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清朝爲什麼會閉關鎖國 清朝的覆滅不是沒有原因的

清朝爲什麼會閉關鎖國 清朝的覆滅不是沒有原因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清朝閉關鎖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清朝,一個充滿爭議的朝代。爭議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爲他是外族所建立的政權,他封建且自大的國策也是讓後人詬病的原因,下面讓我們看看,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國家的清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敗的。

清朝的閉關鎖國其實並不是一家獨有,早在元朝時期,朝廷就實施了海禁政策。但是當時的海禁並不是閉關鎖國。因爲當時的海禁是爲了防止日本戰亂渡海過來進行搶奪的浪人所進行的軍事管制。

而到了明朝,依舊是不允許民間出海經商。大明律有文::"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爲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處斬,仍梟首示衆,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泄軍情律,爲首者處斬,爲從者發邊充軍。"可見明朝對出海做生意控制之嚴格。

清朝爲什麼會閉關鎖國 清朝的覆滅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是明朝時期也出現了一段時間的開放,史稱隆慶開關。明朝解除海禁的政策中外貿易與交流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面,爲民間資本的發展以及當時的中國對外交流有很大的歷史作用。有文稱: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公私並賴"也是在當時,中國的瓷器,茶葉等特產遠銷海外,讓中國對外文化的輸出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到了清朝初期,其實還是延續明朝的政策允許民間海上通商,到了康熙初年,清朝與外國一些國家建立了通商。並且於1685年廢止海禁,與西方國家的海上貿易也逐漸發展起來。次年議定:荷蘭"應準五年一次,貿易處所止許在廣東福建兩省"。1684年,在廈門設立"洋行",1686年在廣州設立十三行,實有四、五十家。分別經營進出口貿易,並代納稅銀。清朝早期的海外貿易一直處在有利地位,因爲清朝地大物博,很多東西都是洋人沒有見到的。其需求量之大,難以想象,更有一些商人爲了通商漂洋過海,命喪大海之人不計其數,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清朝的通商力度。

但是到了乾隆時期,乾隆以海防重地規範外商活動爲理由,命令一些通商者只能在廣州等地活動。又在後續的政策中進一步限制通商。乾隆末年甚至頒發了《民夷交易章程》和《防夷八條》。

清朝爲什麼會閉關鎖國 清朝的覆滅不是沒有原因的 第2張

乾隆年間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曾經向清朝提出六項要求,當中包括:

要求英國貨船能到浙江、天津等地收泊;

要求在北京設立商行;

要求在珠舟山佔一島嶼,以便英國人居住和收存貨物;

要求在廣州城劃一地方居住英國人,或者居住澳門之人出入自便;

要求准許英商從廣東內河航行澳門,貨物不納稅或少納稅;

要求確定關稅條例。

清朝爲什麼會閉關鎖國 清朝的覆滅不是沒有原因的 第3張

但是乾隆帝不僅駁回了馬嘎爾尼的要求,甚至提出了中國之大無奇不有的話語。這進一步地體現了在當時的清朝統治者是一種什麼樣的自大心態,也爲日後清政府的衰敗埋下了伏筆。因爲在當時的國外,已經開始改革和技術的進步,清朝逐步與世界失去聯繫的同時,也逐步的落後世界。

直到第一次與第二次的鴉片戰爭,才徹底把清朝從自己的天朝上國夢中驚醒。

其實追究清朝的閉關鎖國,無疑是清朝的統治者爲了控制民衆的思想以及進步進一步加強統治的手段。但是這一政策的長期推行,阻礙了中外聯繫,影響了也拋棄了中國傳統思想的吸收和進步,使得中國與世界脫軌,慢慢的落後於世界。纔有了網友之間流傳的“滿清誤我兩百年的”言論。

不求進步不可取,不思進取不可用,所以清朝的覆滅是歷史決定的,也是必然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