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諸葛亮的才能被高估了嗎?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諸葛亮的才能被高估了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怎樣的人?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先生,琅邪郡陽都人。諸葛亮曾隱居在南陽,劉備三顧茅廬時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之後出山助劉備佔取荊、益兩州,最終導致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主管一切政務。當政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分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五次出兵北伐,病死於五丈原。

諸葛亮是許多人非常崇拜的人物,看《三國演義》或是京劇,大家都曉得,他身着八卦衣,頭戴綸巾,手持羽扇,氣定神閒,謀劃出空城計或草船借箭這樣膾炙人口的妙計。但真正的諸葛亮不似京戲裏面的倜儻,也沒有《三國演義》裏的神機妙算。

《三國志》纔是真正可信的史書,作者陳壽在《諸葛亮傳》後面加個跋,說諸葛亮行政工作做得非常好,對人很忠實,對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一生都願意爲劉備肝腦塗地,而且他一輩子對人很寬厚,法律嚴而公平,但加了一句話“將略非其所長”,意思是說打仗並不是他的長處。這就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形象不一樣了。羅貫中在小說中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蹟,但歷史上的諸葛亮不是羅貫中所寫的諸葛亮,更不是京戲中的諸葛亮。

諸葛亮當年在劉備三顧茅廬做“隆中對”的時候,已預見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不過魯肅也看出了這情勢。當時中原已經打了幾十年的內戰,而且劉備根本還沒進四川,連荊州都還沒拿到手,諸葛亮就可預見四川會屬於劉備,所以也有人懷疑“隆中對”的真實性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諸葛亮的才能被高估了嗎?

此外,兩篇《出師表》,目前歷史學家已考證出《前出師表》纔是諸葛亮所作的,《後出師表》則有點可疑。不過我自己每次讀到《後出師表》,常常內心頗爲激動、悲傷,因爲臺灣目前的局面極像《後出師表》中那種人才零落的景況。《前出師表》中輩出的人才,到了《後出師表》時期已所剩無幾了!蜀漢之所以能在四川苦撐那麼久,與孫吳、曹魏三足鼎立,不是因爲四川人才出衆,而是最初來自中原那批人的才幹。臺灣前三十年不是光靠一個地方的資源建設起來的,而是靠來自大陸的人才,纔有今朝啊!

諸葛亮“隆中對”裏面提到,要一支部隊由漢中到長安,然後出關中,另一支部隊從荊州往北打,兩支部隊呈鉗形攻勢夾擊中原,這是“隆中對”的主要論調,而且要一邊北面抗曹,一邊則與孫吳和好,這是他的大戰略。大戰略的後半段怎樣呢?假如打贏了曹魏,南邊的孫 吳又如何處理?是平分天下還是再打一仗,並沒有交代。所以這個大戰略是有問題的。第二點,當時形勢是要繞道從渭水打到長安,再沿着渭水下來。曹操的根據地在河南東邊,並不在此,從荊州出去可以拿到洛陽,已經是運氣不錯了。

馬超被列五虎上將,不是因爲他多會打仗,而是四川沒別的兵源。諸葛亮昔日帶進去的荊襄舊軍隊,後來不夠用了,諸葛亮曾在五月渡瀘,南下雲南,深入那些不毛之地找尋兵源。馬家軍的基地正好在涼州,又有羌人作爲後援,這是馬超能得勢的重要原因。後來姜維能在西北維持下去,靠的也是涼州兵,沒有羌人的軍糧與涼州的兵馬,他無以爲繼。這些不是爲了鉗形攻勢,而是因爲沒有別的選擇。

話說回來,如果說諸葛亮在南陽躬耕的時候就想到往後要靠涼州兵,似乎又有點太早,因爲那時他應該還有兵可用。出四川是走今天丹江口的那條路,叫商關道。只要從商關一帶進入,就可以直驅洛陽了,那纔是鉗形攻勢可以運用的。攻擊曹操,應該往東北打,才能威脅曹操的大本營許昌。

從某方面來看,我常常想,爲了生民百姓,其實諸葛亮不必六出祁山,只要好好守着四川就算了。但這也是不得已的事:若他不做攻擊性防禦,漢中恐怕也是守不住的;後來以四川做基地的偏安局勢,守巴山守得住,卻一定要在前面以攻爲守,襲擊對方,讓對方打不進來。

倒過來問,商關道爲什麼打不進來呢?商關道是捷徑,從商關道出四川很容易,但諸葛亮在那裏已經擺着人了。那個地方窮山惡水,打進去難。所以真正理想的打法,他應該在關口要道,擺一支前哨部隊,後面四川部隊接濟他,一波一波往下打;東邊從荊州往漢水的東邊打,打上淮水,就可以逼着東吳非上來幫忙不可,因爲已經打到東吳的家門口,他非派部隊一起跟着打不可。這就是我的“隆中對”,十足的“事後諸葛亮”。

從這上面來看,諸葛亮的戰略並不高明,但是他爲人公正明白,對人之好那是沒話說的。所以我對諸葛亮還是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只不過對於大家從文學作品中得來的印象,以爲他很會打仗。身爲歷史學者,我必須在這點上有所矯正。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諸葛亮的才能被高估了嗎? 第2張

這幾個歷史人物也可說明,真正看歷史看人物,不應該只從一個角度,而應從不同的方面考察。

前後兩篇《出師表》分別表現了在不同的背景下,諸葛亮率師出征的心情。《前出師表》是在北伐前夕,諸葛亮表達了受劉備託孤之重,叮囑後主治國用人的原則,似乎已預見日後蜀漢面臨的困境。這是老臣嘔心瀝血的忠悃之作。

《後出師表》則是他決心在關中渭上屯的長期抗敵的前夕所作。蜀漢人才凋零,其實已無能恢復中原,知其不可而爲之,諸葛亮的心情等於是在作最後的告別。這兩篇文字反映了諸葛亮走入不可逆轉的悲劇,但是也正因爲他這番心情,千百年來,讀者對他不能不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