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古代過關需要通行證嗎?

揭祕:古代過關需要通行證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古代過關需要通行證嗎?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網上曾經流行這樣一句話“世界大那麼,我想去看看!”甚至還有“心累了,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實,在古代想外出旅遊或經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你出行必須隨時攜帶通行證,如果沒有,遇到對方查戶口,不讓你過關。

有人肯定會問“在古代爲什麼需要通行證呢?”其實,主要目的是爲了防止罪犯逃跑,或外國間諜混入關內。所以,當需要通緝某人的時候,看通行證就知道了。如果沒有,不好意思五花大綁,抓起來再說。

揭祕:古代過關需要通行證嗎?

除了防止罪犯外逃和外國間諜進入國內,古代身份證明,還可以防止偷稅漏稅的情況。因爲在古代做生意,過關的時候需要繳納關稅。如果有免稅通行證,就不會收稅,如果沒有,那麼就要納稅。所以,古代實行通行證是有原因的。

先秦:過關必須持符節!

我相信很多人在古裝劇裏面,經常看到主角想去什麼地方,就去什麼地方。幾乎是一眨眼的官功夫,就到了目的地。其實,古代要通過大的關口,是要身份證明的。且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持有的身份證明是不一樣的。

根據《周禮?掌節》記載:

“門關用符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

意思是在先秦時期,過關的時候必須持有符節,而經商的商人,必須持有璽節,古代使者出使他國走官道的時候,必須持有旌節。從《周禮?掌節》的記載來看,不同身份和不同地位的人,使用的通關證明不一樣。“符節”是普通人使用的,而“璽節”是商人使用的,“旌節”是各國使者使用的。

爲了防止造假,古代的身份證明,也有嚴格的區分標準和一些辨識性特徵。

“符節以合符爲信,璽節以印封爲信,則旌節以旌旗爲信。”

從這段文字可知,符節分爲兩半,兩半合在一起,才能成爲信物。璽節其實就是一種印章,上面刻有文字。而旌節是一種旄牛尾做成的,綁在一根竹竿上,像一種旗幟,主要由各國使者使用。比如蘇武出使西域的時候,就使用的旌節。所以,手持旌節的外國使者,又稱之爲“使節”。

所以,在古代出遠門,過關卡,可不是那麼自由。尤其是在古代經商,必須納稅,即便是國君的兒子,也無一例外。

1957年4月在安徽省壽縣城南邱家花園,出土了銅製的舟節2件,車節3件,被稱之爲《鄂君啓節》。“鄂君”是楚懷王的兒子,名“啓”,被封在鄂(湖北鄂城),所以叫“鄂君”。

在《鄂君啓節》的符節當中,嚴格規定了在經商時,水陸運輸範圍、船隻數量、載運牛馬和有關折算辦法,以及禁止運送銅與皮革等物資的具體條文。公元前323年,楚懷王爲了能讓兒子啓,在楚國免費運輸貨物,頒發了水陸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證。所以,連楚懷王的兒子都要納稅通行證,更何況是普通商人呢?

也許有人會問,不是說商人,應該持有璽節嗎?而鄂君卻持有的是符節,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在古代商人的地位非常的低賤。鄂君是楚懷王的兒子,屬於貴族階級。如果在過關的時候,讓鄂君出示璽節,就貶低了鄂君的身份。所以,鄂君在運輸貨物過關的時候不用璽節,直接出示楚懷王頒發給他的免稅符節就可以了。所以,其他商人需要出示璽節,而鄂君不需要,就是因爲鄂君地位高。如果,是普通商人過關,肯定要出示璽節的。

漢、唐、宋:過關必須用“傳”或過所文書!

先秦時期普通人過關證明有“符節”,而漢、唐、宋時期的通關證明叫“過所”,而過所是先秦時期“傳”演變而來的。但是,在先秦著作當中,很少提到“傳”。

當然,古籍當中不是沒有記載,而是很少記載。《周禮?司關》當中有:“

凡所達貨賄者,則以節傳出之。”

的記載。在《周禮?司市》有出現過:

“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

的記載。我們都知道,“璽節”是商人的專屬證明文書,怎麼又冒出了一個“節傳”,是怎麼回事呢?

漢代經學家鄭玄對“節傳”解釋說:

“商或取貨於民間,無璽節者至關,關爲之璽節及傳出之;其有璽節,亦爲之傳。傳如今移過所文書。”

這段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簡單的翻譯一下,應該有出入:商人在民間買賣貨物,在過關的時候,沒有璽節不能通過關口。因爲,過關的時候,必須向守關人員出示璽節及傳。如果有璽節,就稱之爲傳。而這個“傳”到了漢代,就成爲了過所文書。

從鄭玄的解釋來看,商人過關需要“璽節”和“傳”。而“璽節”是一種商人身份證明,與普通人的身份證明“符節”不同。“傳”是30釐米左右的木片或者竹簡,上面寫滿了商人及貨物信息。由於商人有很多貨物需要運送,持有“璽節”只能證明自己是商人,還必須出示“傳”來證明貨物是自己的。當然,還有一種說法,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商人,他們所持有的身份證明,都叫“傳”。

到了漢代、唐代、宋代,通關時使用的文件證明應該作了簡化,並有了另一種叫法“過所”。東漢學者劉熙所撰辭書《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之也。”在過關口或者渡河時,出示過所文書,以證明身份。

《資治通鑑》載:

“盛唐之制,天下關二十六,度關者從司門郎中給過所,猶漢時度關用傳也。”

根據《資治通鑑》的說法,唐朝時度關時的“過所”,就是漢代的“傳”。

所以,漢代普遍的叫法還是“傳”又叫“節傳”,爲什麼這麼說呢?根據《後漢書?郭丹傳》記載:東漢司徒郭丹,七歲成了孤兒,被後母養大。後來從師於長安,學業有成,買符節進函谷關,到達長安。由於在京城講學很出名,王莽想召集他進宮。郭丹不願意與王莽合作,與諸生逃往北方。綠林軍攻入長安,更始帝即位,郭丹被推薦做了諫議大夫,並持符節使回南陽。更始帝失敗後,很多人都歸附光武帝,並獲得封爵。而郭丹爲更始發喪,穿喪服以盡哀思。公元26年,郭丹潛逃,身穿破舊衣服走小路,爬山涉險,求謁於更始帝的妻子,奉還節傳(符節印信),因而回到鄉里。

從《後漢書?郭丹傳》記載來看:東漢司徒郭丹在過關的時候,還是使用的是先秦時期的“符節”和“節傳”。直到唐朝,“節傳”才被“過所”取代。

我看很多人說《西遊記》裏面,唐僧西行取經時使用的是“通關文牒”。其實,唐朝僧人過所文書是“度牒”。唐朝過關需要公驗,由於《西遊記》創作於明朝,明朝時期使用的是“通關文牒”。所以,“通關文牒”是明朝時期的叫法。

新疆吐魯番出土了《唐貞觀廿二年庭州人米巡職辭爲請給公驗事》,在該文書當中詳細記載了持有人身份、姓名、年齡、籍貫、去哪裏貿易,以及攜帶奴婢的名字、年齡,連牲口數量和毛色等都詳細的註明了,公驗最後還有官員的批文和簽署。所以,唐朝時期對商人也做了規定。在過關的時候,還必須出具官方的“公驗”文件。

在宋朝,普通人外出不需要“公驗”,和唐朝一樣,採用的是“過所”。所以,《宋史》“河決曹村,壞田三十萬頃……分遣吏移給,擇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過所毋徵算。”從正史來看“過所”是從漢代開始興起的,到宋朝經歷了千餘年的歷史,直到元朝才消失。

元、明、清:身份證“符牌”或“腰牌”

由於元朝是北方遊牧民族,在滅亡南宋以後,進行了很多改革。前朝的很多東西都有所改變。比如通關文書,已經不叫“過所”了。在元朝,過關證明叫“符牌”。元朝政府,還專門設置了製造信物的“符牌局”。這個“符牌局”隸屬於工部典瑞院,正八品,主要製造虎符牌面等身份信物。

此外,“符牌”分兩種,一種是民間使用的“符牌”,另外一種是官員使用的“符牌”。凡是在朝廷或者地方做官的人的,都佩戴有“符牌”以備查驗。除了“符牌”證明,在元朝還有“堪合”。朝廷公務人員外出辦公佩戴“堪合”,到官方驛站住宿,吃飯都不用交錢。

到了明朝,沿襲了元朝的做法,還是採用的“符牌”,那麼“符牌”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呢?

根據《明史》的說法:

“軍人使用的符牌,用鐵,長五寸,闊半之,上鈒二飛龍,下鈒二麒麟,首爲圓竅,貫以紅絲絛。”

符牌有兩半,上半部分藏內府,下半部分發給各地大臣,並篆文“皇帝聖旨”,左“合當差發”,右“不信者斬”。在永樂時期,還製造了信符和金字紅牌給雲南土司使用。

明朝滅亡以後,清朝依舊採用的是“符牌”,不過改了一個名字叫“腰牌”,可以掛在腰上。當然,明朝中後期也有“腰牌”,比如錦衣衛使用的就是腰牌。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到了清末,隨着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政府爲受外國文化的衝擊,“腰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被新型的護照所取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