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朝大臣著名大臣方孝孺,他爲何不服軟?

明朝大臣著名大臣方孝孺,他爲何不服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方孝孺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方孝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他以學富五車、智超羣臣卻被“誅十族”而被後人知曉,佩服他的認爲他是文人之楷模、忠烈之典範,質疑他的人則認爲他迂腐不堪,是愚忠。而且關於方孝孺應不應該向朱棣低頭服軟,一直是史學界爭吵不已的話題,誰對誰錯我們暫且不論,畢竟歷史不接受如果,我們多縝密的猜測也無法得到實踐的驗證,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如果方孝孺低頭服軟會造成什麼樣的歷史影響,通過抽絲剝繭的分析,讓大家有一個自己的判斷。

明朝大臣著名大臣方孝孺,他爲何不服軟?

後世給方孝孺貼的標籤多是“文學領袖”“忠烈之士”“儒學大家”,當然還有“迂腐”“古板”“愚忠”等,對於這樣的歷史人物,如果沒有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或許他會輔助朱允炆建立一個典型的儒學過度,在他正統儒學是影響下,明朝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明百姓可能會飽受“仁政”的恩澤,他也可能會成爲如同張居正、徐階那樣的人。可惜,歷史沒有如果,這一切還是發生了,當朱棣攻入南京城的那一刻他就是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結束了,只是他沒有想到會以如此殘忍的方式結束。

而導致這慘絕人寰的“滅十族”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方孝孺不願意低頭服軟寫詔書向朱棣俯首稱臣,那麼如果歷史回溯,他寫了這份詔書會到歷史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一,分析一下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方孝孺寫了這份詔書,受益者着實不少,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他們的命運都與方孝孺點頭與否息息相關。

對朱棣來講,“靖難之役”將會更加理直氣壯。朱棣起兵造反打的口號是“遵祖訓,清君側”,這個蹩腳的藉口只能糊弄糊弄普通百姓,對文人墨客來講,這種接口與小孩子之間過家家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事實上這也是朱棣最大的心病,所以纔有了他登基之後多次篡改歷史實錄的事情,但如果方孝孺能夠爲他執筆寫下這份詔書,那結果就不一樣了,貴爲“讀書人種子”,方孝孺的影響了無與倫比,如果他能夠支持朱棣的行爲,那朱棣起兵的藉口就更加成立了。

對方孝孺本人來講,生命可能會得到保證,榮華富貴也不是夢想。方孝孺是連道衍都十分推崇的人,而道衍又是朱棣的絕對心腹,再加上其自身冠絕帝國的才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方孝孺願意俯首稱臣,哪怕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方孝孺的生命就可以保住,稍微在表現的順從一點,也許會得到用之不盡的榮華富貴。

對儒家來講,會有一個非常影響力人物不遺餘力的傳播其思想。衆所周知,方孝孺是極端正統儒學踐行者,他反對一切外來思想,即便是他的恩師宋濂,他也是隻學習他的儒家思想,對宋濂的佛學研究,他是一個字也沒有繼承,甚至他還主張要摒棄佛學。如果方孝孺不死,儒學在明朝的影響力可能會更大,如果朱棣給予他足夠的重要的話,他還可能能夠中和一部分朱棣的殺戮之心。

對明朝其餘百官來講,方孝孺服軟他們也會有臺階下,可能會有更多大臣的命被保住。方孝孺在當時的文官之中,基本就處於一個風向標的地位,很多人都以他的行爲作爲行爲標準,面對朱棣的威逼利誘,方孝孺的決定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的決定,如果方孝孺服軟那麼更多的大臣被留下來,這個動亂的時期可能會結束的早一點,百姓的苦日子可能就會少一點。

所以說,綜合來看,如果方孝孺服軟表面來看朱棣受益頗多,但都是一個無關大局的影響,而對方孝孺本人、對百官、對百姓、對儒家學術來說,影響則是顛覆性的,所以說收益最大者未必是朱棣,就我個人觀點來看,百姓的受益可能更大一點。

第二,分析一下誰是最大的受害者。雖然乍一看有點彆扭,但事實確實如此,如果方孝孺點頭服軟可能會讓一部分受到巨大的傷害。

對方孝孺來說,從此就丟了本心,歷史對他評價可能就僅僅停留在學術水平。方孝孺對儒家文化有着近乎癡迷的信仰,在儒家的觀點裏朱棣就是造反,就是以下犯上,人人當得而誅之。作爲儒學大師,他如果向朱棣低了頭,那他就是喪失了內心最重要的堅守,他什麼理想抱負、學術造詣統統成爲了空嘆,留給後世的可能只剩幾篇不錯的文章,幾首不錯的詩作。

明朝大臣著名大臣方孝孺,他爲何不服軟? 第2張

對後世文人來講,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嚮導,喪失了善惡奸忠的判斷標準。方孝孺之說以備受推崇,可能根本原因不是他的文學素養有多高,而是面對朱棣造反舉動所表現出的忠臣不屈的精神,明朝乃至清朝很多讀書人都以他的氣節爲榜樣,如果入朝爲官必以儒家思想爲準則,敢於鬥權貴鬥皇族,而方孝孺低頭服軟了,那連這個“讀書人種子”“儒家之大家”尚且如此,後世之人又當如何,文人身上那種最寶貴的氣節又將從何從而來。

對朱允炆來講,他可能會認爲自己經歷了一次背叛。面對朱棣直插京城的打法,朱允炆曾經請教過方孝孺該當如何應對,方孝孺表示皇帝應該與京城共存亡,朱允炆聽從了建議,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有離開京城(不過玩起了消失),如果他提前果斷戰略轉移,我相信朱棣最終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方孝孺臨時變節歸順朱棣,那對朱允炆而言幾乎就是一場叛變。

所以說,綜合來看方孝孺如果服軟了,對不少方面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而我個人認爲,如果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文人失去氣節對明朝的影響會更大,畢竟後世很多皇帝都很昏庸,全仗着大臣的冒死建言才保持着一絲理智。

那麼,分析完了方孝孺低頭服軟的受益者與受害者,大家感覺方孝孺到底應不應該寫下那份詔書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