弊方法是將與考試相關的內容抄寫在特定的紙上,小抄本非常的袖珍,裏面每個字只有螞蟻那麼大而且還能看清,類似於今天的縮印,然後藏在衣服裏或考具中,甚至是隨身攜帶的痰盂裏面進行掩飾。考試作弊真的是從古至今都有的現象,這一點真是一直沒有改變過。

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相比 科舉流程到底有多嚴格 第4張

考試用來作弊的小抄本,印刷還挺精緻的

凡事都有兩面性,科舉考試的流程即使再嚴格,也改變不了統治階級的政治利益追求。想到了明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春榜51名全部是南方人,夏榜61名又都是北方人,其實它不僅僅是一場科舉舞弊和反舞弊的案子,更是統治者組織的一場用來籠絡人心的大戲。可憐的考生並不瞭解自己只是政治風雲中的一顆棋子罷了,而因爲涉及政治傾向問題,批閱官也是非常的難做,一不小心就影響了仕途,這又能上哪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