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訓練的?爲何後來會沒落呢?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訓練的?爲何後來會沒落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概十年前,曾帶基友看了非常經典的古代戰爭電影《斯巴達300勇士》,講述波斯30萬大軍壓境,斯巴達王李奧尼達率本國300勇士迎戰薛西斯一世的故事。直到現在,“斯巴達式”這個詞仍經常作爲“刻苦”和“地獄式訓練”的代名詞。

斯巴達是古希臘城邦之一,斯巴達人在歷史上則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古希臘史學家色諾芬曾說過:“只有斯巴達人才是真正的戰爭藝術家。”整個城邦“國家至上,軍事第一”,以建設軍事強國爲目標,並且從娃娃抓起,從小培育戰士。斯巴達男人爲國家作戰,女人爲國家生育,因爲害怕外邦人移居有礙它的軍事生活,斯巴達實施嚴格排外政策,禁止外邦人無故入境。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訓練的?爲何後來會沒落呢?

斯巴達人自小孩出世開始,便會檢驗身體,有殘缺體弱的會以葡萄酒灌死,棄屍荒野,只有健康的小孩能存活。斯巴達小孩自小由雙親撫養,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小孩不愛哭、不挑食、不吵鬧、不怕黑、不怕孤獨的習慣。7歲以後,他們會離開家庭,接受正式教育直到30歲。在斯巴達征服麥西尼亞人後,就迫令他們成爲黑勞士奴隸,這些奴隸負責經濟生產活動,因此斯巴達公民不用從事勞動,可以專心兵事。

據記載,斯巴達小孩7歲起會集中在“公餐”中生活,並教育他們絕對效忠國家,而不是個人家庭。他們過着軍營式的生活,定期跑步、擲鐵餅、打拳和學劍。“公餐”的管理者只會提供少量食物,並鼓勵他們自由覓食或偷取食物自生自滅。這些少年一旦被抓會受重罰,受罰期間不許求饒叫喊,而且不論天氣冷暖,他們只能穿一件外套並光頭赤腳,總之就是優勝劣汰,培養強悍的性格。

斯巴達教育重視榮譽不言撤退。在踏入青少年時期後,斯巴達人會成爲預備兵,正式接受軍事訓練。在軍法中,不允許任何斯巴達戰士後退,在他們的觀念中,只有前進得勝,或戰死沙場纔會獲社會嘉許。被發現逃離戰場,或屍體是背對敵人扒下(逃跑被打死),會被視爲最不光彩的死法。據說斯巴達會定期讓成年男子殺害奴隸,一方面培養戰士們的血性,另外也可以控制奴隸人口。他們在20歲正式成爲軍人,但要在30歲以前,爭取加入任何一個“公餐”,纔會獲得正式公民權利,成家立室。直到60歲退役,他們仍然是城邦後備軍。

斯巴達人自小被灌輸效忠“公餐”,十分強調集體精神。有觀點認爲這與古希臘流行步兵集團戰鬥有關。古希臘人會配以長槍圓盾,披青銅戰甲,以密集步兵矩陣的單元編排方式進行戰爭,士兵身穿紅色披風擾亂敵人視線,作戰時保持完整隊形前進,盾牌重置讓敵人錯估斯巴達兵力,保證軍隊方陣中所有長矛同時衝入敵人正面,將敵人一舉殲滅。這種步兵集團衝擊的決勝關鍵往往不是戰術運用,而是在部隊能否維持紀律。因此在古希臘戰爭概念下,戰爭不講個人主義,而是團體合作。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訓練的?爲何後來會沒落呢? 第2張

斯巴達戰士的基本裝備,分別是約二米七的雙尖長矛,近一米長的刀及重達30磅青銅盾牌。在戰鬥時,斯巴達戰士喜歡與對手保持一個以長矛可觸及的攻防距離,以直徑達一米的圓盾保護身體,不讓敵人近身,並可以牢牢保持方陣,置對手於死地。在兵器使用上,爲了有效沿着盾邊挪移長矛,他們不會運用現代擲長矛的握法(即矛頭由小拇指方向伸出,矛尾朝上),而以相反的方向握矛,方便長矛作更多角度攻擊。

嚴酷的軍事訓練下,斯巴達人堅不可摧,創造出了輝煌的戰績。但是,他們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這是爲什麼呢?

正是由於斯巴達人不從事勞動,底層的奴隸必然會受到殘酷的壓迫,久而久之反抗便不可避免。再加上他們窮兵黷武,過於崇尚武力,缺乏思想與技術的支撐,導致社會發展停滯不前。當奴隸們揭竿而起,斯巴達人縱使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也無法力挽狂瀾,最終滑向沒落的深淵。這也印證了中國那句古話: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