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古代科舉考試規矩多 考生甚至都不敢大便!

古代科舉考試規矩多 考生甚至都不敢大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考試無疑是學生生涯最頭疼的事情,但是還有比這更讓人頭疼的,如果在考試的時候,你突然肚子疼怎麼辦呢?舉個手告訴老師就行了,可是在古代卻不能這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怎麼應對這種場面的。

要說古代考試,不得不說科舉制,自隋文帝楊堅開始設置,相比之前的門閥制度,科舉制更能有效的選拔人才,徹底打破了任官的血緣關係和氏族關係,雖然後來也出現了限制思想,束縛發揮的局面,但是其本身,確實歷史意思重大。

古代科舉考試規矩多 考生甚至都不敢大便!

網絡配圖

當時的科舉制,在各朝各代形式不一,均有調整。但類型大多一致,主要可以分爲鄉試、會試、殿試,考中者分別成爲舉人、貢士、進士。許多子弟立志當官,就要經過層層選拔,選拔條件苛刻,期間辛酸艱苦難以描述。自古就有很多屢試不中的故事,像《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年到中旬才考中舉人,欣喜若狂。

我們先不談考出名次這個過程有多麼艱難,單單看看考試本身對考試體力的消耗,你就知道科舉制下的應考者有多麼不容易了。

古代科舉考試規矩多 考生甚至都不敢大便! 第2張

網絡配圖

我們現在孩子遇到中考高考等重要考試,都會提前去看考場,爲了考試時候更熟悉環境,防止出現什麼意外。古代考試其實也一樣會“踩點”,但是他們踩點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爲踩點之後就不能再出來,吃喝拉撒等都不可以,除非放棄考試資格。每個都獨立的隔間,考生就限制在了隔間內。

根據史料記載,在清朝的時候,是三天考一場,而明朝是考試兩天之間會休息一天。但是不管怎樣,考不完都是不準離開考場的。

例如鄉試的時候,考生可以提前一天半就進入考場,但是必須身着單衣單褲,防止夾帶作弊,另外還會提着一個籃子,籃子裏都是書寫工具還有燈具,當然,這些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

古代科舉考試規矩多 考生甚至都不敢大便! 第3張

網絡配圖

古裝劇裏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考生在一些隔間裏考試。這些隔間長約四尺,寬約三尺,叫做“號舍”。南宋時有個江南貢院,位在南京,它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科舉考場。其中有號舍兩萬餘間,也就是意味着可以同時容納兩萬餘名考生。加上監管人員和雜務人員,其規模宏大,監考嚴格。但是這麼多學生,總會有意外發生,上廁所也就是一個問題。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有新陳代謝。科舉考試當然允許這些。像考生如果需要小解,在每個號舍裏有相應的便桶,可以在隔間內解決。考生如果需要大解,需要報告監考官,再由專人看管該考生試卷,由監考官派人陪同考生上廁所。但是之後,會在考生試卷上蓋上一個黑印,當時學生都把它叫做屎戳子。如果該了黑印的試卷拿到評卷人手裏,自然不會多看,因爲他們都會覺得晦氣。像鄉試會試如此,如果上了廁所,可能就與功名無緣了。但是如果在殿試時,面見皇帝,別說肚子痛,就算打嗝放屁都會引起皇帝不悅,影響殿試結果不說,可能皇顏一怒,一生再與做官無緣。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