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諸葛亮只會行軍打仗嗎?其實是全能型人才

諸葛亮只會行軍打仗嗎?其實是全能型人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對諸葛亮或多或少都瞭解一些,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對他的評價都是極其的高,這是一個被人們想象成神的人物,事實上諸葛亮也是自己撐起了後期蜀國的一片天。三顧茅廬、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膾炙人口的詞語流傳至今,使很多人一生不能忘懷。

諸葛亮只會行軍打仗嗎?其實是全能型人才

在唐朝的時候,一代名將李靖特別崇拜諸葛亮,可謂是兵家領域的鐵粉,李靖在和李世民交談的時候也常常說“我理解的兵法,大多數是按照諸葛亮的陣法進行演變而來,八卦陣就是這樣”。李靖是盛唐時期的著名將軍,不僅爲唐朝平定了大半個南方,而且在對付突厥人的方面也是立下了赫赫戰功。可以說,這樣一個軍事專家對諸葛亮兵法的評價,是非常高的,也值得人們相信與理解。

讀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諸葛亮會的可不是隻有行軍打仗這麼簡單。後世對諸葛亮一生的評價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諸葛亮只會行軍打仗嗎?其實是全能型人才 第2張

這些評價可是有根有據的,不是胡亂安排的。軍事家前面已經講到過了,諸葛亮政治家的本事,主要體現在他治理國家方面。跟其他兩個國家不同,魏國在北方大多數是平原,起碼不爲糧食發愁;吳國有長江天塹,而且大片的土地使得江東非常富饒。可是蜀國就不太一樣了,除了山就是山雖有蜀錦,但畢竟只是財政的一小部分。但根據當時的史料記載,諸葛亮治理國家的時候,蜀國被治理地井井有條,雖然要打仗,但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還算挺好的。朝廷賞罰分明,不會出現因爲跟哪個關係好就不處罰或者得到重用,也沒有出現以公謀私的現象。

諸葛亮在外交上,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東吳舌辯羣儒,一個人一張嘴說的東吳全部文人啞口無言,就連張昭這樣的老臣也是自嘆不如。還有一個地方更能體現諸葛亮的本領,他在隆中的時候,爲劉備定下了聯合東吳,跟蜀地西邊和南邊的少數民族打好關係的策略。這個策略,對於蜀漢來說,意義重大。

文學家跟書法家。一提到文學家大家應該能夠反應出《出師表》了吧,征討魏國前,諸葛亮爲了師出有名所以寫了這篇文章,說真的內容非常不錯,詳細的告訴了劉禪應該用哪些人不應該用哪些人,也說明白了當下的局勢,希望他不要聽信讒言。只是可惜劉禪太昏庸了,那麼多人輔佐他幫助他,到最後還是把蜀國給玩沒了。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發明,把諸葛亮定位了一個發明家。

從這些來看,在漢末亂世諸葛亮可謂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文能治理打點好一個國家,武能平定大大小小的戰役。劉備初期是何等的慘,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也度過了艱難的時期。不過,他一生的死對頭司馬懿,卻給出了一個跟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評價。司馬懿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不愧是諸葛亮一輩子最旗鼓相當,不分上下的對手,司馬懿的這個評價,確實說明了諸葛亮後期的無奈與窘迫。司馬懿認爲,諸葛亮志向遠大,但不能非常完美的抓住機遇,能夠謀劃大事,但缺乏果斷,想出兵北伐卻不能親自掌握大權,使得每次即將成功之時或因糧草不足,或因朝中內亂而以失敗告終。

放在當代諸葛亮就是一個策劃型的人才,做事情追尋安排好一切然後循規蹈矩的去完成。作爲謀士,這確實沒有問題。但如果是自己執掌大權,就會遇到一些問題。往往會因爲過於謹慎,錯失良機。真正的大權還是在劉禪手裏攥着,劉禪手下雖說沒有佞臣但絕不缺乏昏庸之徒,再加上自己也不睿智也就使得諸葛亮統一天下,匡扶漢室的夢想成了泡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