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南宋和蒙古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作爲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不曾斷代的文明,我們的先人早在數千年前就創造了極其輝煌的成就。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由於東亞大陸西有青藏高原,北有荒漠草原,東部和南部有海洋的區位,使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相對封閉,這也是古埃及、古印度等其他文明陸續覆滅,但中華文明依然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

但,我們的發展也絕不是一帆風順,除了難以抵禦的天災,來自北方的遊牧和漁獵民族始終在躁動,他們或南下,或在南下的路上,是中華文明面臨的最大外來威脅。

而因爲小農經濟支撐下的農業帝國,科技進步的速度相當緩慢,這使得北方民族雖然生產力水平低,但技術條件卻並不落後,尤其對蒙古而言,其反曲弓等技術以及輕騎兵戰術甚至比中原文明更加先進。

但即便如此,尤其是蒙古騎兵橫掃歐亞大陸吊打歐洲各民族,其在孱弱的南宋面前也依然沒有脾氣。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第2張

從1234年南宋端平入洛和蒙古第一次交鋒到1279年崖山海戰,在長達45年的時間裏,強大的蒙古軍隊一度對南宋束手無策,南宋也在熬死了兩位大汗後才轟然崩塌。

那麼,爲何南宋如此能扛呢?在小編看來主要有以下原因:

1、南宋區位好

獨特的區位,是南宋能夠讓蒙古一度折戟沉沙的根本原因。

某種程度上說,如果南宋處在中亞或者東歐,那麼南宋或許早已經成爲蒙古鐵蹄下的亡魂。

蒙古和以往的遊牧民族之所以能夠一路向西橫掃歐亞大陸,根本原因在於緯度的相似性令他們更加適應,而且橫貫亞歐大陸腹地的草原帶總體地形相對平坦,極其有利於蒙古騎兵的快速衝鋒。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第3張

即便不能使用騎兵,相對平坦的地勢也爲投石車等工程器械的使用提供了條件。

所以,這也決定了蒙古東西向的擴張成績要遠高於南北。

當然,如果南宋處在金國或者西夏的位置上,那大概率也是會首當其衝地被蒙古攻陷的,除了臥榻之側的劣勢,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地勢也相對平坦,和蒙古高原的乾旱氣候更爲接近,有利於蒙古騎兵發揮作用,成吉思汗等蒙古大汗也“不失時機”地將征服的北方地區作爲跑馬的牧場。

所以,南宋的區位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首先,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氣候溼潤、河網密佈,天然地不適合蒙古騎兵的機動,反而有利於南宋強大水軍的發揮。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第4張

再加上南宋戰略大師孟拱按照南宋國情,自北而南設置了三道國土防禦線,對蒙古的戰略大迂迴有了明確的預判和防範,後繼的王堅又在四川盆地構建了固若金湯的山城防禦體系,使南宋在面對蒙古南侵時遊刃有餘。

其次,由於兩宋之交經濟重心的南移,彼時的南宋不僅經濟強大,而且人口衆多。

更要命的是,宋朝作爲我國曆史上最富庶的王朝,商品經濟一向發達,其對外貿易帶來的巨大收益,也是南宋軍費充足,國防雄厚的重要保證。

最後,南宋統治者雖能力不足,但意志堅定。畢竟西夏和金國覆滅的悲劇擺在眼前,南宋終於意識到了亡國滅種的巨大危機。

所以,在抗擊蒙古問題上,南宋上下基本能夠同仇敵愾,勠力同心,加上南宋統治者尚得民心,這是南宋能夠頑強堅持的重要保證。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第5張

2、蒙古變數多

啃不下南宋這塊硬骨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蒙古一直很忙。

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開始,蒙古就基本沒怎麼歇過,節假日雙休基本無從談起,成吉思汗更是身先士卒帶頭西征花剌子模,爲蒙古三次風捲殘雲的西征拉開了序幕。

而相比於西征的大氣磅礴,進攻南宋似乎顯得不值一提。從1234年第一次宋蒙戰爭爆發到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兩國前後共進行了三次戰爭。

雖然每次宋蒙戰爭的規模都很大、戰況也相當慘烈,尤其是1259年第二次宋蒙戰爭中連時任大汗蒙哥都出師未捷身先死了,但應該說,宋蒙戰爭的頻率還是不夠高,尤其是無法和西夏及金國的被吊打頻率相提並論。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第6張

之所以出現如此尷尬的情況,除了蒙古忙着西征的客觀因素,蒙古內部的朝秦暮楚也是重要因素。

雖然成吉思汗建立了空前強大的草原帝國,多子多福的他也有了可靠的繼承人,但成吉思汗終歸沒有逃出“幼子守竈”的蒙古傳統。

但汗國大業不能荒廢,於是他選擇了一個自認爲靠譜的方式,那就是將大汗之位交給三子窩闊臺,幼子託雷則負責監國,掌握着汗國的軍政大權。

矛盾就是這樣產生的,尤其是當成吉思汗撒手人寰之後,兄弟之間必然因權力反目成仇,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第7張

而且,由於蒙古汗國繼承人確定選擇了“忽裏臺大會”這樣的反專制模式,這就更導致了蒙古高層的動盪,尤其是繼承人交接時。事實上,直到元朝時期,蒙古高層的血腥奪權也從未停止,元英宗碩德八剌更是死於軍事政變。

而元朝因不合理制度導致的第一次變數,就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五年內戰。

蒙哥死於釣魚城下後,蒙古汗位空缺,於是正在攻宋的忽必烈匆忙北返,並在開平宣佈繼承大汗之位,這就和和林經過忽裏臺大會推舉的阿里不哥產生了激烈衝突,於是最終兄弟二人選擇刀兵相見的方式一決勝負,而四大汗國也紛紛選邊站。除伊兒汗國支持忽必烈,其它三國則支持阿里不哥。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第8張

等到忽必烈倚靠漢人力量擊敗阿里不哥,四大汗國也徹底和中央汗國分裂,元朝建立後更是分道揚鑣,所以蒙哥是蒙古的最後一任大汗,而忽必烈則開啓了蒙古分裂的進程。

當然,重用漢人的忽必烈也體會到了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收伏了越來越多的南宋降將爲自己所用,尤其是受賈似道排擠的劉整投降忽必烈後,戰局在短期內迅速逆轉。因爲劉整不僅爲蒙古帶來了強大的水軍,更指出了“欲滅南宋,必取襄樊”的計策,於是忽必烈最終找到了消滅南宋的密碼。

隨後,在經歷了6年的襄樊之戰後,南宋終於迎來了滅亡倒計時,而此時追擊南宋的基本也是降軍力量,尤其是漢人武裝,這讓南宋的失敗不可逆轉。

所以,南宋在蒙古打擊下堅持45年不倒絕非偶然,某種程度上說,作爲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南宋在抵抗蒙古方面做到了極致。

南宋對抗蒙古長達45年時間 南宋是怎麼堅持近半個世紀的 第9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