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劉統勳上了道奏摺,乾隆爲何就把張廷玉罷免了?

劉統勳上了道奏摺,乾隆爲何就把張廷玉罷免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統勳上了道奏摺,乾隆爲何就把張廷玉罷免了?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劉統勳是清朝時期少有的,能夠擔得起“股肱之臣”之名的大臣。自乾隆朝開始,劉統勳歷任刑、工、吏三部尚書,後來又升任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在四十多年的從政生涯中,劉統勳在吏治、軍事、治河等方面功勳卓著。甚至連他死的地方,也是在上朝的途中。

劉統勳上了道奏摺,乾隆爲何就把張廷玉罷免了?

那麼,這位勤政的賢臣,到底有着怎樣的一生呢?

劉統勳生於陝西漢中的官宦之家。其祖父劉必顯是進士出身,曾擔任戶部廣西司員外郎。

而他的父親劉棨也是康熙朝的進士。在劉統勳出生的那一年,劉棨正擔任寧羌州知州,後來又成爲了四川布政司。由於家庭環境優越,劉統勳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飽讀聖賢書。

25歲那年,劉統勳考中雍正朝的進士,被安排到了翰林院負責編修的工作。在整個雍正年間,劉統勳歷任南書房行走、上書房行走等職務,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重用。

乾隆二年,劉統勳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升任爲刑部侍郎。正當他即將有所作爲之際,劉統勳的母親卻突然去世,他只得辭官回家,爲母親守孝三年。

劉統勳真正名震朝野,是在乾隆六年。

當時劉統勳剛剛守孝期滿,被朝廷任命爲左都御史,主要負責監察朝廷官員們的言行。在職一段時間後,劉統勳向乾隆皇帝上書稱:“大學士張廷玉已經歷經三朝重用,譽滿朝堂。但在目前的朝廷中,張、姚兩家縉紳望族互相通婚,在爲官舉薦中常常是互相包庇,沆瀣一氣。近年以來,民間已經出現了不少責備張廷玉的聲音。所以請皇上在三年之內不要提拔重用張廷玉,以免他晚節不保。”

劉統勳上了道奏摺,乾隆爲何就把張廷玉罷免了? 第2張

就在乾隆皇帝剛剛收到奏章,思考如何處理張廷玉問題的時候。劉統勳的第二份奏章又送到了。

在第二份奏章中,劉統勳又指責尚書訥親在管轄吏部和戶部的過程中,完全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將吏部和戶部搞成了一言堂。請求乾隆皇帝指正訥親的錯誤。

在收到第二份奏章後,本來還猶豫不決的乾隆皇帝瞬間打消了所有的疑慮。在他看來,如果訥親和張廷玉沒有犯下這些錯誤,像劉統勳這樣的小官是斷然不會上書直諫的。

隨後乾隆皇帝在第二天朝會中罷免了張廷玉和訥親的職務,並將劉統勳直諫兩人的奏章進行了公示,鼓勵衆官向劉統勳學習。此事讓劉統勳在朝中名聲大震,他也隨即開始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也正是因爲劉統勳敢於直諫前朝兩大元老,當時的貪官們每每聽到劉統勳的名字便頭痛欲裂。而劉統勳爲了徹底打擊貪腐現象,更是親自向乾隆要求去地方上出差。凡劉統勳所到之處,當地貪官,一個也跑不掉。

乾隆十一年,劉統勳出任了漕運總督,開始負責督修河道的工作。此後的二三十年中,劉統勳曾多次主持疏通河道和治水問題。在他當官的絕大部分時間裏,劉統勳幾乎都是在進行治水的工作。

最爲難得的是,劉統勳並非是一個只出工不出力的官員。他所治理的各種水患、負責疏通的各路河道,在經過他的治理後,基本上就很難再出現問題。

在治水的過程中,劉統勳還順手解決了一大幫貪官污吏。比如劉統勳有好幾次抵達水患災區時,當地的官員都會向他抱怨物資不足,無法阻擋水患。最爲典型的是,河南符祥的黃河決堤後,當地官員竟然哭訴說刁民太多,乾草根本收不上來。

劉統勳覺得奇怪,微服私訪進行調查。結果一查才發現,百姓們的乾草多的是,但官府在沒有收到好處費的時候,壓根就不收這些乾草。百姓的乾草賣不出去,黃河的水患也就治理不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這樣看來,劉統勳治水之所以效果非常好,就在於他是從源頭上解決了問題。而這同時也得益於他勤於探索的實踐精神。

實際上,劉統勳勤於探索的精神並不僅表現在治水這一件事上。

乾隆二十一年,乾隆皇帝下令編撰《西域圖志》後,已經五十多歲的劉統勳親自帶着測繪隊,在萬般艱難的情況下踏遍了天山以北的巴爾喀什湖地區。在獲取大量實地資料後,《西域圖志》最終在乾隆二十六年編纂成書。而這本《西域圖志》也成爲了後來新疆地圖的藍本。

乾隆三十八年,這位剛直、勤政、能力出衆的大臣在上朝途中因操勞猝死。乾隆皇帝親自作輓聯,並將劉統勳列爲五閣臣之一,追授太傅,賜諡號文正。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的大概就是劉統勳這樣的人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