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三國亂世爲何很少有外部勢力入侵呢?

三國亂世爲何很少有外部勢力入侵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羣雄並起,浪花淘盡始見黃金。一曲臨江仙道盡了三國風流,英雄人物俱成泥沙,而餘下的,哪一個不是當世的豪傑,後世的傳奇?在細看三國時,偶然會發現這段時期的歷史與其他的朝代都有不同,那就是我們漢人雖然在內爭九五,在外卻沒有匈奴蠻夷爲患,而其他的歷史階段無論是盛世亦或是亂世,蠻夷之患一直都如心頭肉瘤除之不盡。是三國時期蠻夷都四下散去了嗎?不然,他們對於沃土千里的膏土中原古來覬覦,怎會有一段偶然的懈怠時期?

三國亂世爲何很少有外部勢力入侵呢?

首先來看曹魏陣營,建安七年,幷州刺史高幹唆使南單于呼廚泉叛曹,曹操得知後攜同馬超一同圍剿叛軍,將高幹與呼廚泉一併生擒,後三年,高幹再叛,呼廚泉因懼怕曹操並未受他唆使。曹操進位魏王后,呼廚泉前來朝貢,卻不料爲曹操所扣,以爲人質,隨即將南匈奴劃分五部,每部均由一匈奴人爲將,一漢人爲督查,自此,曹操兵不血刃瓦解南匈奴。三國末期,諸葛亮四出祁山,遣書信請鮮卑人軻比能侵擾曹魏,軻比能作爲鮮卑族大部落的首領,一直對曹魏疆域有所覬覦,卻不料爲一刺史派遣的殺手所斬殺,而鮮卑人見首領已死,便作鳥獸散了。

三國亂世爲何很少有外部勢力入侵呢? 第2張

北方方面除了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外,還有一個烏桓時常滋擾百姓,但在公孫瓚時期卻一直被壓着打,後來在袁紹將公孫瓚斬殺後,烏桓與袁紹度過了短暫的和平期,但好景不長,不久之後袁紹又被曹操所滅,烏桓人一下失了主心骨,而袁紹的兒子還投奔了烏桓。曹操爲了追殺袁紹幾個子嗣,不惜翻山越嶺,在缺糧少水的情況下,一舉將其擊潰,曹操在達成目的後順勢一併招降了烏桓人,而烏桓騎兵在此之後則成爲了曹操三分天下最有力的寶劍。

接下來再看蜀漢陣營,蜀漢位於如今的西南一帶,一直爲蠻夷所擾,而他們的頭領孟獲卻是個實打實的漢人,在諸葛亮出祁山之際也來侵擾,滿心匡扶漢室的諸葛亮爲了北伐時後方穩定,不得不先平定西南方面,於是便上演了七擒孟獲的戲碼,節奏完全掌握在諸葛亮手裏,不由得孟獲不服,而蜀漢則將其作爲了自己資源的補給地。

最後來看東吳方面:一直爲東吳所困擾是山越,他們潛於羣山之間,飢了渴了便下山奪食,吃飽喝足後又匿於茫茫山間,很多時候都奈何不得,但政權到了孫權手裏情勢就一轉,名將輩出,往常困擾東吳的山越成了他們補充兵員增加耕農之地,更有甚者,時常拿山越練兵演武,相當的一段時間內東吳境內沒有山越之患。即使三國時期羣雄割據,打成一鍋粥,但面對少數民族的入侵,我中原兒郎們還是一致對外的。當時邊境有“天下名騎”烏桓騎兵守着,內有曹操、諸葛亮等人運籌帷幄,外族怎敢來入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