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一代英主孫仲謀,爲何晚年卻十分的昏庸了呢?

一代英主孫仲謀,爲何晚年卻十分的昏庸了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權是三國時期東吳政權的建立者,從18歲開始孫權就從孫策手中接下了江東重擔。在孫權剛剛上位主少國疑之際,孫權以張昭爲師,任用周瑜、程普等大臣。消滅叛軍,阻止宗室叛亂,收編部分山越,廣招賢才,安定江東大族,穩定江南局勢,擴大勢力範圍。建安十三年,26歲的他遭遇曹操大軍壓境,在堅持主戰的中心思想下,孫權依靠周瑜、程普、魯肅、黃蓋等人獲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再之後,孫權南聯士燮,西固劉備,北退曹操,在後赤壁時代顯得非常從容。建安二十四年孫權奪取荊州,黃武元年夷陵之戰獲得大勝,黃武七年石亭之戰獲勝。47歲的孫權,於黃龍元年登基稱帝,建立吳國。如果說在之前孫權文韜武略,但在一稱帝,尤其從太子去世後,孫權大變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一代英主孫仲謀,爲何晚年卻十分的昏庸了呢?

日本一學者縱覽孫權一生,發表文章回顧孫權的“起落史”(以下文字由正聊三國作者XXY編譯)。

上了年紀後再和年輕時相比,會在各種各樣的方面感到衰老。眼睛發花、變得不愛喝酒、變得不擅長運動等等。這樣的身體變化很容易注意到,但是內心的變化卻很難察覺。有人說“你變得穩重了呢”、“別那麼快就生氣了”,很多人估計在此時才能意識到吧。如果只是這種程度還好,但因自己衰老,導致給別人帶來很大麻煩的事情……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

今天是其中一個關於鄰國三國時代的故事。252年4月16日(農曆應爲4月26日,日本學者寫錯),三國時代的“三國”之一吳的皇帝孫權去世。

一:身材高挑紅鬍子大嘴巴的孫權

孫權這個角色,我們多從三國志主題漫畫,小說和遊戲中認知。他“身材高挑,身長短腿,紅鬍子和方臉,嘴巴很大”的形象是能讓人輕易想象到的。無雙系列的設計也相對合理,如果大家玩過那款遊戲就應該非常瞭解了。總之,他是個體格好的人。孫權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在沒有護衛、叛亂不斷的地區逗留,或是外出打虎。也因此具有堅毅的性格。

但在19歲那一年(實歲18歲),孫權已經相繼失去兩人親人的孫權繼承家業,成爲了新的統治者。孫權自己雖然不是擁有罕見才能的人,但在留下來的家臣的支持下,自己也積極地採用了新人才,鞏固地盤。幾年後,孫權爲父親報仇,緊接着曹操寄來了一封信,信中寫道:“這次帶了數十萬人去那邊,請多關照。”總之就是“不服從的話就用幾十萬的士兵來踩死你”。

和剛剛鞏固的孫權不同,曹操已經征伐北方諸侯,擁有相當的勢力。彼此之間的差距很明顯,大臣們都認爲“應該投降謀求生存”。

二:赤壁上聯手,之後謀殺關羽

劉備在得知孫曹大戰一觸即發時,派遣諸葛亮來到東吳說服孫權,提議和劉備一起對抗曹操。孫權猶豫了很久才接受了諸葛亮的意見,決定和曹操戰鬥。自此有名的“赤壁之戰”拉開了序幕。關於赤壁之戰,比起史實,三國演義的改編更有名,所以省略了。不過,不管怎麼說,孫權和劉備最終成功防禦曹操的南下,兩人持續了一段時間的同盟關係。

一代英主孫仲謀,爲何晚年卻十分的昏庸了呢? 第2張

但是,圍繞在兩者勢力圈中間的荊州這片土地,最終爆發了爭論。雖然劉備和孫權曾經和解了一次,但是孫權在受到曹操的邀請後背叛了劉備,用計謀捕獲關羽並處死。雖說背叛是亂世的習慣,但這也太過分了。憤怒的劉備開始報仇,孫權也相應漂亮地擊退了劉備。在這之後,孫權主動提出了和平的請求,這件事總算最終平靜下來了。

在劉備東征途中,張飛被部下背叛殺害,劉備也在東吳西蜀剛剛和好後不久去世,蜀漢的人才越來越少。

三:曹丕稱帝,孫權稱王,三國鼎立

在夷陵之戰之前,魏國也發生了權利交替。首先是曹丕繼承了曹操的遺志,其次是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漢朝滅亡,魏國建立。因劉備東征報仇,孫權在形式上向曹丕臣服,被封爲吳王,由此形成了魏國、吳國和蜀漢三國,進入了“三國鼎立”時代。

現在我們講三國的時候多是指更早,一般從後漢王朝危在旦夕的黃巾之亂開始。其實嚴格說三國是從這個時機到蜀國滅亡的40年左右。意外地短呢!當然,歷史區分是由後世的人來決定的,所以我們能夠感受到各種各樣的說法。

在日本,“鎌倉幕府成立不是1192年。實際上是從1185年左右開始的”。就我個人而言,在這個時機,壇之浦的戰鬥纔剛剛結束,我想義經和奧州藤原氏之間的混亂也還沒有收拾好,但是最近的教科書好像是這樣的。暫且不說這個,先回到中國的話題上來吧。

如上所述,孫權是忠於同盟的,之後也沒有大背叛,和蜀國協調進攻魏國的情況也有好幾次。孫權逐漸發現,結合自身實力,已經能確定沒有必要向曹丕低頭。注意到了這一點後,他自稱爲皇帝。

四:五十多歲後的晚年

三國局勢穩定了,但內政未能平靜,孫權從進入50多歲開始就表現出了一副昏庸的樣子。被不起眼的人物所慫恿,大臣發動叛亂,推翻太子繼承的順序,導致了10年的內亂。孫權度過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晚年。

孫權一開始理性且精於計算,現在的孫權更容易用感情來決定事物,其實到了這個地步,孫權已經喪失了作爲國家主人的資格。

雖然這麼說,但孫權總算是壽終正寢了。但是,孫權死後,吳因幼帝和暴君的出現而國力下降,被代替魏國的晉朝滅亡。這是孫權去世大約三十年後的事了。在面對晉朝的大軍,很多人放棄吳,投降晉。

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是這樣,爲什麼總有人變的了不起,上了年紀就不考慮國家以後的事情了呢。越是站在這種立場上的人,越應該考慮自己死後的事情。

雖說“麒麟一老不如駑馬”,但行走遲緩令人困擾的還是自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