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慈禧一度猜忌曾國藩,爲何曾國藩仍能善終呢?

慈禧一度猜忌曾國藩,爲何曾國藩仍能善終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鴉片戰爭之後,大清內憂外患,國庫空虛,國家爲了湊銀子,只好公開賣官。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外患方面,兩次鴉片戰爭,清朝輸得內褲都不剩,鉅額賠款不算,還要割地,還要讓出很多主權。在列強面前,大清徹底暴露了自己那虛弱不堪的家底。

曾國藩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內憂和外患的國家和腐敗無能的官僚系統。

洪秀全等人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波及十餘省,控制半個中國。而朝廷卻無力鎮壓,綠營更是一觸即潰。在危難之際,是曾國藩不辭辛勞,創建湘軍,力挽狂瀾,使大清免於滅亡。至此,很多人會疑惑,曾國藩當年爲何不瞅準時機,帶領湘軍揮師北上,蕩平滿清,自己坐江山呢?

按照當時的情況,他是有這個條件的,而且在他的團隊裏,也有人委婉地把這個建議給提了出來。但是曾國藩並沒有這麼做。

我看到有些文章說,曾國藩打下天京後,並不具備稱帝的條件。其實,如果曾國藩真有稱帝的心,他完全可以不理會太平軍,而是瞅準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師北上攻下京城,然後打出“恢復漢人統治”的旗幟,收士大夫之心和民心,迅速穩定局面,然後再改革朝政,整頓吏治,新建軍隊。如此一來,剿滅太平天國,就不是難事了。

曾國藩要真當了皇帝,個人能力不用說,甩咸豐、同治、慈禧十條街。他上臺後會重用漢人,興利除弊,對中國肯定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但是,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爲什麼?

並不是沒有條件,而是曾國藩本人不具備開國之君的出身和氣質。

先說出身。

開國之君有出身嗎?不是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嗎?難道開國之君還有需要有出身?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歷代開國之君的出身,我們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中國自從秦王嬴政建立大一統帝國開始,除了元、清兩個實現大一統的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外,其他王朝的開國之君主要是兩類人,第一類是前朝統治階層中的重要利益集團,代表人物如西晉的司馬炎、隋朝的楊堅、唐朝的李淵、宋朝的趙匡胤。第二類是底層小人物,如低級官吏、低級將領、貧苦草根,代表人物如西漢的劉邦、東漢的劉秀、明朝的朱元璋。第一類人具備改朝換代的政治優勢和軍事資源,第二類人則有砸破一切舊制度、重建新秩序的需求和決心。

但是曾國藩卻不屬於這兩類人。在成功鎮壓太平天國之前,他雖然是官居二品的高級官僚,但是卻沒有進入大清政治的頂層核心圈,缺乏改朝換代的政治優勢。他雖然出身貧苦農家,但是通過科舉和自身努力,已經躋身於高級官僚羣體,缺乏改朝換代的需求和決心。

一個人的出身決定了他的利益訴求,利益訴求決定了他的行事方式。對曾國藩來說,他的利益訴求在守成,也就是守住既得利益。對他來說,最好的結果是通過鎮壓太平天國,謀得總督、巡撫之職,最好還能封侯,從而擴大他的既得利益,進一步強化家族榮耀。自從在家鄉組建團練之後,他後半生都是按照這個邏輯來行事的,所以他打仗的方法是“結硬寨、打呆仗”,一生謹小慎微,從不肯冒險用奇兵。稱帝,固然可以帶來巨大的收益,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其昂貴的。曾國藩成功鎮壓太平天國後,位極人臣,榮寵有加,他是不會冒險的。

再說氣質。

一、曾國藩的思想底色是忠君。曾國藩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青年時期,爲了考科舉,長時間攻讀四書五經,浸潤在傳統文化裏。成年之後,他終身鑽研理學,而且躬身實踐。忠君是他的思想底色。他這樣的人,只可能是朝廷的棟樑,不可能扛起反對皇帝、反對君權的大旗。

慈禧一度猜忌曾國藩,爲何曾國藩仍能善終呢?

二、曾國藩被高深的道德修養所束縛。爲什麼說高尚的道德修養不利於他稱帝呢?道德修養,本質是對人的約束。修養越高,約束就越多。約束多了,顧慮就多了;顧慮多了,行動力就下降了。其實,我們只要看一看,古代開國帝王的品性,就明白這個道理了。劉邦、楊堅、李淵、朱元璋等,這些人在道德品質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這種缺陷,反而使他們敢於打破陳規陋習,敢於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說幹就幹。

三、曾國藩性格執拗。曾國藩性格執拗,在整個湘軍高級將領中幾乎盡人皆知。他認定了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他的這種性格特點,一方面練就了他堅韌不拔的品格,另一方面也使得他缺乏靈活變通、兼收幷蓄,所以他一一輩子信奉“下苦功夫”,鎮壓太平天國恪守“結硬寨、打呆仗”,從不肯靈活變通。

慈禧一度猜忌曾國藩,爲何曾國藩仍能善終呢? 第2張

綜合出身和氣質兩個方面,曾國藩自身不具備開國之君的條件,即使當初起兵了,結局也不會很好。

曾國藩一生,在立德、立言、立功上都達到了不朽的境界。他也是一個極具政治智慧的人,晚年成功化解了慈禧的猜忌,受封一等毅勇侯。他的家族也一直昌隆。這是曾國藩想要的結果。61歲,他在兩江總督任上安詳地離開了人世,朝廷賜諡曰文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