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三國時期中原內戰,爲何鮮有外敵入侵呢?

三國時期中原內戰,爲何鮮有外敵入侵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三國時代,儘管在歷史上這段歷史被演繹的精彩絕倫,一本三國演義被後世的讀者們翻閱數以億記,然而不管三國時代怎樣的輝煌,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這是一場中原內地的一場內亂,爲了爭權奪利,開闢屬於自己的王朝,各路諸侯不甘寂寞,紛紛起兵征戰,中原陷入了一場空前的內戰中來。與其說是各路諸侯的爭霸,但是倒不如說是中原漢族力量的一種內耗。

每當中原陷入內亂的時候,那些少數民族們也是紛紛得不甘寂寞,趁機劫掠邊關,侵害中原百姓的利益。比如秦末漢初,漢朝皇帝不得不靠和親換取和平,隋末唐初,唐太宗甚至於不得不簽訂屈辱的渭水之盟的條約。然而縱觀歷史的數代王朝,只有三國卻是個特例。

三國時期雖然中原內戰,但是邊疆外族卻不敢絲毫侵犯邊關,而與之對應的卻是隨着三國的統一,司馬家族晉朝的一統,卻迎來了中原半壁江山的陷落,那麼這其中究竟有着怎樣的原因呢?我們慢慢來進行分析。

儘管三國時期爭鬥不止,但是我們不得不說要感謝這些諸侯爭霸中某些失敗了的諸侯,他們其中的某些人,爲抵禦外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首先就是公孫瓚,或許提起公孫瓚,一部分人並不感覺到熟悉,畢竟三國時代劉備曹操孫權等人的存在實在是太耀眼了,將一些人的光芒遮掩住了,所以這個曾經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並不是被太多的人熟知,但是提起“白馬義從”這個騎兵隊伍的稱號大家或許會比較熟悉了。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爲證!”這是公孫瓚手中的王牌部隊,堪稱古代軍隊中的特種部隊,正是靠着這支部隊,公孫瓚完好無損的守護住了北方的防線,阻止了遊牧民族的南下。而且我想很多人都比較喜歡三國中那個一身白衣的常山趙子龍吧,而在趙雲前期,就是屬於“白馬義從”的一份子,正是在白馬義從中的學習,趙雲纔有了後來出色的騎兵領導能力。

虜識瓚聲,憚其勇,莫敢抗犯。 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爲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乃畫作瓚形,馳騎射之,中者鹹稱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後漢書》

在三國爭霸中,公孫瓚是毫無疑問的失敗者,但是在民族問題上,公孫瓚卻毫無疑問是一位英雄,正是因爲公孫瓚守護着北方的防線,所以沒有給烏桓等少數民族南下侵略的機會。

儘管後來的公孫瓚被袁紹滅亡了,但是很快北方地域迎來了一位新的主人,就是曹操,同樣的, 曹操在抵禦外族的事件上也有着自己巨大的貢獻。

三國時期中原內戰,爲何鮮有外敵入侵呢?

官渡之戰之後,袁紹慘敗,曹操正式的稱雄北方,而在此之後曹操做的首要的事情就是清除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曹操在清除袁紹的殘餘勢力的時候,順便把這些烏桓外族也給順便料理了,並且還斬殺了以“驍勇”著稱的烏桓單于。

《三國志·魏書十七》:從徵袁尚於柳城,卒與虜遇,遼勸太祖戰,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于蹋頓。

要知道,公孫瓚曹操這些人在當時的中原百姓心目中的名聲並不好,公孫瓚佔據北方時,壓榨百姓,窮兵黷武,所以造成了百姓的紛紛背棄逃離,而曹操更是有着奸雄,國賊的稱號,但是在抵禦外族的貢獻上,兩人卻是功不可沒。尤其是曹操,或許我們很多人都覺得曹操此人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卻不知道,曹操最大的夢想就是效仿霍去病衛青,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載公十二月己亥令曰:‘……後徵爲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爲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三國時期中原內戰,爲何鮮有外敵入侵呢? 第2張

然而除了公孫瓚以及曹操,還有一個人在三國時期對於外族的抵禦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個人我想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並且不會相信。這個人就是三國時期聲名狼藉的董卓,正式的掀起了三國亂世的序幕。

提起董卓,大家都是一種怎樣的形象認識,電視劇裏的醜陋無比,心狠手辣,夜宿龍牀,貪戀美色,肥頭大耳毫無能力的貶意形象嗎?如果你真的是這樣認爲,那麼我只能說你對董卓的認識並不瞭解,並不知道董卓曾經發揮的作用有多麼的大?

在當時的漢朝,受到的少數民族的威脅主要集中在北方的烏桓,西北部的羌人,以及匈奴。而董卓此人,卻並不像影視劇中的那樣無能。首先根據史書記載,董卓的出身並不好,被那些王公貴族們以及士族們看不起,當然這也是時代的必然性,隨着王朝和平時間的增長,重文輕武是慢慢的成了常態,所以武將出身的董卓並不被朝堂官員們看得上。

但是董卓此人卻憑藉着自己的能力,坐穩將軍之位,手握兵權,這無不標誌着董卓本人的能力是非常的卓越的。董卓久居西涼抵禦外族入侵,手下的西涼鐵騎更是堪稱是舉世無雙。當時董卓佔據洛陽之後,被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也是不見弱勢,無不顯示出董卓實力的強大。

時衆軍敗退,唯卓全師而還,屯於扶風,封斄鄉侯,邑千戶。——範書《董卓列傳》

或許很多人看《三國演義》,覺得書中的董卓惡貫滿盈,但是卻不能否認董卓對於抵禦外族所做的貢獻,這也是爲什麼後來三國爭霸的那麼兇,那些外族也不敢侵犯中原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孫權的征討山越人,諸葛亮的七擒孟獲等等,正是因爲這些人的存在,纔有了中原邊境的穩定。

然而後來隨着三國的統一,司馬家族的一統,這種邊境穩定的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中原百姓迎來了“五胡亂華”的黑暗時刻,險遭滅族。那麼這又是因爲什麼呢?

熟悉歷史都應該知道一個歷史事件那就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極大的消耗了中原王朝內部的力量,從而使得無力防守邊境,最終被外族趁虛而入,從而侵犯。

我們看三國可以發現,儘管這些諸侯相繼爭霸,但是在對待異族的問題上他們都是統一的,提防,打壓,消滅,不給這些外族發展的機會,然而隨着晉王朝的統一,統治者更大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增強權力的方面,所以纔給了外族侵犯的機會,不得不說讓人感到悲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