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趙國有很多頂尖的將領,爲何最後還是失敗了呢?

趙國有很多頂尖的將領,爲何最後還是失敗了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平之戰前,趙國是足以和秦國相抗衡的大國,也是極有可能一統天下的大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趙國國力大增,足以與天下諸侯爭雄。

趙國的文臣武將更是戰國傑出的代表人物,比如說文臣藺相如,機智勇敢就連秦王都要佩服。武將就更加層出不窮了,廉頗、趙奢、李牧等人都是戰國頂尖武將,實在是黃金配合,完美組合。

可趙國還是亡國了,這是爲什麼呢?其實原因比較複雜,長平之戰對趙國國力的消耗,那是不可想象的,不過這只是個開始而已。趙國末期三代君主,活活把趙國的基業給坑完了。

01趙孝成王主持的長平之戰戰敗,趙國落後秦國數十年。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其實是一場持久戰,早在趙括上戰場之前,老將廉頗已經在前線與秦軍對峙了三年之久。

秦趙兩國其實都在死撐着,三年之內,前線的數十萬將士全都不能作爲勞動力,每天的糧草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趙王壓根就頂不住,試想一下大一統王朝的雍正時期,年羹堯在西北帶着二十萬人馬,雍正用全國財政來支撐,都未必撐得住,更別說當時小小的趙國了。

趙王認爲,如果再不決戰的話,那麼趙國肯定會被拖垮的。其實秦國也是快拖不起了,這麼下去秦國後備力量再強大,也撐不下去。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爲上將軍。而王齕爲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爲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史記》

可是秦國還是忍住了,他就是要等待趙國換將出擊,這就中了他們的圈套了。結果我們都知道,趙國把廉頗換成了趙括,結果趙括帶着四十萬萬大軍與清軍決戰。

大戰過後,趙括被射殺而死,40萬大軍被困只好選擇投降。可讓人想不到的是,秦軍主將白起居然把這40萬趙軍給坑殺了。

這可是趙國最健壯的勞動力,就算他們不打仗,回到國內也是可以耕種發展生產的,所以說秦國的這一舉動,直接把趙國一夜打回瞭解放前。

趙國有很多頂尖的將領,爲何最後還是失敗了呢?

趙孝成王

就算後來楚國和魏國出手,救下了趙國,卻也無法挽回趙國衰敗的必然結果了。所以說長平之戰,是趙國國力衰落的一個重要標誌。

02趙悼襄王無視國力落後,一直都在打仗消耗力量。

長平之戰過後,趙國的生產力急劇下降,趙孝成王雖然極力拉攏諸侯國對抗秦國,以此保住了趙國的存在,卻無法改變趙國衰敗的局面。

趙孝成王死後,他兒子趙悼襄王並沒有吸取教訓,也沒有重視國力的發展。而是繼續各種戰爭,尤其是對燕國的戰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可他不知道的是,這麼消耗下去,趙國壓根就頂不住。

都說姜維北伐消耗蜀漢國力,我們看趙悼襄王這一生,先攻打燕國,後來攻打齊國,再攻打秦國,一直在折騰。

他老爸留給他那點家產,根本就不夠他揮霍的。所以我們會發現,趙悼襄王壓根就沒有注重休養生息,而是繼續消耗國力,想要通過掠奪來充盈國力,這現實嗎?

廉頗居樑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複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爲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爲老,遂不召。---《史記》

本身趙孝成王就不是什麼英明的君主,只能算是守成之君。可生了個兒子,卻是個敗家玩意兒。在趙悼襄王的努力之下,趙國的國力急轉直下,他自己一個人打仗打爽了,死了以後把個爛攤子就扔給後人不管了,可真是想得通。

秦國就比較聰明瞭,他們長平之戰戰勝以後,步步爲營,看準了再出手。知道趙國在消耗國力,所以就故意不打趙國,先讓他自己消耗着,等到時機成熟了,大將王翦直奔趙國,奪取大片城池。

03趙幽繆王殺掉大將李牧,等來了趙國的滅亡。

李牧一直以來都是趙國的重要將領,他之所以前期不怎麼出名,那是因爲一直都在北方防守長城地區的事務。

趙國有很多頂尖的將領,爲何最後還是失敗了呢? 第2張

後來匈奴人倒是沒怎麼犯境了,可趙國跟秦國之間,卻發生了亡國戰爭。無奈之下李牧只好輾轉南下,帶兵對抗秦國。

李牧不虧是趙國最後的名將,他一出手,就算是弱小的趙國,也能夠抵擋秦國猛烈的攻勢。在這種情況下,秦國也只好避其鋒芒。

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爲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史記》

趙悼襄王的兒子趙幽繆王上臺以後,國家已經被他爸玩的支離破碎了,所以趙幽繆王基本就是接手了一個爛攤子。當然了這不是他亡國的理由,當時秦軍連續攻佔趙國十幾座城池,趙幽繆王實在是頂不住了,就讓李牧出馬,總算是擋住了秦國的進攻。

這個時候秦國雖然退兵了,韓國和魏國又來進攻趙國,李牧又跑去抵擋這兩個國家的進攻。過了一年趙國境內又發生了大地震和大饑荒,這些破事兒都讓趙幽繆王給趕上了,他運氣是真的差到家了。

更讓人氣憤的是,秦國大將王翦,花錢買通了趙幽繆王身邊的寵臣郭開,郭開詆譭大將李牧,昏庸的趙幽繆王居然就派人把李牧給宰了。沒有李牧抵擋秦軍,那秦軍還不是勢如破竹嗎?再說了,陣前殺將不利於趙國的士氣,所以趙國兵敗如山倒,最終導致了亡國的厄運

總結:內有奸臣當道,外有強敵壓境,趙國不亡纔怪。

其實趙國也比較堅挺了,長平之戰那麼慘的狀況下,趙國居然還挺過來了,很難想象一個哀嚎遍野的國家,是如何熬過那淒涼的幾十年的。趙幽繆王時期,奸臣當道,真正有作爲的大臣,卻無法得到大王的任用,唯一能夠抵擋秦軍的大將李牧,居然還被奸臣陷害而死。

與此同時,強大的秦軍早就磨練出了鋼鐵般的意志力,他們的戰鬥力,是趙國無法想象的,這個時候的秦國滅亡趙國當然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趙國本是壓制秦國的大國,實力與秦國相當。卻因爲三代不成氣候的國王,導致最終的滅亡:

趙孝成王的長平之戰,使得趙國徹底失去了與秦國爭鋒的能力。趙悼襄王在國力衰敗的情況下,一直南征北戰,拖垮了趙國的經濟。趙幽繆王寵幸奸臣,陷害重量,最終自毀長城,失去了唯一可以抵擋秦軍的利器。所以趙國滅亡是再多人才都無法挽回的了,就算廉頗、藺相如、李牧、趙奢這些人回來,又能改變得了什麼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