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北魏第一謀臣,崔浩的一生有多牛?

北魏第一謀臣,崔浩的一生有多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魏第一謀臣,崔浩的一生有多牛?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家世顯赫

北魏第一謀臣,崔浩的一生有多牛?

崔浩(381年-450年),字伯淵,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父崔宏是北魏高官,深受道武、明元二帝信任,母出身名門,是范陽盧氏女。崔浩少時就熱愛學習,博覽羣書,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無所不通。

二,出仕爲官

崔浩二十歲擔任直郎,後擔任著作郎。道武帝因爲崔浩善長書法,留他在身邊侍候。道武帝晚年爲人殘暴,經常因爲小錯懲罰近臣,所以近臣們都十分害怕,隱匿逃避。但是崔浩勤勤懇懇,忠於職守。道武帝得知後很高興,經常賞賜崔浩。

明元帝即位,封崔浩爲博士祭酒,武城子。崔浩經常給明元帝講授經書,明元帝對崔浩特別優厚。明元帝喜好陰陽陰陽術數,崔浩給他講授《易經》、《洪範》、五行。明元帝認爲他講得非常好,因此命他占卜吉凶。崔浩依據天道,結合經驗,所以占卜經常靈驗。明元帝對他更加信任,命他參與軍國重事。

三,主張借道

泰常元年(416年),劉裕北伐後秦,水師由淮泗北上。劉裕想要沿黃河西進關中,所以向北魏借道。

北魏衆臣認爲函谷關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劉裕西進,必然無功。若我軍在後方偷襲劉裕,必能成功。假若劉裕名爲伐秦,實則圖魏,那我們就是引狼入室了,所以不能借道。明元帝認爲有理,決定採納。

崔浩反駁道:這不是上策,現在後秦內亂,劉裕趁機伐秦,意志堅決,不會伐魏。若我們阻擋劉裕西進之路,那他必然北上伐魏,那就是我們替後秦遭受禍患了。不如同意借道,讓劉裕西進伐秦,我們再派兵斷劉裕的後路,然後坐山觀虎鬥。如果劉裕獲勝,必然感激我們借道。雖然他得了關中,但距離江南遙遠,不能長久佔有,最後會落入我大魏手中。如果後秦獲勝,我們也有救助之名。作壁上觀,讓劉裕與後秦兩敗俱傷,這纔是上策。

衆臣仍然認爲劉裕名爲伐秦,實則圖魏,應拒絕借道,派兵阻擋劉裕。明元帝聽從,派兵阻擋劉裕,結果慘敗。因此明元帝非常後悔沒有聽崔浩的話。

四,智料劉裕

泰常二年(417年),東晉的齊郡太守王懿投降北魏。王懿勸明元帝:劉裕在洛陽,趁機斷絕他的後路,可以不戰而勝。明元帝認爲有道理。

恰好崔浩在給明元帝講授經書,明元帝問他:“劉裕伐秦,已到潼關。愛卿認爲後續會怎麼樣?”崔浩回答:“後秦內亂,兄弟相殘。劉裕兵強將猛,一定會贏。”

明元帝又問他:“劉裕與慕容垂誰厲害?”崔浩回答:“劉裕。”明元帝問:“爲什麼?”崔浩說:“慕容垂出身高貴,憑藉父兄的威名,只要稍有才能,便能成功。但劉裕出身寒微,無所憑藉。振臂一呼就消滅桓玄、慕容超、盧循,掌控東晉。劉裕是曹操,伐秦就是爲了提升威名,滅秦後必然篡晉。”後來劉裕果然篡晉建宋。

五,建議立儲

明元帝經常患病,擔心身後之事,派人祕密詢問崔浩。崔浩說:陛下春秋正盛,有上天保佑,必能康復,不要爲此憂慮。但爲了國家安定,應該早立太子,挑選賢臣輔佐之。讓太子處理政務,陛下就可以安心養病。百年之後,太子長成,陛下也沒有什麼可擔心了。現在皇長子拓跋燾聰明睿智,立爲太子,民心必定歸附。

明元帝聽從崔浩之言,立拓跋燾爲太子,命崔浩等人輔佐。拓跋燾處理政務,明元帝在幕後聽政,十分高興。認爲有了崔浩等人,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

六,力阻伐宋

劉裕病死,明元帝想要趁機奪取洛陽。崔浩勸阻:“魏宋交好,趁機伐宋,師出無名。不若派人弔唁,好言撫慰,顯示我大魏的仁義。現在劉裕剛死,宋人悲痛。趁機伐宋,會激起宋人的鬥志。不如等待時機,等到劉宋內亂,再趁機伐宋。”

明元帝執意伐宋,責備崔浩:“劉裕因姚興病死伐秦滅之,現在他死了我伐宋,有什麼不行?”崔浩回答:“姚興死後,二子相爭,劉裕纔出兵伐秦。”明元帝大怒,不肯聽從。

明元帝命奚斤伐宋,商議攻城、略地哪個爲先。奚斤認爲先攻城,崔浩主張先略地,最後議定先攻城。結果奚斤伐宋,攻城不克,請求撤軍。明元帝大怒,親自南征,命崔浩隨軍出征。

七,征討赫連

太武帝即位,左右嫉妒崔浩,向太武帝進讒。太武帝明白崔浩是受誣陷,但因爲進讒的人太多,不得不將崔浩免職。但有重大事項猶豫不決時,便召崔浩入宮商議。

始光三年(427年),太武帝商討消滅赫連夏,羣臣不同意。但崔浩認爲此時正好伐夏,太武帝於是下定決心伐夏。魏軍伐夏,屢戰屢勝,攻克夏都統萬。

八,北伐柔然

神?二年(429年),太武帝想要北伐柔然,羣臣都不同意。太武帝於是召崔浩商議,崔浩力勸北征柔然。

張淵等質問崔浩:“柔然之地不能耕種,得了也沒用。萬一劉宋趁機北伐,怎麼辦?”崔浩回答:“柔然之地水草豐美,怎麼能說沒用。柔然以爲朝廷不能北征,必然沒有防備。只要攻打,必能獲勝。劉宋外強中乾,不會北伐。”

太武帝於是採納崔浩之言,率軍北伐,柔然果然沒有防備。魏軍出其不意,大敗柔然。劉宋只是虛張聲勢,沒有北進。

九,消滅北涼

神?三年(430年),太武帝聽說赫連夏與劉宋勾結,想要消滅赫連夏。羣臣反對,認爲西征赫連夏,劉宋必然趁機伐魏。

崔浩對太武帝說:“赫連夏與劉宋勾結,但雙方互不信任,都希望對方先伐魏,自己則保存實力。現在伐夏,一定成功。”太武帝聽從,率軍西征,滅了赫連夏,封崔浩爲司徒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太武帝想要消滅北涼,徵詢崔浩的意見。崔浩說:“沮渠牧犍爲人懦弱,諸弟不服,趁機伐涼,必定成功。”

奚斤等人反駁:“北涼之地水源稀少,大軍若討伐,涼人堅壁清野,大軍沒有水源,無法取勝。”崔浩說:“胡說八道,《漢書》說涼州牛羊衆多,沒有豐富的水草,怎麼能養那麼多的牛羊?”

李順等人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我們親眼見過,你這麼說?”崔浩反駁:“你們收了沮渠牧犍的賄賂,以爲我沒有親眼見過,就能騙我嗎?”太武帝於是訓斥奚斤、李順等人,出兵滅了北涼。

十,修史被害

太武帝爲了宣揚北魏的恩德,命崔浩修撰國史。書中記錄了很多北魏皇室的醜聞,崔浩秉筆直書,沒有避諱。修成之後,崔浩把內容刻在石上,讓天下人都來觀看。許多大臣十分生氣,彈劾崔浩。太武帝大怒,於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將崔浩滅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