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宋朝的文化盛世是哪個皇帝的功勞呢?

宋朝的文化盛世是哪個皇帝的功勞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的文化盛世是哪個皇帝的功勞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有一個國策,叫“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意思就是說,宋朝的皇帝不是獨裁者,不是一言堂,而是與大臣、官員、讀書人、特別是官員中的文人一起治理天下的,宋朝皇帝對文人的依靠、對文人的仰仗,可以說是無以復加的。

所以,宋朝的文人們受人尊敬,權力大,生活好,活得極有尊嚴。

宋朝的文化盛世是哪個皇帝的功勞呢?

就中國歷史而言,以前之後都有過“文人政治”,但從沒宋朝這麼明顯,那麼,宋朝爲什麼會搞這麼一個國策呢?爲什麼要與文人共治天下呢?原因兩個:

一是與宋朝建立所面臨的特殊情況有關;

二是與宋朝第一、第二代皇帝趙匡胤、趙光義的個人推崇有關。

下面講這兩個原因的具體情況:

一、宋朝的建立過程,是“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政策形成的背景。

唐朝中期,朝廷在邊境和重要地區設置節度使一職,掌管當地的軍政。後來,節度使們的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甚至本區域人事,慢慢形成了軍人割據的局面,歷史上叫做藩鎮。到了唐朝末年,藩鎮勢力越來越大,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唐朝被最大的一個藩鎮朱溫建立的後梁所取代,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

這一時期綿延五十餘年,其中,依次更替於中原地區的有五個政權,包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史稱“五代”。中原地區之外,還存在過十幾個國家和政權,主要包括蜀國、吳國、南唐、吳越、閩國、楚國、南漢、北漢、荊南等等,史稱“十國”。

五代時期,烽煙四起,戰亂連年,政權屢屢更迭,皇帝如同走馬燈一樣頻繁更換,“朝爲仇敵,暮爲君臣”的現象比比皆是。由於軍閥林立,弱肉強食,戰爭頻仍,經濟衰退,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穩定和安寧,成了老百姓最熱切的盼望。這種情況下,顯德七年(960),後周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後周,建立了宋朝,史稱北宋,趙匡胤便成了宋朝第一位皇帝——宋太祖。

那麼,五代十國時期爲什麼會戰亂連年呢?關鍵就是在這一時期,武將的兵權威脅皇權,地方的實力抗衡中央,那些武將一旦掌握了軍隊兵權到了尾大不掉的時候,往往擁兵自重,與朝廷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所以,宋朝建立後,輪番上演的兵變危險持續困擾着宋太祖,爲此,他茶不思,飯不想,睡不安穩。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的重演,成了他上位後的當務之急。

據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建隆二年(961)七月的某天,趙匡胤召來趙普問道:“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爲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意思是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換了八姓十二個皇帝,弄得兵革不息,生民塗炭,倘要息兵養民,保持國家長治久安,有什麼好辦法呢?

趙普回答說:“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無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趙普認爲,原因就是藩鎮權力太大,君弱臣強。如今要長治久安,惟有三條: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三管齊下,天下自然安定。趙普話未說完,宋太祖連連稱善。於是,立即實行這三項措施。所以,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是伴隨着奪兵權、奪財權、奪人權一起的。“杯酒釋兵權”後,大將造反的可能性便大大減少。

我們知道,凡事輕一端,則另一端必重,伴隨着對武將權力的削弱,便開始了對文官權力的加重。所以,在“杯酒釋兵權”的同時,趙匡胤又祕密安排人刻了一塊碑,立於太廟(帝王的祖廟)寢殿的夾室裏,取名“誓碑”。他規定,每次新皇帝登基,均由一個不識字的太監引領新皇帝進去,焚香,跪拜,默讀“誓碑”,然後離開,直到下一代皇帝再來例行手續。

碑文三條:

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有違背這個誓言的,天打雷劈。

“誓碑”其實只有兩條,一是善待柴榮後人;二是善待讀書人。而這個善待讀書人的“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就是宋朝“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制度設計之源。所以,正是因爲有了五代武將篡位的先例,才促成了宋朝皇帝下決心削弱武將,重用文人,纔有了宋朝貫徹始終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

二、趙匡胤與趙光義兄弟,是“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政策形成的關鍵。

如果說五代的軍閥混戰,以及宋初趙匡胤的統一戰爭是一個兵戈不息的血氣時代,那麼宋朝統一到後來的文化復興、文化繁榮,就慢慢形成了一個文氣時代。而這個文氣時代的形成,既有宋太祖的奠基之功,也有宋太宗的開拓之功。

1、宋太祖——文氣時代的奠基者。

趙匡胤(927—976),涿郡(今北京)人。後漢乾祐元年(948),樞密使郭威受命征討叛軍李守貞,二十二歲的趙匡胤應募從軍,從此步入行武生涯,先後服務於後漢、後周,官至殿前都點檢,檢校太尉,位高權重。後周恭帝顯德七年(960),掌握了後周禁軍大權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最終黃袍加身,成爲了宋朝開國皇帝,是爲宋太祖。

宋太祖雖然是個跨馬橫刀的武將,但卻決非一個像張飛、李逵一樣板斧撲開人頭滾滾只懂打打殺殺的武夫,他勇而有謀、粗中有細,就對文化的貢獻而言,基於他五個方面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

一是愛好讀書。

趙匡胤雖然武將出身,卻酷愛讀書。956—978年間,趙匡胤隨同後周世宗攻打南唐(淮南)時,有人告發他私載貨物達數車之多,一檢查,才發現其實只是數千卷書籍。周世宗說:“你做將帥,應該致力於堅甲利兵,要這麼多書幹什麼?”趙匡胤回答說:“我蒙陛下用爲將帥,常常怕完不成任務,所以弄來很多書隨時觀看,就是爲了學知識,廣見聞,增智慮。”說明他時時通過讀書,來彌補自己知識的不足。

二是喜歡詩文:

作爲一個精通於使槍弄棒、行軍佈陣的赳赳武夫,趙匡胤不但打仗勇猛,寫起詩來也很有氣勢、很有豪情。比如他曾作過一首《詠初日》: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羣星與殘月。

這首詩還有一個故事,說趙匡胤未名之前,有一次同朋友們喝酒聊天談詩,其中一位作了一首《初日》,當衆賣弄,得意洋洋。趙匡胤聽後,覺得語句雖工整,但意境淺陋,隨口說對方的詩不過爾爾。對方不服,說有本事你也來一首試試?趙匡胤隨口便吟出了《詠初日》。對方一聽,登時就被這王者霸氣感染了,不得不服。雖然,趙匡胤這首詩的意蘊不是很深,文辭也不是絕佳,但氣勢高遠,比喻精當,是一首比較成功的言志詩。

三是禮賢下士:

宋太祖在做人上,與漢高祖劉邦有得一比。比如,他22歲加入郭威的軍隊後,與一批年輕軍官結爲了“義社兄弟”,包括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稱爲“義社十兄弟”,後稱爲“太祖義社兄弟”。正是這批人,不但是趙匡胤在軍隊中的核心力量,而且鼓動他兵變,給他披上了黃袍,上位後還幫助他消滅了反對他的軍隊,宋初更是浴血奮戰,幫助他統一了中原、西蜀和江南大部分地區。這說明趙匡胤有強大的號召力、領導力和親和力。

趙匡胤善於招攬人才,禮賢下士。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太祖雪夜訪趙普”:趙匡胤當上皇帝后不久的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早已在自己的宅第睡下的趙普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他讓人開門後一看,大吃一驚,宋太祖站在門外。

宋太祖說已經約好了皇弟趙光義。

不久,光義到了。君臣三人圍爐而坐,烤肉喝酒。宋太祖切入正題,與趙普商量統一大事,他意思是先北後南,先取北漢,再揮師南下,問趙普意見如何。趙普回答說,北漢與遼接壤,是宋與遼的天然屏障,若先滅北漢,遼兵一旦南下,則只有宋朝獨擋。不如先平南方,再揮師北上。”宋太祖聽後,恍然大悟,大笑說:“正合我意。”這樣,君臣定下了先北後南的統一策略,後來的實施就是按照這個計劃進行的,而且進行得比較好。這個故事一方面反映出趙匡胤是個做事特別上心的人,想到統一大業睡都睡不着;另一方面反映出他特別尊重人才,有問題諮詢部下,不是隨便安排下人去叫來,而是與弟弟一起親自上門,頗有劉備三顧茅廬的虔誠,堪稱禮賢下士的典範。我們知道,越是尊重人才的人,越是能得到人才的擁護,激發人才貢獻才華的激情,所以趙匡胤之所以能得天下,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四是宅心仁厚:

我認爲,“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出臺,還與趙匡胤這個人的宅心仁厚有關。以前改朝換代,無不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趙匡胤通過兵變、武力奪取政權,卻做到了兵不血刃。雖然是兵變,但他上位經過了繁瑣的禪讓程序,即在百官的見證下,接受周世宗兒子周恭帝柴宗訓的禪讓,因此,後來“誓碑”上便有“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之語,這既是他優待禮遇周世宗後人的證明,也是他宅心仁厚的證明。“誓碑”有名文,他是這樣做的,後來的皇帝也不敢不這樣做,這就是《水滸傳》中“小旋風”柴進家的“丹書鐵券”的歷史依據。

趙匡胤當皇帝后,不但優待柴氏子孫,在平定南方各國的過程中,他也堅持不殺降王,從963年開始,趙匡胤先後平定荊南、湖南、後蜀、南漢、南唐,這些地方大都是武力平定的,但所滅各諸侯國的國君和地方節度使,沒有一人受到殺害,有的留用繼續坐鎮一方,有的則赴京做王:

比如湖南節度使周保權,湖南被滅後俘至京,趙匡胤釋放他並任右千牛衛上將軍。

荊南節度使高繼衝投降,趙匡胤仍留用他做荊南節度使,只是加派了一個巡檢駐荊南。

後蜀後主孟昶、南唐後主李煜先後被俘至京,趙匡胤沒殺他們,且授孟昶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授李煜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

在統一中原的征伐過程中堅持不殺降王,在歷代開國帝王中是鮮有其比的。他不僅不殺降王,降臣也不殺,當年平定後蜀,趙匡胤召孟昶入京,有大臣密奏說:“蜀道千里,而孟昶在蜀稱王三十年,人心難測,建議擒孟氏而殺其臣,以防生變。”趙匡胤在奏摺上批道:“汝好雀兒肚腸!”所以,清代史學家趙翼《廿二史札記》中有“宋初降王子弟佈滿中外“一條專載其事,趙翼且評價說:“角力而滅其國,角材而臣其人,未有不猜防疑忌而至於殺戮者,獨宋初不然。”是對趙匡胤寬闊胸襟和政治遠見的高度肯定。

趙匡胤當上皇帝后,並沒有馬上任命他的智囊、功勞卓著的趙普爲宰相,原來後周柴榮時期的三個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照舊當宰相,而且,趙匡胤的新王朝,政府班子、文官系統幾乎全部是後周的原班人馬。這既有利於朝局的穩定,又避免了爭執與殺戮。同時,對後周的其他統治區,也起了穩定人心的作用。

上述種種安排,足以證明趙匡胤宅心仁厚,這種仁厚,既需要智慧,更需要胸懷。

五是知錯就改:

帝王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容易將錯就錯,往往因此而鑄就大錯。趙匡胤不這樣,他知錯就改。有一個小故事:他當上皇帝后,還一直保持着一個有趣的玩樂,常常在後花園用彈弓彈麻雀。有一天,趙匡胤玩得正起勁,一位大臣聲稱有急事求見,儘管不情願,但聽說是急事,還是立刻接見了他。然而聽了彙報,卻發現對方囉囉嗦嗦只是尋常小事,便大怒,責問他爲什麼要撒謊。大臣說我沒有撒謊,因爲我認爲再小的公事也比彈麻雀重要。見對方還頂嘴,趙匡胤怒不可遏,隨手抄起身邊的水晶小斧,用斧柄打了大臣的嘴巴,頓時血流滿嘴,還打掉了兩顆牙齒。大臣沒叫痛,默默撿起牙齒放到懷裏。趙匡胤說,你收起牙齒,難道要去告我?大臣說,在下雖然無權告陛下,但將來自然會有史官把今天的事情記載下來。趙匡胤聽了這話後,氣突然間消了,覺得大臣說得對,慢慢欣賞起對方來,便賞賜給大臣許多珍寶,褒獎他。

所以,正是順應這種變中求穩的思路和知錯就改、勇於自省的精神,促使他立下了“誓碑”,這可以看作宋太祖重文的重要論據。當然,他的初衷是否完全在此也值得商榷,“誓碑”中“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一條,固然反映了宋太祖的寬容與自信,但歸根結底的原因,恐怕主要還是他認爲這些文人在對於政權的穩固很難構成實質性威脅,可以安心使用,不開殺戒。大體而言,重文與抑武是相輔相成、互爲表裏的,貶抑武將,勢必重用文人,文人地位的提升,所以也是一種水漲船高的結果。然而,這種結果卻爲“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

2、宋太宗——文氣時代的開拓者。

大體上說,宋朝重文與抑武相結合,成爲不可分割的宋代家法,是形成於宋太宗時代。

趙匡胤共有兄弟五個,他是老二,老大光濟和老五光贊早逝,老三光義小其十二歲,老四廷美小其二十歲。而且,三人都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作爲太祖的弟弟,趙匡胤奪位的過程中,光義是他的“打虎親兄弟”,真正參與最多、涉事最深、貢獻最大的親人,就只有這個弟弟。趙匡胤成功上位時,廷美才十三歲,而二十一歲的趙光義,當仁不讓地成爲了謀略的核心,軍隊的骨幹,所以後來趙匡胤去世前,把皇位傳給了趙光義。傳位於弟,不僅僅因爲趙光義對兵變的貢獻,還在於兄弟倆觀點、性情、愛好等很多方面都十分相近、類似。

當然,相對來說,兄弟倆在民間的口碑,趙光義是要略遜於哥哥趙匡胤的。其原因我想主要是他事涉“三大疑案”:一是“燭影斧聲”的疑案;二是開戒殺降疑案;三是間接促成弟弟和侄子死亡疑案。

一是“燭影斧聲”的疑案:

關於宋太宗趙光義殺兄奪位,無論朝中坊間,都有不少議論,見諸野史的白紙黑字,也不算少。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宋太祖在位17年,不到50歲就去世了,由於他死得太突然,趙匡胤將皇帝大位傳於弟這件事又極匆忙而詭祕,給當時和後世的人增加了無限遐想和猜測,趙匡胤的死遂成千古疑案。

北宋僧人文瑩在《湘山野錄》一書中,便借當時的傳聞,對此疑案進行了現場版敘述。書中記載說:976年十月十九日晚上,風雲突變,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太祖趙匡胤命弟光義入大內,摒退左右,開懷對飲。人們通過窗戶只見室內燭光明亮,人影移動,似是光義忽而離席、忽而入席,或作退避謙讓之狀,令人疑惑不解。三更時分,兄弟飲罷,只聽太祖高聲對弟弟說:“好做,好做!”還不斷用手持的水晶小斧擊地。後遂解衣入寢。二十日凌晨,太祖暴斃。當日光義宣佈即位,史稱“燭影斧聲”。

此記載懷疑趙匡胤爲弟弟所害,趙光義得位不正。

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

趙光義之所以能夠順利繼位,是諸多因素累積的結果,而非殺兄篡奪。

首先,趙光義在周世宗時就曾從軍南征,出道很早。趙匡胤上位,是他和趙普一起策劃的“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光義因功封殿前都虞侯,接着任開封府尹,趙匡胤去世前三年的973年秋,又加封他爲晉王,地位在宰相之上。這時,趙光義是當仁不讓的“二號首長”,權力如日中天。

其次,光義有一個“金匱之盟”作保障,他們的母親杜太后,她在臨終前,曾把趙匡胤和宰相趙普叫到跟前交待遺言,要求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弟弟趙廷美,再由趙廷美將皇位傳給趙匡胤的兒子們。趙普寫好遺言後,杜太后安排“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此謂“金匱之盟”。有了這個“金匱之盟”作上位的保障,他還會傻到殺兄奪位、授人以柄嗎?

再者,趙匡胤生前確實作了以趙光義爲繼承人的安排。趙光義以晉王任開封府尹,在當時就相當於儲君,因爲五代時期,親王尹京就是皇位繼承人的慣常安排,後,周世宗柴榮繼位前,就是晉王兼開封府尹,後來趙光義的兒子宋真宗趙恆當太子時,也任過開封府尹,這就是一個儲君鍛鍊的崗位,也是證明儲君身份的一個崗位。但其他人如果任此職,便不叫開封府尹,而叫權開封府。自961年起,光義擔任開封府尹,主持京師前後達十三年,從未更換。所以,趙匡胤去世前,對儲君的安排非常明顯的就是弟弟趙光義。

還有一點,趙匡胤在去世之前的許多年裏,他對自己在世的兒子,無論次子德昭也好,四子德芳也好,都沒安排任過開封府尹,而且都沒封過王,這也證明他生前並沒有將皇位傳給兒子的打算。加上“兄終弟及”也是封建時代認可的一種皇位繼承方式,與“父死子繼”並行不悖,於情、於理、於法都符合,這些都是不必弒兄奪位的條件和理由,何況那時光義還年輕得很,才三十多歲,有必要那麼急嗎?

之所以後來“燭影斧聲”的謠言甚囂塵上,大約是趙光義後來爲了不履行“金匱之盟”將皇位傳給弟弟廷美和趙匡胤兒子們的諾言,想傳給自己的兒子,流放了自己的弟弟,陰謀逼死了自己的侄子—趙匡胤的兒子,好像得位不正想掩蓋真相一樣,結果貽人口實,這大概就是產生“燭影斧聲”說法的原因。

二是開戒殺降疑案:

殺南唐後主李煜,是趙光義一生最大的敗筆之一,歷史上殺才子的帝王名聲都不太好,儘管是否殺李煜無十分證據,但趙光義也因此失分不少。

針對南唐和李煜,趙匡胤儘管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但他自從975年冬攻破金陵(南京)將李煜俘至汴京後,直到自己去世也沒動過李煜一個小指頭,更別說殺他了。那麼,兄長在位時雖不算特別厚待、但從沒動過殺機的李煜,怎麼到了弟弟手裏就被殺掉呢?

關於太宗殺李煜,史料中有一些記載,歸納起來有兩個說法。

其中之一是:據說趙光義當上皇帝的第三年的978年八月,太宗命李煜南唐時的舊臣、已經歸順宋朝的徐鉉去探望李煜,亡國君臣相見,李煜向徐鉉說,自己當初不該聽信讒言,錯殺主張抗宋的大將潘佑、李平,如今深爲後悔,說完泣不成聲。事後,宋太宗問徐鉉見面的情況,徐鉉如實相告。太宗得知李煜還存復國之念,似有不軌之心,便一副牽機藥,毒殺了李煜。

第二個說法是:李煜被俘至汴京後,原爲君主的他,如今成了階下囚,極度悲傷,亡國之痛便自然發諸筆端,一日悲痛傷心之餘,便寫下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趙光義讀完後,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觸動了他敏感的神經,李煜還想復國?於是,一副毒藥,把這個昔日之皇帝、今日之詞帝,送上了西天。

可見,太宗趙光義比他那位兄長,手段和心腸都着實要狠毒一些。

三是間接促成弟弟和侄子死亡的疑案:

皇帝大都是有心病的。趙光義的心病是什麼呢?就是開先說的那個“金匱之盟”。因爲這個盟約規定他不能把皇位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是多麼讓人糾結的事啊。

正因爲趙光義有了這個心病,無論是弟弟趙廷美,還是光義繼位時已經二十六歲的侄兒趙德昭、十七歲的趙德芳,都明顯的感覺到了一種無形的壓迫和隱憂。

979年三月,趙光義收復南方諸國後,按照當年統一的既定方針,揮師北上,親征北漢,平定北漢後,又進攻遼國,打算收復“燕雲地區”,但戰鬥中受到遼軍重創,光義中箭逃亡,慌亂中宋軍失去了皇帝的蹤跡,便有人想擁立隨徵的趙德昭,然而不久太宗露面,擁立作罷。

經過此事,太宗感到了太祖舊部勢力的可怕。回師以後,太宗對收復北漢功臣久不行賞,德昭便提醒他,太宗聽後卻對德昭大吼道:“等你做了皇帝后,賞也不晚。”這顯然是對戰中擁立德昭一事怨恨的集中爆發,誰知面薄的趙德昭,當天回去就自殺而亡。可以說,太宗間接造成了太祖次子德昭的死亡。而且兩年之後,太祖唯獨在世的四子德芳也莫名其妙地死了,《宋史•宗室傳》對德芳之死僅記載了三個字:“寢疾薨”。什麼意思呢?差不多與他老爹一樣,在睡夢中發病而死。多少讓人有點瘮得慌。

德昭、德芳一死,那個接位後就被太宗任爲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先封齊王后封秦王、儼然皇儲的弟弟趙廷美,便成了太宗的眼中釘了。德芳剛死半年,太宗便召見了早已投閒置散的趙普,趙氏兄弟有一個相同點,就是一有陰謀就會立馬想到同一個人——趙普,趙普也明白太宗用意,當即對太宗表白:“願備樞軸,以察奸變”。於是,太宗任趙普爲宰相,君臣聯手合謀,不久,便有朝臣狀告“秦王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太宗把趙廷美先貶到了洛陽,再貶爲涪陵縣公,房州(今湖北房縣)安置。984年,在房州被監視居住兩年後,廷美憂悸成疾,死於貶所,年僅三十八歲。

其實,賬算在太宗手上的疑案還不止這三件,還有蜀主孟昶和他愛妾花蕊夫人,還有後主李煜的小周後,這些都在後人的筆記中算在了他的頭上。這也說明,人做一件壞事,很多壞事都會不由自主地找到冤頭債主,哪怕他不是。

以上這些,就是太宗被人詬病、名聲不好的幾個具體事件。事件真僞沒有確證,但結果卻都有利於太宗和他的後代,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北宋從此時開始,後代皇帝一直到南宋高宗趙構,都是太宗的後代,直到高宗無子,高宗才收太祖趙匡胤七世孫趙昚爲養子,後將位傳於他,是爲南宋孝宗,皇位這才轉到太祖一脈。

然而,儘管太宗在做人上和心腸上都比太祖狠毒,且不得人心,但在對文化發展的推動上,太宗卻是遠甚於太祖的。

趙光義當了皇帝后,不但把兄長統一中原的戰略繼續推進,而且把他厚愛文人的政策,繼續發揚光大,甚至可以說,宋朝文化的繁榮興盛的最大貢獻者,應該是宋太宗趙光義。

爲什麼這麼說呢?

趙光義擅長書法、喜歡下棋、愛好詩詞、創作勤奮,且都堪稱專業水準。

趙光義作爲皇帝,不像後來清朝乾隆那樣,連詩歌這種獨立性非常強的創作都安排侍臣代筆,趙光義除制詔之類的官方文書之外,凡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之類的筆墨,都是自己操刀。他創作勤奮,著作等身,《全宋詩》輯錄宋太宗詩十八卷,總量500多首。

他不單自己喜歡創作,對於宋朝的文化發展更是不遺餘力,貢獻卓著。兄長趙匡胤960年-97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專門組織了一批博學鴻儒,編輯了古書集《太平御覽》、詩文集《文苑英華》、小說集《太平廣記》等三部大書,這三大部書,與他兒子宋真宗趙恆所編的史事集《冊府元龜》,被後世稱爲“宋四大書”,許多宋朝以前的文獻資料因此得以保存,功莫大焉。

《太平御覽》成書後,趙光義每天閱讀三卷,如果某天因事未讀,有空就追補上。趙光義曾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爲勞也。”他是一多麼愛讀書的人啊,喻爲讀書種子,決非過譽。“燭影斧聲”之外,他還爲我們創造了“開卷有益”這麼一個充滿書香氣味的成語,也是一件澤被後世的好事。

宋太宗因爲在位時間長,中原統一問題在他繼位前期能完成的基本完成,戰爭殘酷,百姓困苦,人們渴望休養。於是,他順應這種要求,並總結唐朝五代以來的藩鎮割據、戰爭頻繁的教訓,順時應勢地制定推行了揚文抑武的基本國策,發展生產、恢復經濟、廣徵圖書、擴大科舉、重用文人。而他後面的北宋七位繼任者,都是他的親子親孫,他們繼承他的衣鉢,貫徹他的思想,推行他的國策,將“與文人共治天下”的治國理念一以貫之,最終形成了文化登峯造極的空前繁榮。

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評價宋朝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而這造極於趙宋之世的文化繁榮,真正的推動者和最大貢獻者,不是我們平時認爲的宋太祖趙匡胤,卻是這位我們一說起他就開始皺眉頭、翻白眼、吐口水的宋太宗趙光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