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史上最強寡婦慈禧是怎樣上位的?慈禧如何奪得大權

史上最強寡婦慈禧是怎樣上位的?慈禧如何奪得大權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道光皇帝死了,年輕的咸豐皇帝即位,中國即將迎來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刻。

如果,道光皇帝能像他的老祖宗一樣多生幾個兒子;如果,咸豐皇帝沒有娶那個葉赫那拉氏的女孩;如果,咸豐皇帝當年摔死了而不是摔成了殘疾……

帝國的氣數

道光皇帝應該可以算是一個比較稱職的皇帝,他不但厲行節儉,而且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康熙字典》自編纂結束以後,幾乎所有人都恭維地稱讚其一處錯誤都沒有,偶爾敢於站出來指出錯誤的大都慘遭文字獄。道光登基以後,衝破傳統觀念委派王引之作《字典考證》20卷,糾正了它的錯誤。

道光在位期間,大清帝國的國勢正逐漸走向衰敗。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也曾進行了一些小的改革,如漕糧海運、票鹽法以及取消封礦政策等。此外,他還整頓吏治,處理了一大批貪污官員。

帝國在道光皇帝的主持下,逐漸煥發了新的活力,只可惜那該死的鴉片戰爭,將剛剛燃起的一絲希望徹底澆滅。從此,道光皇帝患上了“西方列強恐懼症”,在堅船利炮的陰影下惶惶不可終日。

史上最強寡婦慈禧是怎樣上位的?慈禧如何奪得大權

一晃十年時間過去了,晚年的道光皇帝自知時日無多,在帝國未來繼承人的事情上卻始終猶豫不決。他本來生有九個兒子,不料前三個兒子都英年早逝,四兒子奕詝(後來的咸豐皇帝)就順理成章地成爲了太子。可是道光皇帝對這個資質一般的兒子並不十分寵愛,反而對從小就聰明伶俐、善於變通的六兒子奕訢(後來的恭親王)偏愛有加。

奕詝有一次騎馬的時候不慎失足摔成了骨折,好了以後卻落下了殘疾,腳有些跛。無論從智慧和外表來說,奕訢都強於奕詝,道光皇帝內心還是偏愛奕訢。可是按照傳統,皇長子如果沒有大的錯誤,皇位就應該傳給奕詝,這也讓道光皇帝非常煩惱。據說道光皇帝晚年曾經多次將奕訢的名字寫在了立儲匣的密旨裏。

但是奕詝和弟弟奕訢相比,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比奕訢要老成持重得多。這一點可是非常重要,儘管奕訢聰明機智,但是從繼承皇位的角度上考慮,道光帝最終還是選擇了穩重、仁愛的奕詝。

有一次,道光帝命諸子到南苑去打獵,出發前奕詝的師傅杜受田悄悄地對他說:“阿哥到了圍場,只管坐觀他人騎射,千萬別發一槍一矢,你手下人也不準捕一獵物。要是皇上問起來,你就說時方春和,鳥獸孕育,不忍傷生命,以幹天和,且不欲以弓馬之長與諸弟競爭。這樣一定能討得皇上歡心。”奕詝聽後,依計行事。

奕訢好表現,覆命的時候捕獲最多,而奕詝這邊卻一隻獵物都沒有,大家嘴上不說,暗地裏都竊笑奕詝無能。道光也非常奇怪,問奕詝是怎麼回事,於是奕詝就把師傅教給他的話說了一遍。道光帝聽後果然大喜,說:“是真有人君之度矣。”

最後,道光帝選擇了奕詝作爲皇位的繼承人,也就是後面的咸豐。以奕詝的能力和變通,當上皇帝應該比平庸好色而短命的咸豐強很多,至少也不會有後來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把持朝政近半個世紀。可惜命中註定,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大清帝國的氣數已定,註定要走上不歸之路。

皇帝很鬱悶

咸豐登上皇位時,年方20,可謂風華正茂、意氣風發。可是他註定是一個極其不走運的皇帝,從做上皇帝開始,就要應付父親給自己留下的一副爛攤子。

1851年,也就是咸豐元年,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席捲了整個大江南北的太平軍起義,送給了咸豐皇帝一個大大的驚喜。

和每一個剛上臺的領導一樣,咸豐開始臨政時也很想有一番作爲,但沒多久他就發現朝中積弊已久,國家更是面臨着內憂外患。大清帝國就像是一艘失去了帆的巨輪,正一步步被歷史的洪流拖向毀滅的深淵。咸豐皇帝努力想要將這艘巨輪駛上正確的航線,卻發現遠非他的能力所及,久而久之也就心灰意冷,只顧沉湎於美酒和女色了。

咸豐的鬱悶,也和他的身體不好有關。野史上說,咸豐患有肺癆而且常年沉湎於酒色導致內虛,聽人說喝鹿血既有利於肺,又可以壯陽,於是就在圓明園裏養了大羣的鹿,甚至去避暑山莊逃難的時候也想把鹿帶上。

咸豐皇帝的鬱悶,還有一部分是由於自己的兄弟奕訢。

在當上皇帝之前,奕詝和奕訢的關係是十分融洽的。奕詝的親生母親在他10歲的時候就抱病身亡了。於是,道光皇帝就把奕詝交給奕訢的生母靜皇貴妃一起帶養。奕詝和奕訢兄弟兩人在上書房裏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習武,兒時建立的深厚友誼並沒有因爲立儲的事情而受到多大影響。

史上最強寡婦慈禧是怎樣上位的?慈禧如何奪得大權 第2張

奕詝當上皇帝后,對奕訢非常信任和看重,封他的母親靜皇貴妃爲康慈皇太妃,又封奕訢恭親王。後來,咸豐甚至打破祖制,任命奕訢爲軍機大臣上行走,入軍機處才兩個月,就被提爲“首揆”,當時奕訢只有二十一歲。

皇兄沒有因爲立儲的事情猜疑自己,反而對自己格外恩典,奕訢自然力圖傾情回報,哪怕肝腦塗地。但這時出了個意外,讓兩兄弟的關係出現了裂痕,也沉重打擊了咸豐的精神。

咸豐五年,康慈皇太妃病危,咸豐帝因其對自己有養育之恩,也經常前去探問。有一天咸豐去請安的時候,正好太妃剛剛睡醒,還沒睜眼,以爲身邊的人是親兒子奕訢,就說:“阿瑪本意立汝,今若次,命也,汝宜自愛。”大意是說:“先皇本來是想讓你做皇帝的,現在你沒有當上皇帝,只能認命了。你要自己多保重啊。”皇太妃說完以後,才發現站在身邊的不是自己的親兒子奕訢,而是咸豐皇帝,場面頓時尷尬至極。皇太妃於是轉身裝睡,不再言語。

從此以後,咸豐心裏開始有了疙瘩,對奕訢也起了猜疑之心。過了幾天,奕訢遇上前來看望母親的咸豐,咸豐就問情況怎麼樣了,奕訢哭着說母親恐怕沒得救了,希望皇兄能儘快給母親一個皇太后的封號。

咸豐帝聽後支吾了兩聲,既沒說同意,也沒說反對。奕訢一時心急,以爲皇帝同意了,當時想着爭取讓母親活着獲得封號,就急急忙忙地趕到軍機處,命令大臣們準備冊封典禮。

這下咸豐騎虎難下,只好勉強同意了封號,尊康慈皇太妃爲康慈皇太后。但是,咸豐對奕訢的自作主張非常惱火,加上前面聽到康慈皇太妃說的那些話,心裏更是怒火中燒。

沒多久,康慈皇太后去世。剛過幾天,咸豐就開始找奕訢的麻煩,他以辦理母后喪儀不周的名義,將奕訢趕出軍機處,罷免一切官職,罰他回上書房讀書。

咸豐做了11年皇帝,幾乎沒有一天是清淨的,耳邊總是那些內外交困的聲音,桌上永遠都是各地奏上來的壞消息。一個正常人連續11年每天都聽壞消息估計也會崩潰,何況是一個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還患有嚴重肺癆的病人?

終於,在英法兩個強盜的聯手衝擊下,咸豐連家都不要了,帶着老婆孩子逃到了避暑山莊。一路上的顛簸和驚嚇,讓咸豐脆弱的神經最終崩潰。咸豐皇帝死了,也許他是帶着憤怒和屈辱死的,但是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立誰做接班人的問題上他沒有遇到和他的父親一樣的難題,因爲他只有一個兒子。

強勢的寡婦

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每一個軟弱男人的背後,總會站出來一個強勢的女人,一如歷史上的武則天。慈禧太后就是這樣一個強勢的女人,強到可以把持大清帝國的朝政幾十年。

慈禧太后,姓葉赫那拉,出生於北京,滿洲鑲藍旗人,於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1856年3月,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詔晉封懿妃。沒多久又晉封懿貴妃。

人們對於慈禧的評價,無外乎敗家、保守、愚昧、賣國等等,其實不然。人沒有生下來就大奸大惡的,所有的一切都要看後天的環境如何造就。慈禧的童年,應該也有過小女孩的美好憧憬,身爲女子,她應該也有過黛玉葬花一樣的委婉哀怨吧。

但是,宮廷裏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讓每個身處其中的人不得不變得工於心計、老辣多疑。自幼就聰明機智的慈禧自然明白成王敗寇的道理,幾十年的宮廷鬥爭讓她成爲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女強人。

生在滿族的女子,每個人在經過皇宮選秀之前是不允許私自談婚論嫁的。皇宮選秀每三年一次,沒有選上的人才可以自己安排婚事,選上的就要進宮陪王伴駕。所謂一入侯門深似海,多少女子將大好的青春年華浪費在了深宮內院的寒來暑往之間。

年輕的慈禧是幸運的,她在獲得皇帝的寵愛之後,順利地爲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咸豐皇帝體弱多病,想必也影響到了他的生育能力,所以最終到死也只有慈禧給他生了一個兒子。舊社會講究母以子貴,正是這唯一的兒子讓年輕的慈禧撈足了政治資本,更加得到咸豐皇帝的寵愛。咸豐甚至讓慈禧代筆批閱奏章,也讓慈禧有了接觸政治的機會。但是這一切對於苦難的中國人面來說,卻是不幸的。

史上最強寡婦慈禧是怎樣上位的?慈禧如何奪得大權 第3張

咸豐帝死了,既然他只有一個兒子載淳,載淳成爲當然的皇位繼承人。但當時載淳只有六歲,無法理政,彌留之際的咸豐留下了兩道口諭:

一、 皇長子(載淳)立爲皇太子;

二、 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

鑑於大臣擅權的歷史教訓,咸豐又將兩枚隨身印章“御賞”與“同道堂”分別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和兒子載淳,作爲皇權的象徵。這就是說,在皇帝年幼尚不能親政時,以皇帝名義下達的諭旨,必須在諭旨前加蓋皇后持有的“御賞”印;文末則加蓋“同道堂”印,這樣的諭旨纔有效。

因載淳年幼,他的親生母親慈禧太后順理成章地代理了鈐印之責。這樣,朝政的運作就形成了兩宮太后代政和八大臣輔政的平行體制。咸豐臨終時精心設計的權力分配方案,其實是想通過多方牽制達到權力的制衡,以確保皇權不會旁落。

但這樣的安排,前提條件是雙方必須通力合作,這對於專制王朝來說,顯然不太現實。慈安太后不識漢字,對政治也不感興趣,實際上皇權一方只有二十六歲的慈禧太后一人;而八位顧命大臣一邊,則以肅順爲核心。慈禧太后和肅順兩人都是強勢人物,根本就不可能通力合作。

肅順與慈禧本來就有矛盾,咸豐活着的時候肅順就經常勸他除掉慈禧,以免將來她把持朝政。咸豐皇帝一直沒有表態,有皇帝給撐腰,肅順也不敢對慈禧怎麼樣。皇帝死後,肅順對這對孤兒寡母更加不以爲然,在他的眼裏,慈禧只是個蓋章的機器而已。

既然有了矛盾,就要解決矛盾。解決的辦法不外乎談判和動手,對於強勢的雙方來說,談判顯然是不可能的,那唯一的解決途徑就是動手了。多年的宮廷鬥爭經驗告訴慈禧:先下手爲強,該出手時就出手,出手不能留活口。

於是,她祕密派人聯繫留在北京處理事務的奕訢,邀他一起發動政變。此時的奕訢正在因爲自己被排除在帝國權利中心之外而憤怒不已,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自然欣然應允。於是一場影響中國歷史近百年的政變悄悄拉開了序幕。

皇帝駕崩,理應早日回京安葬,於是慈禧以皇帝年幼爲由,要求載垣、端華護送小皇帝和兩宮皇太后先走,肅順等人護送咸豐的靈柩慢慢回京。還沒進城,慈禧太后就立刻祕密召見了奕訢,將八位顧命大臣分別擒拿。整個政變,從計劃到實施,只用了三天時間。

政變成功後,慈禧論功行賞,封奕訢爲議政王、軍機處行走;隨後又封奕訢爲總管內務府大臣,封奕訢的長女爲固倫公主。

政變成功的第九天,載淳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棄原來的年號“祺祥”不用,改爲“同治”。由於皇帝年幼不能處理政務,由兩宮皇太后在簾子之後輔佐聽政,史稱“垂簾聽政”。

慈禧勝利了,從此整個大清帝國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從她長時間把持朝政來看,慈禧是成功的。雖然後來甲午慘敗,又被八國聯軍衝入京城製造“庚子慘案”,人們普遍認爲是慈禧一人的愚昧所致。其實,生在那樣一個落後保守的國度,任何人也不一定比慈禧做得好。如果將她放在開明的歐洲,想必又是一個撒切爾夫人一樣的“鐵娘子”。而且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只能做得更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