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科舉考試排名稱號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名次

古代科舉考試排名稱號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名次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古代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爲選拔人才資源,而設置的一種考試製度,讓讀書人蔘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學而優則仕的一種制度。

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制,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爲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覈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爲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爲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古代科舉考試排名稱號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名次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爲三月十五。應試者爲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清代的科舉考試製度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的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的正式考試。科舉的初步考試有這麼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童試,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開始應初試的時候稱做“童生”,童生經過一定的考試選拔,在縣裏面選拔了以後到督學進行考試,督學考試合格就可以稱做“秀才”了。范進是多年的童生,最後終於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這也是一個選優的過程,這叫“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大的考試,叫“科試”。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爲了推舉舉人考試的資格,通過這個考試的提名,便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范進剛好趕上童試這一年也是科試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試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這是科舉的初步考試,接下來是科舉的正式考試,它也有三種: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爲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舉制度規定,舉人可以到吏部註冊,可以取得一定官職,可以當縣官了。當然這個職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額。舉人的名額很少,那麼舉人當中候補做官的人就更少了,這樣就往往有候補官。這是第一種鄉試。接下來是會試。會試是緊接着鄉試,在第二年的二月份舉行。鄉試是頭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試,叫“春試”,這就是會試。會試如果考中了,稱爲貢士,貢士每年的名額大概有300名左右。會試考完以後還要進行第三場考試殿試,在會試以後的第二個月,大概在4月份前後。殿試是皇帝在太和殿親自考試,考中後就是欽定的進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古代科舉考試排名稱號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名次 第2張

每個朝代的科舉制度都有不同的地方。

  科舉名銜

孝廉本是漢朝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爲士大夫的主要途徑。明清俗稱舉人爲孝廉。

舉主與門生漢代士人通過察舉和徵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舉的列侯。刺吏、郡稱爲舉主,被舉、被闢的賢士便成爲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後科舉考試及第者對主考官亦自稱門生。宋太祖之後,進士由御前殿試取錄,進士從此成爲“天子門生”;同時亦明文規定以後舉人不得自稱考官門生。

進士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爲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爲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爲進士。

狀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爲狀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爲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後,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爲狀元。

榜眼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爲探花使,遍遊名園,探採名花,探花之名始於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貢士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爲貢士。

會元科舉制度中鄉試中式爲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爲會元。

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爲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爲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爲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爲“老爺”。

古代科舉考試排名稱號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名次 第3張

解元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相沿稱鄉試第一名爲解元。宋以前稱解頭。

秀才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爲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爲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爲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爲“相公”。

貢生明、清時府、州、縣學的生員,凡已考選升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爲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