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爲何會成爲一樁千古謎案?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爲何會成爲一樁千古謎案?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趙匡胤之死,《宋史·太祖本紀》只有寥寥兩句話,可謂惜墨如金:一·“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二·“受命於杜太后,傳位於太宗”。杜太后是太祖趙匡胤之母,太宗趙光義是太祖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兄終弟及”在卷帙浩繁的中華史料裏也並非沒有先例,然而,一衆多如牛毛的稗官野史、私家著作、論史筆記卻繪聲繪色,衆說紛紜,幾乎質疑了一千餘年。當時以及後世的學者對此事不依不饒,極力搜尋此事件中的蛛絲馬跡,讓這樁早已蓋棺定論的死亡事件更顯迷霧重重、波翳雲詭。

趙匡胤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相對而言,亦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恢宏大氣的政治家。雖然他的江山得來似乎有點不夠光明正大,有乘人之危的嫌疑,但他善待功臣,禮遇後周舊戚,與民生息,倡導文教,尊重讀書人,首創偃武修文的文官制度,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相對於五代十國時期各割據政權“輪番登臺唱戲”的混亂局面,立國16年後,北宋逐漸恢復戰爭的瘡痍,社會繁榮,人民安居樂業。他理所當然地受到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擁戴,也爲後世史家、學者所讚譽推崇。他死時正當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經驗豐富的盛年,本該大展宏圖,正意欲北上收復“煙雲十六州”,南下飲馬長江,誰料老天吝嗇,不願再寬限他幾年,壯志未酬身先死,這也是人生無奈之事。太祖的死,在當時已引起軒然大波,一直到今天,都是個無解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爲何會成爲一樁千古謎案?

網絡配圖

錢塘(杭州)人文瑩是北宋初期一位關心時政的高僧,著有一部名爲《湘山野錄》的筆記體野史,專門蒐集記錄北宋初年直至第四代皇帝宋仁宗時的朝野祕聞、軼事。該書資料翔實,下筆嚴謹,有一定可信度和史料價值,正可彌補正史不足之憾。他在文中記述道:(白話大意)開寶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夜裏,太祖趙匡胤突然感覺心緒不寧,起坐難安,於是他來到湖邊觀看天象。剛開始夜空晴朗,月明星稀,說來也怪,忽然間一陣陰風颳將來,端的是狂風呼嘯,飛沙走石,鴉鵲驚飛,陰雲四合,轉瞬之間天空中竟然飄飄灑灑降下棉絮般的雪片,一地的亂瓊碎玉。太祖見此景心中不悅,一件往事涌上心頭:北宋建立之前,趙匡胤還是後周的一位大將,任殿前都指揮使要職,也就是拱衛京師的御林軍首領。他曾經和一位道士很是投契,互相賞識,相交很深,這位道行高深莫測的世外高人曾經預言老趙有作皇帝的命。後來趙匡胤果然登基當了皇上,正想好好酬謝一下這位預言奇準的故交,誰知這位料事如神的道士朋友卻去如黃鶴,渺無蹤影。16年後,這位道士突然現身,兩人再次見面,飲酒敘舊。席間宋太祖問那老道,自己還有幾年陽壽?道士閉目拈鬚緩緩答道,今年十月二十日夜裏,如果天氣晴好,你就還能活12年。假若那夜天氣不好,或雨或雪,你就要趕緊安排後事了。

看着陰霾四起,天氣霎那間由好變壞,雪粒驟降,實非祥瑞之象,一種不祥的預感充溢心胸。太祖匆匆返回萬歲殿,召來弟弟光義,在殿裏對酌壓驚,杯來觥往,喝的倒也暢快。忽然,太祖睜大雙眼,指着光義,似乎有話要說。光義將宦官、宮女統統趕出殿去,或許是兄弟二人有要緊話說,欲避人耳目。退避、守候在殿外的人們遠遠觀望,但見屏風之後,燭光搖曵,人影散亂、恍惚迷離,影影綽綽看到光義時不時離席,做出謙讓不能勝任的推卻姿態,他步履蹣跚,好似喝醉酒步態不穩的樣子。這時天已三更,燭光瑩然,寒氣襲人,夜空中雪舞瓊瑤,紛飛的雪花下得更大,一陣緊似一陣,地面積雪已有數寸。睡眼惺忪的內侍、宮人們隱隱約約聽到太祖用他那把須臾不離身的玉斧斫着雪地,他一邊砍雪,簌簌有聲,一邊高聲叫道“好做,好做”!之後就悄無聲息,好像睡着了似的。晉王趙光義也睡在裏面,四周萬籟俱寂,大雪無痕,僵立雪中的人們都不敢進去查看、服侍。突然間傳出話來:皇上死了。光義接受遺詔,在太祖靈柩前即了帝位,成爲宋太宗。這便是“燭影斧聲,千古之謎”的由來。

這段文字是記錄或質疑太祖之死最早的原始資料,脈絡清晰,情節詭譎,象是宮內目擊者傳出的消息,主觀臆測的成分似乎較少,字裏行間也留下許多謎團:按大宋律例,任何人不得留宿宮中,貴爲親王的趙光義也不可以留在宮內睡覺,而他居然留在宮內過夜;內侍、宮女不得離開皇上身邊一步,那一刻竟然全數離開;燭光下紛亂的身影,驚悚怪異的斧聲,以及太祖趙匡胤含義莫名,似有怒氣的“好做,好做”的呼喊,侍衛、宦官、宮女們竟無一人進去看個究竟······這顯然有違常情的一幕無疑告訴人們,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血腥謀殺。其驚險殘忍的程度,遠遠超出殿門之外人們所看到的兄弟把酒言歡、醉意朦朧的“溫馨場面”、撲朔迷離之情景。目的?只有一個,當然是爲了至高無上的皇位。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爲何會成爲一樁千古謎案? 第2張

網絡配圖

關於宋太祖之死,歷來有不同說法。太祖死後42年,偉大的政治家、歷史學家司馬光降生。司馬光作爲一位正統的歷史學家,爲避尊者諱,當然不敢倒捋虎鬚,去觸趙家瘡疤。他在《資治通鑑》裏極力爲趙光義開脫,然而總有些欲蓋彌彰、破綻百出,無法洗脫、掩蓋光義篡奪謀逆的罪責。不知這位治學嚴謹的偉大學者有意還是無意,他在其編撰的另一部語錄體論史筆記《涑水記聞》中記錄的一段小插曲,看似就事論事,卻暗藏機鋒,兩相對照,難以自圓其說:太祖去世時,城上已敲四遍更鼓,宋皇后叫太監頭子王繼恩去把皇子趙德芳叫來,誰曾想這王繼恩卻打起了小算盤,他心想太祖早已有意傳位於精明幹練的晉王趙光義,自己有責任通知他,於是他匆匆去找光義,光義聞言大驚,猶豫不決,拿捏不定,王繼恩見狀大喝一聲:“再猶豫,皇位就是別人的囊中之物了!”一語點醒夢中人,光義這才下定決心,二人頂風冒雪步行到宮裏,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宋皇后問:

“是德芳來了嗎?”

王繼恩答道:“是晉王來了。”

宋後見趙光義大踏步走進來,說不出的驚詫、訝異,後來猛省過來,她淚流滿面的說:“我母子的性命,都在官家的手上了。”趙光義也流着淚說:“我們共保富貴,你不須有任何擔心。”

從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司馬光掩蓋趙光義弒兄篡位的悖逆、血腥罪責,把奪位的始作俑者強加在一個高級太監身上,讓王繼恩爲太宗頂雷。然而,這位睿智學者卻聰明的埋下了伏筆,彰顯良苦用心。司馬光並不否認太宗篡位的基本事實,甚至爲後世預留了足夠的想象空間。回望浩如煙海的史料,正史記載的不一定都是真理,野史道出的反而是真相,謠言的泛濫流播正是因爲真相的不透明,對已經發生事實的諱莫如深、總是藏着、掖着,謠言往往止步於真相的及時公佈。司馬遷的《史記》被視爲信史,秉筆直書的他卻爲此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所以司馬光此舉亦屬自保之策,可以理解。而私家野史則無此顧忌,於是野史成了彌補正史之不足的重要依據,野史不一定“野”,正史不一定“正”。

另一種解釋對宋太宗趙光義就極爲不利了。這一說法認爲,所謂“燭影”,根本就是在幽幽黯淡的燭光下,酒酣耳熱、杯盤狼藉之時,趙光義親手殺死了正在患病的親哥哥。“斧聲”則是趙匡贏用那把史上有名的玉製斧柱,在拼命擊打自衛時發出的聲音。

還有一種爲光義和趙氏後人所能接受的聲音,也就是《宋史》裏記載的所謂的“金匱之盟”一說,一直作爲趙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證據,也屢屢見諸於各類正史之中。據說杜太后臨終前,有感於五代十國時後周幼主臨朝的紛亂局面,爲避免悲劇重演,對趙匡胤說:“你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爲後周繼位的柴宗訓年齡太小,不能駕馭羣雄,不能凝聚人心的緣故,如果後周繼位的是一位成年皇帝,你能這麼輕而易舉的‘黃袍加身’嗎?你怎能擁有今日的富貴?光義是你弟弟,謀勇兼具,能力出衆,你將來將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纔是大宋社稷、黎民百姓之福啊!”

趙匡胤深以爲然,點頭同意,於是命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約,封存在金匱裏,交由一位老成的宮女保管起來。這就是“金匱之盟”的由來,也是作爲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依據。

這說法也經不起仔細推敲:宋史記載,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4歲,正當壯年,英姿勃發,精力充沛。太子趙德昭已年滿14歲,轉眼就將成年,假設幾年後太祖去世,德昭已經過一段時間打磨歷練,應該不會出現後周世宗柴榮遺下七歲孤兒撒手塵寰而羣龍無首的亂局。杜太后是公認的賢明聰慧之人,應該不會出此有悖倫理綱常的昏招或下下之策。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爲何會成爲一樁千古謎案? 第3張

網絡配圖

如果真有“金匱之盟”,太祖剛一駕崩就應該公諸於世,然後堂堂正正的當起皇帝來,爲什麼要等到太祖歸天五年後,太宗篡位的消息不脛而走,鬧得非議洶洶時纔拿出來,煞有介事的例舉證人,公佈“金匱”盟誓內容,此舉已有心裏發虛和畫蛇添足之嫌。人們不得不懷疑所謂“金匱之盟”不過是、欲蓋彌彰、子虛烏有,是臨時炮製出來的謊言、大“忽悠”,連宰相趙普也脫不了干係,大有合謀之疑。

《宋史·太祖本紀》中對太宗趙光義不吝讚美之詞,大加推崇,但字裏行間也以坊間的議論爲名提出了一些含蓄委婉的指責,雖然點到爲止,擡筆很輕,落點卻極重:“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值得一提的是,《宋史》是元丞相脫脫組織編撰的,中國自古就有千秋功過留給後人評說的論史慣例,時過境遷,江山換主,遣詞造句早已沒那麼多忌諱了。

這段話用今天的語言來說,大意是:“爲什麼不等到太祖死後第二年,就改換年號?涪陵縣公爲什麼被貶斥而死?武功王爲什麼不明不白自殺?太祖遺孀宋後去世後爲什麼不按皇后禮儀發喪?疑點太多,後世很難沒有議論、質疑啊”。幾個反問,猶如幾支利箭,箭箭落靶,一語中的,再多的巧言令色,極力辯解在這寥寥幾句詰問下都顯得蒼白無力。

按周禮常例,新君即位後次年改用新的年號紀年,可趙光義甫一即位,就迫不及待的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爲太平興國元年。是否他心懷鬼胎,作惡心虛,急不可耐的爲自己正名,想漂白自己,造成既成事實,以堵天下蒼生悠悠之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